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名人|李诞还能制造“笑果”吗?
AI财经社
撰文/ 张可心
编辑/ 杨洁
第五季《脱口秀大会》带着“每个人都能快乐5分钟”的口号回归,但如今节目赛程过半,它的豆瓣评分已经跌到了历史最低的4.9分。作为“领笑员”的李诞,对此怕是也很难笑出来了。
今年的节目中,出圈的段子也乏善可陈。而在社交媒体上,关于节目的争议却一直不断:明星领笑员乱拍灯、内部梗过多、老演员也越来越“不好笑”了。
上线5年后,《脱口秀大会》也“老了”。但笑果文化也有自己的无奈。在脱口秀领域中,它是“行业独大却依然弱”的公司。依靠线上综艺一肩挑起了推广脱口秀的大梁后,笑果不得不加快演员流量的变现;但追求短期流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节目的口碑。
而笑果的这档节目,又和仍然“小众”的脱口秀行业发展,息息相关。当《脱口秀大会》迎来争议最大一季的同时,一位线下从事脱口秀行业的人士也对《财经天下》周刊发出了感慨:“本来还期待这一季节目能给线下带来新的观众,但现在看来还几乎没有。”
笑果文化,还能带领脱口秀行业迎来新的繁荣吗?
《脱口秀大会》为什么被骂?
4.9分,《脱口秀大会》收获了五季以来最低的豆瓣评分。
今年的“脱5”,也成为被观众“批判”得最多的一季。不少观众“骂骂咧咧”地表示,已经放弃了继续追这一季节目,“只在刷微博或者朋友圈时偶尔看一些视频片段”。而这一季《脱口秀大会》的豆瓣总评分人数,也从顶峰时的近6万人直线下滑至3万人左右。
一开始,观众吐槽的火力大多集中在“领笑员”嘉宾的表现上。
这季节目开场后的第一期,担任领笑员的周迅,就因为“忘记拍灯”,导致脱口秀新人B站up主拉宏桑晋级,淘汰了无论在台风还是内容上都明显具有优势的资深脱口秀演员小鹿,而瞬间被义愤填膺的观众们“送”上了热搜。在这之后,周迅与另一位领笑员那英在社交媒体上屡屡受到批评,对她们“不懂脱口秀,只能听懂家常梗和恋爱梗”,以及“对热点社会议题无法共情”“点评选手时不知所云”等不满的声音不绝于耳。
作为该节目的忠实观众,一直关注脱口秀的刘星也对笑果文化和李诞有些失望。“因为演员的咖位大就请来做嘉宾、‘强捧’流量博主等,节目组努力破圈、制造话题的野心清晰可见。”同时她也担心,笑果文化如果过度依靠流量,“一直这样,只怕会伤了这么多年一直支持它的忠实观众们的心”。
随着节目的进行,选手的晋级和淘汰机制,以及表演内容中过多地带有内部梗、“炒CP”以及题材重复等问题,也被观众们拉到了聚光灯下,仔细审视。
像节目第四期,脱口秀演员思文、程璐、梁海源和Kid四人组队“PK”时,刘星等部分老观众也对此表示了反感。他们认为,节目中用了太多演员的离婚梗,“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故意的?笑果真是太懂如何制造综艺效果了。”而文本和现场表现都相当出彩的Kid和梁海源在这一场被淘汰,更是将外界对节目的争议声一度推至顶点。
过度消耗内部梗的背后,有观众担忧,即使老演员们也“创作乏力”了。每一季《脱口秀大会》要持续两个月,笑果的演员们还要接商演、综艺和商务。对于笑果文化而言,面对在线短视频蓬勃发展的时代,也必须抓紧一切时间将老演员的人气变现。在今年上半年,《脱口秀大会》上线前,笑果文化还推出了新的综艺节目《怎么办!脱口秀专场》。
之前思文和程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美国脱口秀大会都是一年一期,我们是一年10期。”不少演员多年积累的内容,就在快速的商业运作中,被加速“榨出”。在节目的前采和后采中,也有演员透露过“写不出段子”的痛苦。
“本质上,笑果文化是一家造星公司。追求流量之外,它还保持着每季捧红1-2个脱口秀新人的频率。无论如何脱口秀名人,能为公司带来商业变现才是最重要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想当年,《脱口秀大会》在第三季时,由于罗永浩、杨天真等嘉宾的助阵,以及选手中李雪琴等新人的“出圈”,让节目的流量和口碑都迎来了巅峰,平均每期播放量超1.1亿,豆瓣评分也达到了历史高点8.0分;包括李雪琴、杨笠、周奇墨在内的选手相关微博热搜高达70个,总阅读量超80亿。但两年之后即口碑大跌,《脱口秀大会》似乎也逃离不了“综N代”的衰退定律。
