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大会第一季谁是大王|李诞的“陨落”,是喜剧界的悲哀
在电影《西虹市首富》的发布会上脱口秀大会,
沈腾忍不住抱怨道:
“我特别受不了没有幽默感的人却在把握一个喜剧作品”。
而热播的《脱口秀大会》正面临着这样的尴尬。
节目常常出现的一幕是:
选手们在台上讲着各式各样来自于生活的段子,
买房、结婚、升学,
这些都是喜剧演员的素材,
演员们讲得真诚又投入,
台下的观众笑成一团脱口秀大会第一季谁是大王,
唯有坐在中间的评委一头雾水,
仿佛根本听不懂这些段子。
这也成了该节目挨骂的主要原因,
作为主持人的李诞是挨骂最多的人。
从好评如潮到恶评不断,
节目口碑的下跌真的全拜李诞所赐吗?
1 脱口秀不是相声
长久以来,提到语言类喜剧,
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是相声。
的确,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相声为无数观众带来了欢乐,
而在脱口秀刚刚传入国内时,
许多人都分不清它和相声的关系。
脱口秀和相声虽然都是演员站在台上讲段子,
但在根本上还是有许多的不同。
在郭德纲的相声中,
常常有“于谦的父亲,王老爷子”“于谦的老婆”等梗,大部分情节都是虚构的。
而脱口秀不一样,
演员站在台上讲的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喜怒哀乐,虚构的部分极少。
正因如此,脱口秀比相声更要贴近生活,
容易让观众找到共鸣。
《脱口秀大会》一名残疾选手在表演
任何取材于生活的东西一定是最好笑的,
所以在脱口秀传入国内后,
注定会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2 李诞让这个行业从无到有
2012年,刚毕业没多久的李诞来到了上海,
他即将要从事的是一份给电视台写段子的工作。
那时脱口秀界最出名的人物叫波波,
波波跳槽离开东方卫视后,
东方卫视挑选了80后演员王自健开辟了一档做《今晚80后脱口秀》的节目,
李诞是作为幕后写手来到节目组的,
和他一起的还有同样刚毕业的王建国。
当时李诞和王建国作为王自健的写手上创作了不少段子,
但一开始他们都不知道脱口秀具体是怎么个形式,
《今晚80后脱口秀》虽然很火爆,
但是线下的脱口秀产业依旧是一片空白。
李诞和王建国甚至想赚够一笔钱后就赶紧跑。
等他们看了大量国外演员的专场后才明白脱口秀是怎么一回事:
演员站在台上用自己真实的情绪或观点创造段子引人发笑。
几年后,广深、上海、北京等地都有了线下脱口秀俱乐部,但规模很小,
属于十分小众的艺术形式。
2017年,电视节目《今晚80后脱口秀》因为内部矛盾停播,
脱口秀中最出名的节目就此消失。
该节目的幕后写手们都觉得节目虽然不做了,
但脱口秀还是可以进行下去的。
决定让他才华入股,给了李诞创始人的身份。
行业雏形初现。
创业初期脱口秀和早期相声一样,
处于演员比台下观众多的尴尬状况。
就这样,《吐槽大会》应运而生。
这种用段子来吐槽明星的节目在欧美国家已经很成熟,
但在国内还是空白,李诞大胆创新,
用超高的喜剧技巧精准吐槽了一位又一位来宾,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脱口秀频频出圈,
越来越多的观众知道了有这门行业。
《吐槽大会》虽然知名度很高,
但大多数观众都是奔着明星去看的,
脱口秀演员无法大放光彩。
于是李诞又制作了《脱口秀大会》,
3 节目火爆其实是虚假繁荣
和《吐槽大会》相比,
《脱口秀大会》第一季效果并不算好,
当时选秀节目正时兴,
李诞灵机一动,把脱口秀和选秀结合起来,
以比赛的形式创办了脱口秀大会第二季,
再请来一帮明星做评委,
提前给节目加足了热度。
第二季请的评委都很内行,
于谦是喜剧界大佬,吴昕是脱口秀忠实观众,
比赛这种形式又极大增加了节目的看点,
所以第二季节目便取得了成功,
一个又一个脱口秀演员的名字被大众所知晓,
脱口秀开始走向繁荣。
接下来的时间里,《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齐头并进,
这样猛一看,脱口秀行业好像真的繁荣起来了,
起码演员们开专场、演出的时候票没那么难卖了。
但这其实是一种虚假繁荣,就如郭德纲曾经说过的那句话“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你得有面呀。”
很快,池子解约、艺人失德、演员退赛等问题接踵而至,
真正的问题就这样浮在了水面上:演员们创作内容有限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不足以支撑节目的录制。
喜剧这门艺术讲究天分,
为了选出有天分的选手,
李诞让公司免费开设了训练营,
每年都会有几位天赋异禀的演员从训练营走出,
保证了人才的供给。
为了让第三季节目保持成功,
李诞请来了大张伟、罗永浩,杨天真等一众评委,
再次利用明星效应让节目有了不低的热度。
表面的问题解决了,真正的问题还是摆在那里,
李诞忍不住把员工和德云社的演员进行比较:“人家德云社任何一个上节目的演员都是在台下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咱们一两年就上节目了,积累都没有人家多。”
所以第三季的冠军王勉拿到大王之后当起了综艺咖,
第四季的周奇墨拿到冠军后继续专心做线下:
线上的脱口秀节目太损耗人,
演员们的段子积累完全不足以应付。
所以表面风光无限的《脱口秀大会》的繁荣背后是无尽的无奈。
5 李诞的抉择
尽管李诞一直在不断推出新人,
但节目的热度还是稍显下滑,
对于一个节目来说,只有有了热度才有商业价值,
在艺术与商业之间,李诞选择了商业。
他用了老套路:请知名度高的演员过来当评委,为节目提供热度。
于是那英和周迅就这样被请到了脱口秀大会的舞台上,尴尬的场面发生了:
演员们讲着自己真实的生活段子,
有笑点的同时又有价值观,
无论是台下的观众还是屏幕前的观众都能被打动,
但坐在评委席上的领笑员们就是不为所动。
因为无法打动这些评委,
许多表现优秀的演员只能就此被淘汰。
观众替演员可惜,把怒火转向了李诞脱口秀大会第一季谁是大王|李诞的“陨落”,是喜剧界的悲哀,
质疑他只会请不懂喜剧的人来点评脱口秀。
并且还有网友评论李诞为商业利益不择手段,
辜负了演员的付出。
其实李诞为脱口秀行业做过很多贡献,
可以说这门艺术之所以如此火爆,是他一手推动,而这季节目被骂也证明靠明星炒热度的套路已经过时,观众更演员看到真实的演员。
身体有残疾的小佳调侃自己的缺陷、外卖员拿自己的生活做素材、杨笠用喜剧怀念父亲脱口秀大会第一季谁是大王,
这些都是十分成功的脱口秀表演。
被骂是李诞由天才脱口秀演员转型老板必经之路,希望他在商业和艺术间找到更好的平衡,
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喜剧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