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梁海源|读懂“脱口秀”里的消费启示录→
脱口秀,起源于欧美的“Stand-up ”,又称单口喜剧奇葩说,即一人一麦讲原创笑话。近年来,随着《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等两档现象级综艺节目的热播,这一喜剧形式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据《2021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脱口秀市场全年商业演出场次1.85万场,票房收入3.91亿元,比2019年增长50%以上。
目前,云南线下脱口秀俱乐部的队伍也在逐渐壮大。2018年起,云南陆续涌现出如昆明脱口秀俱乐部、不止喜剧、勺滇癫喜剧、瓦猫喜剧等出色的脱口秀厂牌,从几年前的无人问津,到如今的观者麕集,在云南,属于脱口秀舞台的灯光,正渐次亮起。
对话云南首家脱口秀俱乐部
源自热爱成于坚持
舞台上,聚光灯亮起,夜幕下的马家大院已经坐满了人,观众的目光锁定在舞台中间,印有“昆脱”的牌子有些惹眼。这里,是昆明脱口秀俱乐部驻扎的地方。
昆明脱口秀俱乐部是云南第一家专业脱口秀厂牌(以下简称“昆脱”),成立于2018年11月,至今已经举办各类大小脱口秀活动500余场,走出了大量优秀的脱口秀演员。俱乐部的创始人远秋,曾经是一名公务员,现在还有个身份——公务员考试培训讲师。
远秋告诉记者,从四处“流浪”到站稳脚跟,昆脱从0到1的过程,只有两个字——坚持。
受访者供图
走过寒冬
“2018年9月,我第一次登上脱口秀的舞台,彼时我还天真地觉得第一次就可以‘炸场’。”2018年,在参加了一个咖啡馆的线下脱口秀活动后,远秋对线下脱口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脱口秀这件事并不是仅凭喜欢就能做好,远秋一度因为自己不够优秀而感到难过。由于当时国内几乎找不到有关的学习教材,远秋只能通过网上的视频和相关书籍进行观摩学习,自行摸索其中门道。
2018年11月,远秋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凑在一起,以塞林格作为常驻场地,宣告着昆明脱口秀俱乐部的成立。回忆起那天,远秋觉得自己拥有了全世界。
受访者供图
然而,一开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昆脱成立之时,脱口秀在国内仍属于小众喜剧形式,不仅市场对脱口秀的认知不足,同时没有系统的培训,加之云南缺乏脱口秀演员。彼时,演员们主要来自于脱口秀爱好者,或演员推荐的身边好笑的人。
最初,俱乐部不停地变换演出场地,每次都为找场地焦头烂额。最艰难的时候,由于经济问题,远秋开始出售各类物品,而“暴富”也成为他最大的梦想。
由于活动的不稳定性和演员稚嫩的表演,难以吸引到观众,前期情况并不理想。远秋清楚地记得,演员比观众多,是那时的常态。“那时候讲着讲着会有观众想要上台的情况发生,有些观众甚至觉得自己比演员讲得更好。”
前路不明,荆棘遍野,或许是对追求梦想的考验,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长期的积累学习,2019年8月,昆脱迎来了转机——观众连续爆场、开发了新场地;也迎来了诸如一帆、爆米花等优秀演员的加入,同时还接到了商业演出。这样的正向反馈吐槽大会,点燃了昆脱继续走下去的热情。
后来,昆脱逐渐发展,演出场地逐渐多元化;再后来,昆脱扎根于云纺博物馆,又进驻马家大院和南强街88号剧场,才算是有了相对固定的场所,逐渐站稳了脚跟。
这个凭借着兴趣成立的脱口秀俱乐部,一路跌跌撞撞,走过了脱口秀从小众到大众的出圈之路。
受访者供图
稳步前行
如今,昆明脱口秀俱乐部有十余位核心成员,分别来自公务员、国企员工、主持人、老师等各行各业,大家因为爱好而聚在一起,把自己在生活中的快乐或坎坷掰碎给观众看,以幽默的方式让观众与生活中的问题和解。
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脱口秀演员在台上看起来很轻松,但他们在台下打磨段子的痛苦是常人无法体会的。在长期摸索中,昆脱开始建立起一些机制,比如读稿会——演员们上台之前聚在一起,把稿子过几遍,互相提建议。同时,演员们会去开放麦进行练习,不断打磨文本与表演;定期举办一些培训课程,从课堂上筛选新鲜血液。
由于不停地打磨和练习,段子越做越精。目前,昆脱主要拥有脱口秀、漫才两大表演形式,每周的演出不少于4场,覆盖到同德、云纺、大都摩天、正义坊和七彩云南第一城等多个地方。《爆笑拼盘秀》《惊喜盲盒秀》《脱口秀争霸赛》等喜剧产品收获了大批点赞;《大隐于婚》《键盘侠》等专场也好评如潮。而今年开始,演员们陆续走进了各州(市)。
受访者供图
除此之外,昆脱还与不少公司、品牌合作,开展定制喜剧演出和进行喜剧节目策划,探索更多“脱口秀+”的模式和可能性。比如为车企、房产等定制相关喜剧内容并做专场演出;今年,昆脱还创新打造了“脑洞大开”板块,每周三一道情景喜剧题,通过投票和留言来和观众互动。
受访者供图
