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会呼兰|> 吐槽大会 第五季

呼兰|脱口秀呼兰 admin 2年前 (2023-01-12) 181次浏览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吐槽大会呼兰|> 吐槽大会 第五季

3月21日更新

今天吐槽大会没有按时更新,官方微博贴出这样一则公告:

吐槽大会李诞吐槽李艾_吐槽大会池子吐槽雪姨完整版_吐槽大会呼兰

我希望节目暂停是公告中所讲,只因为剪辑时间不足,但按照吐槽大会和笑果文化这几年的节目制作的统筹和效率又让我难以相信。不知节目播出叫停的原因有多少是由于相关部门受吐槽批评跳脚,对节目进行暗箱限制;不知监管方是否借此清洗综艺环境,给综艺画上不可触及的红线;也不知如果重新播出会否阉割改造。

吐槽大会,是触犯了谁的天条,又动了谁的奶酪?是谁,叫停节目脸都不要了?

吐槽大会最近两期的口碑刚刚有所起色,如果现在又回到了第一季第一集禁播的处境,那么这对我们这群关注以及叫好的观众又是一种棒喝和羞辱。若批评不自由,或许我应该把 若 字去掉。

我希望吐槽大会越办越好,并会以一个怀疑者的态度静待节目组的后续反应和播出。

原文:

今天看完《吐槽大会》第六期,被呼兰提到的这句话又触动了: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这句话最早源自1778年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戏剧《费加罗的婚礼》,节选自费加罗控诉法庭的一段独白(Sans la é de blâmer, il n'est point d'éloge .)。《费加罗的婚礼》创作的1778年,前承启蒙运动,后启法国大gm的序章,受时代影响的这部剧作饱含现实主义的zz讽刺。后来莫扎特将其改编为歌剧,而这句台词被法国发行量最大的报刊《费加罗报》定为座右铭,使其更加广为流传。

呼兰说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是讽刺许知远老师对节目组提要求,不让嘉宾吐槽对他敏感的话题。确实吐槽大会呼兰|> 吐槽大会 第五季,回顾许老师出场那期,他被吐最多的槽点居然是卖人字拖,那么多脑洞轻奇但不痛不痒的人字拖段子,也是辛苦笑果编剧了。呼兰这次用知识分子的话吐槽知识分子,专业性更高,侮辱性更强。我不了解许老师有什么羞于启齿的黑料,本来也没有兴趣去挖掘,但遮遮掩掩的行为吐槽大会呼兰,反而勾起了我的好奇。

无论呼兰有意无意,也许只因这句话自带深意引发联想,我感到它除了杀伤许老师个人,更戳中了《吐槽大会》的要害,甚至是戳中了《吐槽大会》所处的社会与体制的要害。

大家骂《吐槽大会》变成了洗白大会,有人说吐槽不够狠,也有人说不够好笑。我自己几期看下来,觉得也许问题归根到底在于吐槽不够自由,放不开,带来了逢场作戏的尴尬感。嘉宾们常有不让提的禁忌,像张颜齐在吐槽时明确表示他有不能提的地方,而节目语言尺度和内容也限制在框架内,况且真正黑料多话题热的公众人物也不愿意来接受吐槽。比如张绍刚曾经多次喊话范冰冰都未能请来。虽然不能强求当事人,但请人难的尴尬似乎越发明显。本季《吐槽大会》的改制,把单本剧变连续剧,或许也有缓解请人困难的考量。总的来说,嘉宾们和节目组对自由的批评有很多顾虑,呼兰说批评不自由,俨然是《吐槽大会》的常态。在这个基础上,包括呼兰在内的嘉宾能吐槽别人不让吐槽这件事,就已算是某种进步了。

相比之下,《吐槽大会》模仿的国外版The roast,语言尺度爆表,段子与唾沫星子齐飞,更接近所谓自由的批评。The roast在国外也有颇高的公众关注度,偶尔嘉宾也确实会向节目组提出禁忌要求,但都牵扯到身体疾病或者为了避免牵连亲属(除了2011年的川普,他禁止别人吐槽他并没有他声称得那么有钱。。。但不得不说脱口秀演员,川普敢上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吐槽大会池子吐槽雪姨完整版_吐槽大会呼兰_吐槽大会李诞吐槽李艾

