奇葩说第七季决赛|《奇葩说7》遭遇“七年之痒”?

奇葩说第七季 admin 2年前 (2023-01-03) 113次浏览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奇葩说第七季决赛|《奇葩说7》遭遇“七年之痒”?

《奇葩说7》遭遇“七年之痒”?

撰文:曾于里

《奇葩说》能够做到第七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奇葩说第七季决赛|《奇葩说7》遭遇“七年之痒”?

奇葩说第七季决赛|《奇葩说7》遭遇“七年之痒”?

其次,也有尤为关键的脱口秀大会,选手阵容需要增加新鲜血液。

《奇葩说7》从“千人奇葩捞”开始,1000个奇葩里选拔44人。这表面上是团队“放手”,实际上也透露出无人可用的一种尴尬。

“千人奇葩捞”也确实捞到了不少新奇葩。譬如自称是“画了眼线的黄执中”TK,19岁的服装设计师袁奇奇,18岁“天才少女”陈小雨,实现格子衫自由的程序员子寅,脱口秀演员小鹿。尤其是TK、袁奇奇、陈小雨这三个00后,让我们感受到Z世代青年的新风貌。

奇葩说第七季决赛|《奇葩说7》遭遇“七年之痒”?

可惜的是,他们虽然都进入44强,却在24强赛中被淘汰了。这并不怪他们实力不济,而怪节目组的赛制太奇葩。当壮士留步区坐满六人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七个留步的壮士就需要从六人中挑一个人PK;最后的六个壮士也不能直接晋级,而是分成三组进行一场所谓的“一派胡言反驳赛”,从晋级区挑选六人再次下场PK。用一句话怼杠精,要抢答,要手速快,还得有梗。

奇葩说第七季决赛|《奇葩说7》遭遇“七年之痒”?

这个赛制本身就很“一派胡言”

陈小雨和袁奇奇在一对一PK中被淘汰,TK在“一派胡言反驳赛”被淘汰。不是没有新鲜血液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而是新鲜血液被奇葩的赛制给卡住了。尤其是“一派胡言反驳赛”,一句会怼人的话就能决定生死,这对得起辛辛苦苦熬夜准备稿子的人吗?

奇葩说第七季决赛|《奇葩说7》遭遇“七年之痒”?

原本44强里,首次参加节目的新奇葩有32人,新奇葩比例72.7%;可一到24强里,就只剩10人是新奇葩,新奇葩比例41.7%。

奇葩阵容缺乏惊喜,辩题亦然。

从诞生之日起,《奇葩说》就立志于做一档属于年轻人的综艺。当时马东有一句口号,“40岁以上人群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

回望前四季的辩题我们会发现,大部分都能击中年轻人的情感生活痛点,这是节目组的“迎合”;但有些相对宏大、突破常规的辩题,节目组也试图去“引导”年轻人。这倒不是说给年轻人说教奇葩说第七季决赛,而是让观众去思辨地看待一些现实生活中很少得到讨论的话题,理解现实与人性的某些灰色地带。因此,有些辩题、有些讨论,是冒犯、得罪社会主流认知的。

如今七年过去了,年纪最大的90后也已经31岁了,00后开始成为节目的新增用户。我看过对马东、导演牟頔以及监制李楠楠的一些采访,他们表达的观点是一致的,“《奇葩说》一直是做给18到30岁的年轻人看的节目”。除了语言节目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这个不可抗力外,《奇葩说》也根据新一代年轻人的个性和偏好做了选题上的调整。

奇葩说第七季决赛|《奇葩说7》遭遇“七年之痒”?

迎合年轻人的一些辩题

辩题:“还在租房,要不要生孩子”

总的来说,热搜化、综艺性的辩题越来越多,能够沉淀下来的开阔性的、思辨性的东西越来越少,甚至稍微尖锐一点的现实批评,也从正片中剪掉了。

奇葩“说”的风格也在发生变化。犹记得以前陈铭呼唤爱的时候,总会遭到马薇薇等人善意的调侃,这是因为以前的辩论风格不是那么爱“上价值”;奇葩们的一些说法奇葩说第七季决赛|《奇葩说7》遭遇“七年之痒”?,本就与社会上一些条条框框相悖,节目的看点不是peace&love这样的“政治正确”。

但现在大多数奇葩,都太知道什么是peace&love。先是在一个正确、安全的范畴下辩论,来几段搞笑的,最后再拔高、上价值,非常“正能量”。这就出现一个很矛盾的情形:讨论的看似是很生活化的议题,但奇葩们说的却像是在天上飘。说“假大空”太刻薄,更像是缺乏可实践性的“精神喊话”。

《奇葩说7》遭遇了“七年之痒”。虽然多少让人觉得失望,但它仍然是一档不错的语言类节目。“说”是一种权力。节目常常是从“弱者视角”出发,这是它的可贵之处。可正因为是为“弱者”发声,就更应该对人性的灰色有理解。比起正确的价值,辩论过程中拓宽观众对人性对世界的认知奇葩说第七季决赛,在逻辑中抵达共情,才是《奇葩说》真正的魅力所在。但愿这一精神它会一直在。

喜欢 (0)
[打赏点吧]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