面对当下市场,远秋还有很大的希冀:“我们昆脱有一个口号——为昆明提供生活娱乐新方式。我希望我们可以把这个行业做起来,发掘更多本土喜剧人才,让脱口秀在昆明扎根。”
事实上,单场几十块钱的门票,加上场地限制,是完全无法支撑脱口秀演员实现财务自由的。凭借着炙热的表达和满腔热爱,这群忙忙碌碌、为爱发电的人,正努力实现着一个共同的愿望:“把脱口秀一直讲下去,把快乐传递下去。”
云南脱口秀的消费启示录
年轻人的“精神良药”
12月10日下午16时,位于云南省艺术剧院3楼的不止喜剧空间剧场内座无虚席,一个个关于职场生活、“单身”调侃、家庭趣事的段子和金句接连“炸场”,场内不时溢出一阵阵笑声和掌声。
在不止喜剧剧场,观众席里年轻面孔占九成以上。“18岁至35岁的大学生和打工人是我们的核心观众,他们普遍受教育程度高,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不止喜剧的创始人吴杨为他们的观众“画像”,“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看脱口秀表演,被认为是获得快乐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之一。”
方寸舞台上,一个人,一支麦。演员通过幽默风趣的段子展现生活百态、反击焦虑脱口秀梁海源,每一个段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观众从这些新奇有趣的观点中能找到一个情绪出口,产生强烈共鸣,有的还直呼找到自己的“嘴替”。
“去线下看脱口秀已经成为我和朋友们的新型解压方式,而线下的魅力在于更能够沉浸其中,仿佛朋友在和自己聊天,共情感更深。”90后观众王奥告诉记者脱口秀梁海源|读懂“脱口秀”里的消费启示录→,脱口秀能够带来治愈的力量,通过爆笑可以缓解生活中的鸡零狗碎。
谈到喜剧,人们一定会想到相声。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二者是并存的两种艺术形式。相声有很多的传统活,强调基本功,受众相对更传统一些。而脱口秀表演更注重演员的个性和创作力,笑点也更密。当前年轻消费群体追求个性化、归属感,强调自我表达,脱口秀有成为年轻人消费刚需的可能。
记者梳理发现,云南线下脱口秀的票价并不高,各喜剧厂牌常规线下演出票价均从19元到79元不等,部分厂牌开放麦票内还含有赠饮,在观众看来,性价比颇高。“79元,整整90分钟,脱口秀承包了我整个周末的快乐。”观众林朵(化名)是一名95后,今年以来,她每个月都会去各喜剧厂牌看几场脱口秀。一个半小时的演出结束,她独自走出剧场,汇入人流当中,背影透出无限雀跃。
今天·明天
如今,云南脱口秀的演出已经做到常态化,保证每周和每月的固定演出频次和场地,与部分演出相比,脱口秀对于场地空间的灵活度更高,不仅是常规的演出剧场,特色庭院、茶馆、咖啡馆、书店等更多生活场景也能成为演出场所。记者梳理发现,在昆明,桔年茶馆、大象书店、万达影城、马家大院、顺城拾翠等地,均有脱口秀演出。
受访者供图
目前,昆明各脱口秀俱乐部主要集中深耕单口喜剧,衍生至即兴喜剧、漫才等其他源自海外的新式喜剧,推出的演出包括开放麦、拼盘秀和争霸赛/抢麦赛等常规演出。此外,各俱乐部也在内容表演上进行持续性的创新,围绕一个行业或圈层话题展开创作,不同风格的演员从各自的经历出发输出多元观点。如:不止喜剧推出的“麦瑟尔夫人专场”,昆脱爆米花的特色专场“大隐于婚”等出色的喜剧产品。
“我希望让更多人知道昆明有脱口秀,让更多人体验到线下演出的现场感染力。”吴杨认为,要想辐射到更广泛的人群,脱口秀演出需要打开渠道。
在生产端,云南喜剧厂牌中,演员们来自各行各业,活跃演员多于签约演员,签约演员昆脱现有11名,不止喜剧旗下有15名,城市之间的演员和俱乐部会经常流动、合作。目前来看,云南脱口秀市场的体量还不大,还需要更多的演员加入,让脱口秀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为招聘新人,各脱口秀俱乐部推出培训课程,激励更多的人走向脱口秀舞台。
“我们需要创造有价值的东西。”在吴杨看来脱口秀梁海源,除了最基本的搞笑以外,传递真诚和价值是演员站上舞台的意义。同时演员需要更好的成长,好的内容都是需要沉淀的,每一个成功的段子背后,都是开放麦一遍又一遍的表演和锤炼。在开放麦,新人演员得以露面,老演员检验段子,演出结束后,演员们进行复盘,互相帮忙改稿,只为呈现更好的演出。
在消费端,目前云南脱口秀演出的厂牌主要通过各自的公众号、小程序订阅,售票平台导流。而今年随着抖音、小红书的开通,增加了触及更多人群的机会,售票速度开始提升,门票很快就可以售罄。
关于未来,云南脱口秀厂牌仍在探索,多位业内人士均表达了对云南市场的看好,希望通过对云南本土喜剧市场的培育,让脱口秀最终能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群走过艰难岁月的坚守者,也希望通过对内容的坚守,打开下一扇更大的门,走上更大的舞台。正如脱口秀演员梁海源在微博所写的:脱口秀不是只有脱口秀大会,前面还有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