The Roast 2011年 主咖川普

国内《吐槽大会》中的吐槽调侃虽然也是头头是道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并不缺乏综艺喜剧效果,但尺度小了一圈,总体给嘉宾留下更多面子,很多人因此认为蜻蜓点水,不过瘾。虽说批评的自由并不意味着要去效仿The roast的R级尺度,外网也有人批评那样的吐槽太过低俗和侮辱性,但如果在嘉宾吐槽中处处感受到对批评的桎梏,那么节目原本的诚意必然会受到质疑。若批评不自由,这句话的精髓或许就在于否定句式。不是一定要怎么狠就怎么吐,吐到嘉宾原地去世为止,而是你不能限制我如何吐,限制使得我的吐槽在目的性上有了玷污,就变得不好看了。就像康德说,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吐槽大会呼兰,指的也是自由要去否定外界的禁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像《吐槽大会》每年每季推出那么多期,请那么多主咖,The roast从2003年开播到现在也不过只做了十几期,平均每年一期左右。如此一来,节目组请嘉宾的KPI较低,挑挑拣拣的自由度更多,段子也可以更加精益求精。

但为什么《吐槽大会》要做那么多期呢?是腾讯对节目播出的一贯要求?还是笑果文化对效益的无尽追求?或者归根结底,吐槽的体裁在国内有着更深厚的有人爱看有利可图的土壤?确实相比国外,我们更缺乏鼓励批判的综艺节目,从文化上社会上都更缺少真实批评的表达渠道,使吐槽这种娱乐形式更为独特和难以替代。

除了图乐子看热闹的心理,很多人看《吐槽大会》也是借嘉宾的嘴投射自己的情绪。最近几期大伙叫好的嘉宾,大都也是因为不留情面敢怼敢说而受追捧的,着实反映了观众们的喜好心声,其中易立竞的审问式吐槽圈粉无数,让人很有班主任训话的错觉,仿佛下一秒就会有粉笔头飞向嘉宾席。平时没有机会或吐槽技巧的我们也借《吐槽大会》过了把借刀怼人的瘾。有的人嘴上骂《吐槽大会》,但还是有忍不住关注的需求,至少看看又请了哪些嘉宾。这个层面上说,李诞们很聪明,如果说早年的《吐槽大会》利用了大众的好奇心理,那么五年后的《吐槽大会》还能保持关注度,便依赖于观众的鸡肋心态。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果笑果想要站着把钱赚了,也很难。批评不自由,就是《吐槽大会》至今摆脱不了的紧箍咒,也是口碑的魔咒。开播前李诞曾多次表示想放弃《吐槽大会》第五季,也许就是面对扶不起的口碑的丧气话。

有人说脱口秀是冒犯的艺术,不论是否有概括性,传统脱口秀确实或多或少崇尚批判精神。在去年《脱口秀大会》火起来的背景下,《吐槽大会》有着明确的脱口秀所批判的靶子,却自相矛盾地引入了新的顾忌和限制,呈现出的是拧巴的脱口秀内核,可能也是有些脱口秀粉丝并不买账的原因。

就像呼兰节目里所说,既然来赚《吐槽大会》的钱,就得好好干活。那么《吐槽大会》赚了观众的钱和流量,也应该好好干活。观众喜欢犀利的吐槽,想要自由的批评,无论现实与此相距多远,这就是《吐槽大会》好好干活的目标。因此我们来曲解下呼兰的话:若《吐槽大会》对嘉宾的批评不自由,则对《吐槽大会》的赞美无意义。

参考阅读(英文)—— The roast中嘉宾要求的吐槽禁忌:

This Joke Was Off- at Trump’s Roast

Sheen 'asked for roast joke about to be cut'

喜欢 (0)
[打赏点吧]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