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打码评委|《脱口秀大会4》逃脱综N代魔咒,但评委们却在状况外?
《脱口秀大会》于2017年8月首播,以为趁着《吐槽大会》的东风,也能收获不错的反响,但播出成绩并不理想,这一点从第二季的播出时间就能看出——2019年7月,和第一季节目之间隔了两季《吐槽大会》,而且《吐槽大会》第四季紧接其后,“前哨战”姿态显而易见。两档节目的捆绑关系之密切,总给人一种《脱口秀大会》是《吐槽大会》的子节目的感受,加之其后笑果内部经历了一阵子的动荡时期,脱口秀一度不再被看好。
直到第三季来袭,横空出世的李雪琴、站在风暴中心的杨笠和捧着吉他上台的“大王”王勉等选手爆红,它才算真正摆脱了“附属品”的地位,成为去年的现象级综艺。《脱口秀大会3》的成功不禁让其他平台也想来分一杯羹,比如芒果TV就在去年推出全女性脱口秀节目《听姐说》,同时也带动了线下演出的火爆,剧场和开放麦一票难求,整个脱口秀行业都在蓬勃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第四季应当是顶着巨大压力开始的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打码评委脱口秀大会,高峰之后开始走下坡路,是很多“综N代”逃不开的魔咒,但至少从目前来看,《脱口秀大会4》还是稳住了。
文_Yook
“卷生卷死”的选手:
新人生猛,老人突围
如果说是女性演员拯救了第三季,那么激发第四季新生的则是新人演员们,“鲶鱼效应”在这一季真正发挥了作用。赛制的改变去年就已经开始:一上来就是五十进二十五的突围战,直接淘汰一半人,一战决定去留。残酷的赛制让很多实力强劲者止步第一轮脱口秀,比如“脱口秀女王”思文被当时还是新人的House淘汰,公认的OG周奇墨败给呼兰(之后被复活),张博洋因为压力太大选择退赛。其实前两季节目更像是笑果内部的“社综”,大部分选手都是笑果签约的演员,节目组应该是意识到了观众的疲倦,试图通过赛制的升级和新鲜血液的加入激发已经成名演员的危机感和创作欲,新人是被放进池子里的“鲶鱼”,搅乱了原本稳固的老人格局,第三季的十强中超过半数都是新人:首次参赛的杨蒙恩、何广智和李雪琴,以及尚未成名的“半新人”王勉、杨笠和颜怡颜悦。
今年新人们依旧来势汹汹,且相比上一季,整体水平更高,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也许是想要复制李雪琴的一鸣惊人,李诞喊出“人人都可以做5分钟脱口秀演员”的口号,广撒英雄帖,不拘一格降人才,因此这季节目出现了一批跨界演员,上海外滩交警黄俊、癌症科普博士菠萝、短视频博主张踩玲、朱一旦、街舞节目MC廖搏等等。另一个为节目输送人才的重要渠道则是笑果训练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新人鸟鸟、小佳、张灏喆、邱瑞、步惊云等都曾是训练营的学员,鸟鸟和张灏喆其后还进入了《吐槽大会5》剧组担任编剧。集中培训-线下表演-幕后实践-上台参赛,这一套培养脱口秀演员的程序和逻辑非常完整。很多脱口秀演员会一直强调线上和线下的区别,即便是“线下之王”在面对线上观众时也时常会遇到水土不服的情况,参与幕后的编剧工作其实可以让演员们适应综艺节目的节奏,更加了解线上观众爱看什么。经过前期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段子质量很难不高,演员对表演的掌控也会大幅度提升。
此外,豆豆和何广智的表现也很出色,是“大王”的有力竞争者,杨笠、杨蒙恩、王勉、颜怡颜悦等中生代演员发挥得相对稳定,但相比去年稍显逊色,接下来可能还会惊喜。
脱口秀演员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生活,大部分人会从自身说起,自嘲是一个很好也相对安全的开始,其实观众对新人的喜爱和关注或许只是来自新鲜面孔,说长相、聊婚姻、谈职场……观众听一次可以,听两次可以,第三第四次呢?他们是否还会买单?新人迟早会成为老人,观众有一天也会疲倦,今年不少选手就已经被禁锢住了,在自己“老三样”上兜兜转转。不让作品丧失活力,只有一条路:不停止对生活的观察,不断挖掘新故事。
超业余“领笑员”:
如果不懂,可以不来
节目名字虽然叫《脱口秀大会》但这实际还是场比赛,有输赢,有淘汰,那么判定胜负的标准就变得至关重要。很简单,就是投票,现场观众一人一票,一盏灯抵五票,因此“领笑员”其实是能影响最终的结果的。按说在一个脱口秀比赛,“领笑员”只是配角,但今年观众对于他们的讨论并不亚于对选手和作品。
“领笑员”是从第二季开始设置的角色,主要功能就是拍灯和点评,当时的固定嘉宾是吴昕和于谦,虽称不上多好,但也没有出错。第三季,罗永浩成为常驻嘉宾,突围战请来了张雨绮,两人都是脱口秀爱好者,线下演出的常客,其后杨天真加盟,颇有娱乐精神的她也没有违和感,后期加入了和任何综艺适配度都极高的大张伟,效果拉满。今年,问题出在杨澜和宁静身上,不少观众认为她们并不懂脱口秀,不理解节目组的选择嘉宾的标准。