而不少敏锐的观众更担心地表示,在节目中,他们仿佛还嗅到了一丝来自笑果文化公司本身“不寻常”的味道。
笑果文化的脱口秀演员“老人”程璐的段子里透露,公司也在快速扩张。比如,他提到,笑果文化的员工总数目前已达到400人,而2018年时公司总员工数才刚刚过百,“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不认识”。
在其段子里还说,公司老板在上完商学院后回来拓展业务,“从段子区块链、脱口秀币,到直接进军喜剧宇宙”。而在今年9月,笑果文化旗下的笑果工厂官方微博发布了推出“笑果脱口秀宝藏新星”系列数字头像的消息。
公司人数扩张、业务线延伸,也让一些观众担心,笑果会不会“变味”。
公司的改变还不止如此。在今年2月,一则笑果文化发生工商变更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李诞卸任了笑果文化董事一职,其仍为公司股东,但持股比例已缩减为不到5%。
自《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两档节目脱颖而出后,李诞一直是笑果文化的“招牌式”人物。对此,笑果文化当时回应称,李诞“会减少与内容无关的身份和工作,更加专注于内容”。
但前述业内人士认为,在行业蒸蒸日上时李诞辞任,仍然令人难以理解。在他看来,《脱口秀大会》第五季目前表现不佳脱口秀演员,“看来并非无迹可寻”。
急于抓住流量变现,又寻求作出改变,笑果文化应该也有自己的焦虑。
笑果“行业独大但依然弱”
“公司行业独大但依然弱。”早在2020年,李诞就曾在自己的新书中这样形容笑果文化这家公司。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时至今日,仍然如此。
说笑果文化“行业独大”,是因为它的王牌节目《脱口秀大会》,依旧是脱口秀爱好者心中的“殿堂”级综艺。对于脱口秀演员而言脱口秀名人,有没有参与过这档线上节目的录制,其知名度及商业价值几乎有着天壤之别。
早在第二季《脱口秀大会》播出期间,同样是从事喜剧内容生产与推广的单立人曾举办过一场名为“浪马车”的全国巡演,在各个城市每场几乎都是100-300人不等,但为了拉人还时常需要送赠票,演出过后,演员们的微博粉丝数也不过只有个位数的增长。
后来走红的杨笠也曾是单立人的演员。那时参加节目的她表现并不算突出,还没有贡献出后来的爆梗,在四场录制中有两场排在倒数第一。但因为她上过线上节目,线下500人场次的票就可以瞬间卖空。
随着《脱口秀大会》第三和第四季的持续火爆,笑果文化的品牌号召力不断被放大。近年来,笑果线下演出的门票越来越贵,李诞自己曾调侃说,“门票能直接当钞票使”。在《脱口秀大会》节目中逐渐露出头角的演员,如呼兰、何广智等,他们的线下演出门票从过去的几十元、上百元迅速被炒高至几百元甚至是上千元;同时,广告代言、时尚杂志封面拍摄等商务邀约也纷至沓来。
徐志胜作为“第四季最强新人”,在节目结束后更是接连参与了北京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五十公里桃花坞》、《跃上高阶职场》等综艺节目的录制,并参演了喜剧电影《独行月球》。
而未参加过线上录制的线下厂牌脱口秀演员,普遍是没有这个商演议价能力的。一位从业者表示,“随着脱口秀越来越为人所熟知,也有一些综艺节目录制时找到线下厂牌脱口秀演员,但很多人基本都是‘零通告费’参与录制的。商业演出主要看的是演员的流量和知名度,如果仅仅只是线下演出效果好,商演也基本都是‘一口价’,演员没有什么议价的资本。”
但笑果文化所处的行业却仍然较“弱”。有业内人士就透露说,国内的脱口秀行业发展时间并不长,从业人员基数还非常小,“市场需求远大于内容供给,因此存在人才缺口”。笑果文化凭借着线上综艺“弯道超车”,一举带火了脱口秀行业,但也让行业和笑果在人才上“青黄不接”的问题凸显。
行业内的一个共识是,线上的比赛有助于脱口秀演员们迅速提升能力,但同时也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消耗。不少老演员们,也因此陷入了感知生活和创作的瓶颈。
大多数从业者仍然要依靠公司的一档节目“带飞”,显然,对整个行业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一旦《脱口秀大会》的口碑下滑、品牌号召力下降,从而留不住观众的话,对笑果文化和行业的影响也必然巨大。
