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鸟脱口秀大会|前有李雪琴,后有鸟鸟:北大的2个脱口秀才女,为啥都“社恐”?
文 欣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创作不易,侵权必究
导言
鸟鸟,文案总是比表演好。
不漂亮,没表情,北大女硕士,给许知远写稿子的社恐才女。
她头上顶着这些标签,从《脱口秀大会》成功出圈,被罗永浩力挺。
何广智说:鸟鸟的段子,我这辈子也写不出来。
鸟鸟很特别。
她的段子有门槛,风格也不喜剧,所以每次都是勉强晋级,但这丝毫掩盖不住她的才气。
同样是谈选择,她会这样说:躺和卷就像电车难题,我决定不了火车往哪开,因为我躺在铁轨上。
同样是谈生活,她会这样说:人生重要问题的参考答案都是略,你想知道答案吗,就不告诉你。
为了说明从小就没有选择权,她还举了个例子。
妈妈说:宝贝,辣条和薯片你想吃哪个?
我指着小卖铺里的电视说:我想要那个。
妈妈说:我是不是给你脸了?
鸟鸟的本子很高级,总能说进普通人心里。
生活面前,我们没有太多选择权,因为想选的那个答案看不见。
相比文本的深刻,鸟鸟的“嗨丧式”表演却不讨喜,这是她的特色,也是她的短板。
鲁豫说,鸟是典型的“显性社恐”,随着《脱口秀大会》的火爆,这个词也火上了热搜。
01
你“社恐”了吗
鸟鸟出圈后,不少人把她和《脱口秀大会》另一个“天才少女”李雪琴相比。
都是90后女生,都是脱口秀演员,都是北大毕业,都是才华横溢。
还有一点,都有“社交恐惧”。
脱口秀舞台上的鸟鸟,低头垂眼鸟鸟脱口秀大会,双手握麦,几乎从来不动。
这在心理学上,是个“木僵式”防御姿态,仿佛身后藏着“壳”,随时准备缩回去。
而李雪琴的标志动作,是一手拿麦,一手扶着麦架。
这个动作,从心理学看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是在寻求支撑,像是要把自己绑在麦架上,以增加力量感。
两人的姿态不同,但心理活动类似,都有逃避的冲动,只是一个显性,一个隐性。
所谓显性社恐,就是脸上写着“别来烦我”的那种人。
就像鸟鸟,集体活动总是坐在边上,讨论本子总是坐在后排或墙角,生怕别人看到。
坐电梯看见高层领导,她会选择走楼梯;作为许知远的编剧兼北大校友,她到最后也没敢单独上前。
而李雪琴的表现,是完全相反的类型,没人看得出她“社恐”。
很多隐性社恐的人,表面上都非常健谈,毫无交流障碍,但内心却很回避。
就像李雪琴,她能在颁奖典礼上和沈腾聊半个小时,却连加微信的小要求都不敢提。
她的相亲经历更加奇葩,聊了很久的相亲对象,竟然没有见过面。
显性社恐和隐性社恐,本质上都是回避。
不同的是:显性社恐,是为了保护自己;而隐性社恐,是怕别人不开心。
社恐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被人所提及。
其实大多数人,只是社交焦虑,比如遇到某些人或者某些场合,感觉有压力,紧张情绪通常可以调整,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但如果严重到干扰工作和生活,甚至与社会隔离,就属于社交恐惧症,需要对症治疗。
具体表现有:害怕与人对视,不敢抬头,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感觉无地自容,并伴有脸红、手抖、心跳加速、尿急等症状。
02
听话的孩子易社恐?