先说杨澜,争议主要集中在她对步惊云的点评上。在本季节目开始前的大赛上,步惊云虽然没进三甲,但得到了来自李诞的直通卡——她可以直通本季《脱口秀大会》。突围赛上,这位来自陕西的“美少妇”吐槽了老公,大致是说他穿衣搭配土、爱占小便宜,现场反响还挺热烈,李诞、大张伟、罗永浩都拍了灯,唯独杨澜没拍。人各有所爱,这倒也没什么,但她的理由竟然是觉得步惊云不应该嘲笑老公土……而在这之后,她为杨蒙恩拍了灯,杨蒙恩吐槽的是他的女友逛街。这未免就有些双标了吧?尤其她是四位“领笑员”中唯一可以提供女性视角的嘉宾,更让人不能理解。李诞显然也是不理解的,虽然表面上圆了场,但他也在后采时提到“现在的网络环境可以用戏剧来调侃的事情已经越来越少了,所以我认为每个人想要把这个圈弄得再小一点的时候要慎重考虑。”杨澜整场突围赛的点评也同样给人一种说教感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打码评委,乏味无趣,不懂幽默,缺乏娱乐精神。显然,她并不适合《脱口秀大会》,《杨澜访谈》才是她的主场。
杨澜顶多是不幽默,不合适,而宁静就显得有些无礼,且缺少基本的职业素养。宁静目前录制的期数已经快赶上常驻嘉宾了,最基本的功课也没有做,不认识上届冠军王勉、不知道程璐离过婚、不知道庞博已经结婚,这已经够让人尴尬的了,钱是不是太好赚了一点?点评时也常常不说作品本身,一个劲儿地夸人长得帅,说自己喜欢小眼睛男生,对选手来说也是一种不尊重。
最让人无语的还是她对赵晓卉的态度,晓卉讲的主题是恐婚,说当伴娘的时候只有她一个人在努力堵门,应该找离过婚的人来当伴郎伴娘,“因为前妻和前夫最擅长的就是刁难对方”。观点挺新颖的,观众反响也算热烈,但宁静却点评道“没有拍的理由,我觉得不好笑。”她认为晓卉没有谈过恋爱所以没有立场说这个话题,还催婚“觉得你多虑了,你太害怕,不够勇敢。”现场一度没人说话,气氛尴尬。后来还是王建国解的围,“晓卉说的我都听到了,很好笑,但你们说话没听着,因为太不好笑了。”还补了一句“李诞你说的什么玩意儿!”不知道是指鹿为马,还是指桑骂槐。有参与录制的网友爆料,“现场评价她的时间远比播出来的多,晓卉忍受的比节目播出的还要多。”并称如果没有剪辑,她还会怼杨笠、质疑颜怡颜悦。
宁静对晓卉是傲慢无礼的,“领笑员”可以是业余的,不需要多专业,但至少应该是包容的,是对脱口秀感兴趣的,起码是愿意去了解这个表演形式的脱口秀大会,而不是高高在上去指责、去说教,一句话就全盘否定了演员的劳动成果。想念罗永浩,想念张雨绮。
线上综艺成捷径,然后呢?
《脱口秀大会》是少有的一直在走上坡路的“综N代”,这也说明了脱口秀行业仍有远大前景等待着被开发。综艺成为脱口秀演员们成名的捷径,大大缩短了演员们从线下走进大众视野的时间。有部分仍坚守线下的脱口秀演员和爱好者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为了迎合线上受众,有人会专门研究综艺观众的特点和喜好,去模仿受欢迎的表演形式,讲更容易触发大众情绪、引起网络讨论的主题,而不再是自我价值观的表达,失去了脱口秀原本的内核。还有人认为李诞所提出的“人人都可以做5分钟的脱口秀演员”降低了脱口秀的门槛,但其实脱口秀就是需要一定门槛的表演艺术,它需要表演者有大量积累和储备,对观众也有一定要求。而《脱口秀大会》的热播带动了整个脱口秀行业的火爆是不争的事实,它一定有可取之处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打码评委|《脱口秀大会4》逃脱综N代魔咒,但评委们却在状况外?,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最大的目标应当还是让更多人了解脱口秀、走进线下看演出,这一点似乎已经初步达到。至于它所带来的问题,可能需要交给时间来回答。
从脱口秀行业内部来看,目前仍是笑果一家公司独大的态势,它独自走在最前头,身后的第二梯队似乎只有单立人一支,再往后的第三梯队距离领头羊还太远了。笑果正在独自尝试探索更多新模式,训练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筛选有天赋、有潜力的演员,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培训,给予他们实践的机会,为行业输送新鲜血液。那么从节目中走出来的人呢?除了兄弟节目《吐槽大会》和线下演出,是否应该对其之后的发展做出配套的规划及运营?上一季王勉夺冠后,上了不少真人秀节目,但事实上效果并不如预期,当掌控全场的脱口秀演员被放置到真人秀中去却突然哑火,变得格格不入起来,可见传统的“综艺咖”运营思路和模式并不适用,是寻求合作,还是自己制造?这个命题在未来仍需要整个脱口秀行业一起去探寻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