为此,笑果不断在线下挖掘新人,构建自己的人才壁垒。一位业内人士猜测,笑果应该专门设有线下挖人团队,像今年的最强新人毛豆,在杭州会说笑喜剧演出时就经常“炸场”,随后他被发现并进入了笑果训练营。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当脱口秀的优秀演员向笑果文化集中时,也让其他公司很难再拥有成为“下一个笑果”的机会。
《脱口秀大会》已经走到了第五季,脱口秀行业和笑果文化,也站在了一个值得思考下一步去向的新路口。
行业归于“冷静”,线下才是星辰大海
回溯脱口秀行业整体的发展,“几乎与《脱口秀大会》五季以来的表现基本吻合。”会说笑喜剧主理人李梦杰表示,《脱口秀大会》前两季上线,以及《吐槽大会》的推出,让市场逐步增强了对这个行业的了解,2020年改版后的《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火爆出圈后,“这门生意真正开始变得‘好干’了,并在2021年发展达到顶点”。但他也表示,到了今年,随着从业人员的激增,竞争的压力开始增强。
但尽管如此,脱口秀依旧是个小众的行业。而它被线上综艺“催热”后,发展也很快显露出了疲态。“过去两年由于《脱口秀大会》节目爆火,吸引了一批观众主动走进线下剧场,观看脱口秀。但从今年整体市场表现来看,线上对线下的导流作用已快要见顶。我觉得,当初被线上脱口秀吸引而来的观众,至少都已经看过一次线下演出了。”位于新一线城市的一位脱口秀演员表示。
随着过去两年脱口秀行业迅速升温,业内人士发现,行业中也开始出现一些不健康的现象。
资本“催熟”的厂牌们,也更多地把关注点放在了内容以外。“我们过往受邀去别的厂牌演出,大家常常坐在一起交流学习内容创作。但现在我们出去,发现大部分人都不认识了,也认识不过来。”一位线下厂牌主理人透露,“相比2020年时,这两年不少厂牌主要忙于扩张,积极寻求商业化。”
但是,很多脱口秀表演的内容质量并没有从中得到明显提升。“整个脱口秀行业的发展依旧初级,最早一批脱口秀演员往往是借鉴国外脱口秀演员的语言、思维、技巧,而更多的人,则是对着《脱口秀大会》‘照猫画虎’。整个行业在人才培养和作品创作方面仍未形成成熟的方法论,最终导致了线下表演质量良莠不齐。”前述厂牌主理人表示。
在此情形下,也有不少厂牌在卖票难的情况下,直接采取低价或赠票的方式。但在从业者看来,这是“恶意竞争”的一种,是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的。“不少对脱口秀怀抱热情的观众在看过线下演出后脱口秀大会,认为与他们理想中的脱口秀表演存在差距,选择不再复购;其他观众即使还会继续关注脱口秀,购买频率也不会很高了。”前述演员说。
“但脱口秀行业已经兴起,基本也不会倒退。只是如果观众热情逐步消退,行业的发展还需要时间沉淀和市场的进一步筛选。真正的好内容和保持持续创新能力的好演员,一定还是会被大家所认可和喜爱的脱口秀名人|李诞还能制造“笑果”吗?,从而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李梦杰表示。
尽管线上综艺为脱口秀吸引来了巨大的流量,笑果文化也已成功“造星”,但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还是以线下演出为主。
“脱5”第四期的结尾,梁海源在被淘汰后,宣布今后不再参加《脱口秀大会》时,李诞也表示:“如果一个演员不再上《脱口秀大会》,依然能够成为一个脱口秀艺人、甚至一个脱口秀巨星。靠着他的专场,靠着他的全国巡演,才是脱口秀行业的下一步,也是《脱口秀大会》之后下一步该做的事情。”
对比之下,作为喜剧行业翘楚的开心麻花,其发展路径也是在线下剧场经历十余年打磨,进行内容创作以及演员梯队培养,最终才凭借电影完成了IP进化。即便近年来开心麻花没能再打造出如当年《夏洛特烦恼》一样的现象级喜剧电影作品,但它仍是线下喜剧的一块金字招牌。
接下来脱口秀演员,“回归线下”才是笑果文化和脱口秀行业要展开比拼的真正舞台。
退出线上节目后,梁海源在微博写道:“不希望大家把演线下当成一件迫不得已的事,它是我们进入这个行业的初心。脱口秀不是只有脱口秀大会,前面还有星辰大海。”
(应受访者要求,刘星为化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