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吐槽大会第五季在线播放|从吐槽香港电影没落看《吐槽大会》:藏在嬉笑怒骂背后的文化关怀
读娱 |
文 | 风间澈
“一期节目98个包袱,平均19秒一个笑点”,没错,说的就是《吐槽大会》。
腾讯视频《吐槽大会》第二季再接再厉,火爆势头依旧不减,开播一个多月,点击量近10亿,作为中国脱口秀节目的旗舰款,用数据续写着行业神话。
刚刚播出的第七期,主咖请的是刘嘉玲,霸气女王在本期节目里可谓气场全开,不管是面对“梁朝伟为何20年才娶她”的问题,还是招架 “微商事业很成”的调侃,都是四两拨千斤,从容化解。“咆哮帝”马景涛也是被所有嘉宾狂风暴雨般的diss,他贡献的表情包live版更是让人爆笑连连。
本期无论吐槽嘉宾还是主持人吐槽吐槽大会第五季在线播放|从吐槽香港电影没落看《吐槽大会》:藏在嬉笑怒骂背后的文化关怀,个个都是言辞辛辣却又直击痛点,整场节目都在唇枪舌战中渡过,槽点准确,笑点密集,读娱君在边看视频边笑出叫声的同时注意到,影后刘嘉玲和黄金配角林雪,都不约而同的谈到了一个让他们有点忧伤的话题,那就是:香港电影的没落。
吐槽香港电影没落:《吐槽大会》犀利言语背后是文化关怀
林雪,一直被人戏谑地称为“港片中出镜率最高的那个胖子”,出道二十几年,演出超过200部电影,他是银河映像真正的常驻悍将,你在杜琪峰所有的黑帮电影里,都能看到他。
他上来就吐槽杜琪峰老是拍打打杀杀的电影:“您(刘嘉玲)是王家卫导演的御用演员,婚礼也是王家卫导演亲自导的,幸好是王家卫。如果是杜琪峰的话,婚礼刚一结束就得枪战了。”
也自嘲:“当然不用担心,你们是不会有危险的,每次枪战死的人,都是我这样的配角。”
然而王牌绿叶还在,香港电影却辉煌不再,曾经的东方好莱坞转眼间肃杀萧条,一年都难生产出几部被人知晓的热门电影,新人更是屈指可数。
刘嘉玲无奈的揶揄:“这么多年了,香港电影还是我们这些人。前两天没多久,我还是又颁奖给郭富城,还好不是颁的最佳新人奖。”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香港电影奉献了一个枪林弹雨、快意恩仇的江湖,在那个世界里“情与义,值千金”,内地无数的小镇青年在录像厅和DVD里认识并熟悉那个让人血脉喷张的黑白森林。可转瞬,香港电影走向没落,一切随时代烟消云散,那份旧时光似乎已被尘封在回忆里渐渐被遗忘。
然而腾讯视频《吐槽大会》第二季却没忘记,刘嘉玲+林雪,当昔日港片电影的主角和配角一起出现,我们就应该想到,这期节目碰撞出的,不止是梁朝伟们的八卦,更夹杂着对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回望和反思。
在刘嘉玲和林雪看似漫不经心的调侃中,从小看香港电影长大,深受港式价值观影响的70、80、90后观众,会不知不觉跟着一同进入情境,不由得被唤起昔日观影记忆。
当年的香港电影为何能够异军突起?港式黑帮片又缘何能在世界上都独领风骚?香港电影又是如何走向没落?
这些问题也在刘嘉玲和林雪的笑谈之间,接踵浮现在观众心中,是思考也是追问。
说起香港电影缘何走向没落,嘉玲姐觉得是题材枯竭引发的:“当年香港电影真的很厉害,光是黑帮片就有很多经典的,像《古惑仔》,《英雄本色》脱口秀大会,《无间道》啊,就是因为当年香港确实是有黑社会,导演们有题材可以发挥。我有时想,现在香港电影没有那么好看了,可能就是因为香港没有黑社会了,那不好看就不好看吧。”
这就是腾讯视频《吐槽大会》第二季独有的智慧,它抛出了问题,让昔日香港电影的从业者刘嘉玲从自己的角度给了一个回答,然而这个回答不是句号,而是分号,观众很容易察觉,这个只是答案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原因导致了港片的没落,而答案是什么?留给观众去思考。
其实不止本期,《吐槽大会》第二季每一期都如是,在无数真真假假、有意无意的吐槽之间,一些认真的关注和思考都会慢慢浮现出来。
换个角度看这个节目,如第一期探讨了不同年龄阶段对生活的感悟,第四期触及了运动员的去标签化,第五期关注了娱乐圈小鲜肉文化,第六期畅聊了性别问题思考,第七期则涉及到香港电影缘何没落。你前仰后合过后蓦然意识到,这些议题,均被吐槽所后置。这就是《吐槽大会》,一个节目最终能留住观众的,是它传递的价值观与思考。
而这恰恰就是《吐槽大会》特有的怼人文化,一份与众不同的价值观才是其筋骨。
《吐槽大会》阐释中国式的怼人文化:安全的冒犯
《吐槽大会》第二季能够在中国成为爆款节目,源自于它把Stand-up 这个形式成功本土化并根植到中国的市场,让网友看到平日高高在上,凛然不可冒犯明星,如何笑对来自于别人的吐槽,并用巧妙的自嘲和舆论和解,这不但是个智慧的游戏,更是一个勇敢的游戏。
首先,中国人文化性格的约束。我们的民族,谦逊有礼,凡事顾虑颜面,遇事让三分,讲究伸手不打笑脸人,对别人的行事作风纵然诸多不满,也很少会当面指出,这是由根植在中华五千年文化中的中庸决定的。
其次,节目尺度的把握。美式脱口秀的主要内容就是性和政治。如果你看过《查理辛吐槽大会》《贾斯汀比伯吐槽大会》等,会发现他们百无禁忌,不但能开性的玩笑,也能开性别的玩笑,肤色的玩笑,各种歧视的玩笑,这些玩笑就是在打破伦理。显然这种尺度不适合中国,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处世之道中,这些内容往往容易被解读为人身攻击。
李诞说过:“我们做节目最终的目的是好笑,让观众开心,而不是突破尺度。”
因此,如何拿捏吐槽的分寸并且好笑就是一个关键点,如何达到安全的冒犯?