社恐是怎么来的?研究发现,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
比如:
1, 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回避压力;过度批评,会让孩子恐惧权威
2,被反复灌输外面很危险的孩子鸟鸟脱口秀大会,长大后对陌生人际会过分紧张
3, 童年有创伤经历的孩子,会下意识回避让自己感觉自卑的场合
相比反抗性强的孩子,过分听话和懂事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
童年期的鸟鸟,是个乖孩子。
用她的话说:我不待在舒适区,我待在安全区;安全区我也不舒适,就是安全。
她从小就知道自己不漂亮,所以很努力地成为一个听话、有用、不让父母失望的乖女孩。
而童年做过的最出格的事,就是偷吃了一根雪糕,或者某天没有练二胡。
她认同了妈妈的观念,女孩子不能“要一头,没一头”。
于是,她变得自律和努力,同时也越来越内向,越来越缺少勇气。
安全感,让她更愿意呆在自己的小世界,不会轻易走出去。
相比鸟鸟,李雪琴的经历更加坎坷,用她的话说:我从小就生活在漩涡里。
14岁,父亲做生意赔了钱,为躲债跑了,家里只剩下她和妈妈。
妈妈情绪很不稳定,经常和孩子发脾气:“有时候写完作业看会电视,都会被她大骂一顿”。
为了让妈妈好起来,她每天假装开心,只允许自己考第一。
她说,这个家精神上是我在支撑着,我妈妈是我带大的。
只是,总有撑不住的时候。
高考时,她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考进北大;临近毕业,她却因抑郁症尝试自杀;国外求学时,因为受到排挤,她的抑郁症再度复发。
她和妈妈说:念不动了,想回家;而妈妈选择支持了她。
有时候,坏事也能成为好事:这次变故的最大好处,是让她从保护者的角色中脱离出来,回归了女儿的角色。
有人说,李雪琴很像史湘云,冰雪聪明,大大咧咧,带给别人欢声笑语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自己却敏感自卑。
这话有一定道理。
如果说鸟鸟的社恐,是源自不安全感,只有呆在妈妈营造的堡垒才安全;
那么李雪琴的社恐,则来自压抑和自卑,她的努力,坚强和笑容,只是想让更多人喜欢。
03
幽默能治愈社恐吗
两个社恐的才女,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脱口秀,这并非偶然。
鸟鸟,一直在尝试突破安全圈,这在心理学上叫作“系统脱敏”。
从报考北大研究生,到转行去做脱口秀;从幕后给别人写稿,到自己走到台前;从小地方的铁饭碗,到大城市的漂泊客……
她一点点走出内心的堡垒,尝试体验“不安全感“。
在自我脱敏的过程中,脱口秀,成了最好的防御手段。
她开始调侃自己的容貌焦虑,社交恐惧,调侃妈妈的严苛要求,还有自卑和委屈。
她说:幽默,是我“自我疗愈”的工具。
在与观众的情感共鸣中,她感觉到自己被全然接纳,这比什么都安全。
与鸟鸟不同,脱口秀对于李雪琴,更大的意义是释放。
作为“极度讨好型人格”,她不懂拒绝,委曲求全,生怕别人不喜欢自己,所以比谁都努力。
好在,她找到了合适的方式来排解压力。
脱口秀是一道独特的“药”,即使用它来谈论苦难,也没有人会感觉受伤。
她用“北大毕业的985废物”调侃自己,用“家庭结婚KPI”的段子,来调侃父亲和母亲的分别再婚。
借着脱口秀,她开始与过去的伤痛和解。
脱口秀是如何疗愈社恐的?
心理学认为:人在遇到挫折时,会本能地启动心理防御机制,以完成自我保护;而防御机制越高级,心理就越健康。
比如,退行属于低级的防御机制,回避属于中级的防御机制,而幽默属于高级的防御机制。
很多时候,“社恐”只是自我保护的一道防线。
有了幽默感,你会发现:突破这道防线,似乎没有那么难。
写在最后
《十三邀》中,许志远问李诞:脱口秀火爆的原因是什么?
李诞说:它满足了人们潜意识中的一种需要,叫做恐惧解除。
心理学上讲,所有的恐惧和焦虑,都是指向未来的。
也说是说:它其实并没有发生,只是你担心它会发生。
可即使你知道,人生重要问题的答案都是略,依然会忍不住吓自己。
怎么办?
你可以选择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把担心的情绪说出来。
实在不行,你还可以选择去听听别人,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帮你说出来。
鸟鸟说:很多东西,大家都能感受到,但是不说;如果都不说,就有一些人的情绪受到压抑;说出来鸟鸟脱口秀大会|前有李雪琴,后有鸟鸟:北大的2个脱口秀才女,为啥都“社恐”?,也许能排解掉一些情绪,就会减少一些难过的人。
我想,这就是我们喜欢脱口秀的原因吧。
小调查:
社恐的24种表现,你中了多少?
1. 害怕在公共场合打电话
2. 害怕参与小组活动
3. 害怕在公共场合吃东西
4. 害怕在公共场合与人共饮
5. 害怕与权威人物谈话
6. 害怕在听众面前表演、演示或演讲
7. 害怕参加聚会
8. 害怕在他人注视下工作
9. 害怕在他人注视下写字
10. 害怕给不熟悉的人打电话
11. 害怕跟不熟悉的人交谈
12. 害怕与陌生人见面
13. 害怕在公共卫生间小便
14. 害怕进到别人都已经就座的房间
15. 害怕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16. 害怕在会议上发言
17. 害怕参加考试
18. 害怕对不熟悉的人表达不同的观点或看法
19. 害怕与不熟悉的人目光对视
20. 害怕在小组中做汇报
21. 害怕试着与人搭讪
22. 害怕去商店退货
23. 害怕组织聚会
24. 害怕拒绝推销员的强制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