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演员周奇墨:“我的痛苦稍微超前了一点”
日前,《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嘉宾、脱口秀演员周奇墨的个人专场《不理解万岁》全国巡演深圳站在华夏艺术中心举行。演出当天尽管不是周末,近乎清一色的年轻观众仍坐满了整个剧场。周奇墨用他独特的观察式喜剧,娓娓道来自己对于世界的“不理解”。演出结束后吐槽大会,本报记者对周奇墨进行了访问。
“微观”脱口秀:有共鸣才有爆笑
今年是周奇墨讲脱口秀的第6年,4年前,他开始全职讲脱口秀。在这个新兴于国内的喜剧领域,周奇墨是元老级人物。自从登上《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的舞台后,周奇墨的粉丝开始“破圈”,开始在更大范围内与观众共鸣。在节目影响力反哺之下,更多人开始走进剧场观看线下脱口秀演出,脱口秀演员也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此次周奇墨的个人专场,也吸引了不少深圳本土的脱口秀演员前来观摩。“以前,圈子就这么大,一场演出下来台上都是认识的人,现在,哪怕是在北京的俱乐部办的演出,海报上出现的演员经常一个都不认识。”周奇墨说,“这就证明这个行业处于才刚刚开始的状态。”
相比于日常由5-6位脱口秀演员带来的拼盘演出,脱口秀个人专场通常是由主角用一个概念串起长达一个小时的演出,在更为大型的场域为观众提供沉浸连续的体验,可以说是一个成熟脱口秀演员的职业追求和代表作。例如,李诞、庞博、呼兰等国内知名脱口秀演员都在过去几年内举办过脱口秀专场,而周奇墨此次《不理解万岁》全国巡演在体量和规模上都超过了以往国内的脱口秀巡演,巡演场地涵盖国内多个知名千人大剧场,如上汽·上海文化广场、长沙梅溪湖大剧院、苏州保利大剧院等。
“作为一个从业者,我能感受到的就是观众越来越喜欢那些更贴近生活、更真实的喜剧。”看过脱口秀演出的人会知道,往往是那些常见于生活,却在繁忙中被忽视的日常片段,在脱口秀演员的演绎后最能直击笑点,“可能就是堵车、外卖、租房、相亲、工作压力等等那些烦恼,很多情况下,它们都能投射到别人的生活中,与大家产生共鸣。”这种共鸣,成为了脱口秀迅速俘获人心的原因所在。
“脱口秀是一种非常微观的喜剧形式脱口秀演员,它的叙述视角限定了脱口秀就是讲自己的事,讲跟你密切相关的人的事。其实这个(视角)也不是谁规定的,因为当你讲一个距离人们生活很远的故事,观众可能没有兴趣听。”
段子≠见解:“脱口秀不负责改变这个世界”
周奇墨是个大高个,但这并不妨碍他在专场演出中连说带演地讲段子。手脚并用,往往再配上夸张却不脱离真实情境的表情反应,周奇墨的个人专场“梗”很足,观众席掀起的笑浪也不曾减弱,常有人因为笑得幅度太大,而猛烈地撞击到椅背上。在后台,周奇墨恢复了平静的“老实人”的面孔,态度跟在台上一样真诚。
“脱口秀毕竟是一种舶来品,我参考过很多美国、英国演员的脱口秀专场演出,他们那边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各种类型的脱口秀演员都有,比如有那种‘冷面笑匠’脱口秀演员周奇墨:“我的痛苦稍微超前了一点”,全程都是讲文字的‘梗’,还有一些段子单看文字内容,你都不知道为啥好笑,但是演员表演能力特别强。这两个极端就相当于一个光谱,从两端到中间,演员要找到自己表演的比重。”
在业内,人们称他为国内“脱口秀天花板”。对于同行及粉丝们的推崇,周奇墨表现得很谦逊,“可能是因为在某些时刻,我的痛苦稍微超前了一点,比如说,比较早地开始讲一些比较走心的段子,比较早地加入一些表演性的东西。”从相对“单打独斗”的琢磨,到行业抱团取暖,再到如今更多资源与关注的加入,周奇墨称自己“只是因为早期的学习方案更多一些,所以就稍微的领先那么一点,但是现在来说其实差别不大,感觉大家都各有各的风格,已经很难说谁比谁好很多。”
“需要关注的,就是观众的需求。”周奇墨表示,脱口秀演员和行业的成长不能怠慢这一点。但他也认为,脱口秀演出市场仍然需要培育,“欣赏的门槛”也是存在的——这并不是出于一种高高在上的指摘,而更多的是心态的转换脱口秀演员,和更多的喜剧精神。周奇墨感受到,有过丰富的脱口秀观演经历的观众更能接受内容中存在的冒犯性脱口秀大会,和不那么落俗套的题材,也更能欣赏演员的表演性和文本功底。
现实中,却时常有人感受到被段子冒犯,而引发争议。周奇墨认为,原因就在于“他们过于把段子当做一个人真正的见解。我觉得脱口秀不太负责改变世界,它就负责反映一下这个事情就可以了。”周奇墨持有一种自信——笑奇葩说,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肯定反应。
(原题《脱口秀演员周奇墨:“离生活很远的故事,观众可能没兴趣听”》)
编辑 陈冬云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