《吐槽大会》在第一季和第二季的节目探索中,逐渐抓住了最重要的核心要领:
第一:节目的顶层价值观的设计——有技巧的幽默和吐槽。
从李诞到池子,从王建国到张绍刚,都是一脸笑嘻嘻举软刀子直插肋叉子的个中好手,尤擅逻辑梗。
逻辑梗案例:譬如第二季第三期,李诞吐槽黄国伦鸟巢演唱会惨赔。
第一步:李诞先是指出黄老师演唱会售票吃力:“很努力,晚上演唱会,下午还在卖票,原来是内场票980元,卖到88一张”。
第二步:话锋一转:“前段时间吐槽吐槽大会第五季在线播放,我们公司出去唱K,AA完了也就这个价”。
第三步:顺着这个逻辑,李诞提出建议:“你下次你别说什么内场票980,你就说鸟巢万人KTV,低消980,五人同行一人免单,办卡还给你送个大果盘”。
第二:因人而异吐槽嘉宾。每个嘉宾能接受的边界是不同的,因人而异的吐槽才能不唐突逾界。
第三:把槽点很巧妙地放在笑点里面,让ta当场笑出来,就能消解冒犯。第二季第三期,飞飞吐槽嘻哈歌手VAVA,阐述了在音乐圈鄙视链里,嘻哈排在最底层。然而飞飞高超的说话技巧和抽丝剥茧的逻辑,让本来有可能生气的VAVA也笑到打跌,所谓的冒犯就直接被化掉了。
从很多期节目中可以看出,腾讯视频《吐槽大会》第二季追求的是脱离无聊攻击低级趣味,真正做到逻辑梗、智慧梗的高级幽默。
怼式文化是当下浮躁社会的一副良药
当然,《吐槽大会》第二季风靡全网的原因,也跟当下“怼”式文化正夯有关。
一、“怼”是一种浮躁社会的情绪释放。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这同时也给轻松解压的的喜剧类脱口秀提供了明显优势。因为喜剧类脱口秀蕴含的 “怼”式文化是对传统的颠覆,年轻人能在其中找到情绪的出口。吐槽仿佛一个解压阀,哈哈大笑的同时一并带走你的压力和不快。而80、90、00也越来越乐于通过吐槽和自嘲来表达观点,吐槽是最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
腾讯视频《吐槽大会》第二季的策划人李诞,也是总撰稿和吐槽嘉宾担当,最近接受了许知远的采访。
李诞嘻嘻哈哈:“我现在追求的人生境界,就是你一看我就笑”。
许知远不同意:“只是有些时代笑比较重要而已”。
李诞:“哪些时代笑没那么重要?”
许知远偏过头,长时间静默。
哪个时代笑都很重要。李诞一直以来都说,他的综艺启蒙是吴宗宪,理想目标是做沈玉琳,而这两个人的共同点则是,他们有娱乐圈服务业者的心态吐槽大会,永远把娱乐大众放在第一位,好不好笑永远是硬指标。怼人不是目的,幽默的话术直击痛点达到与观众共鸣的瞬间,那份哈哈哈大笑的情绪释放才是节目真正的追求。
二、有时候,怼也是一种沟通。
面对面的吐槽,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实现了多元价值观的碰撞,那些你认定的标签,那些你不了解的想法,就在针锋相对的互怼中露出真容。《吐槽大会》营造了一种嘉宾之间随时可能发生争执的紧张氛围,也让观众随时都处于一种“马上要冲突”的兴奋当中,这样恰恰勾起大众观看的欲望。
如《吐槽大会》第二季第四期,请来国足队长冯潇霆。男足可谓万年槽点之王,而肩负队长之职更让他成了众矢之的。
然而冯潇霆不愧“足坛第一段子手”,靠着自己爆棚的幽默感吐槽吐槽大会第五季在线播放,在现场见招拆招,他爆料黄健翔当初想把他运作到德国踢球,最后却黄了,冯潇霆直言“还不如去找刘建宏”,众人捧腹大笑之余,想起他2005年荷兰世青赛上,和梅西一道入选“十大希望之星”,瞬间在欢笑外慨叹良多:中国足球队员也在全力以赴为国争光,他们的热爱比我们想象的更多,训练场上的辛苦付出和伤痛不为人所知。正是这期节目,撕去了一点点成见,揭开一些些面纱,让大家认识了更多面的冯潇霆,也许观众以后对他和整个中国足球事业都多了一份理解和包容。
结尾:从金星分享“性别观念”,到刘嘉玲聊香港电影的没落,腾讯视频《吐槽大会》第二季在文化关怀上从来不缺席,润物细无声的给思想一个跑马场,给价值观一个展示台。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正是每期节目幽默的自嘲和吐槽,给观众带来了无限欢愉,那些生活中的戾气和挫折,才有了被释放的可能性,你或许也被这些开怀的瞬间给抚慰到了。
《康熙来了》能做12年,无非就是因为,它在无数夜晚默默提供了安慰提供了欢笑,而一档节目,能够供应欢笑,从来都是功德无量的事,希望《吐槽大会》能够继续贩售快乐,毕竟这世界,没有比开心更稀缺的东西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