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和卷怎么选”是《脱口秀大会》第五季主题赛最新一期主题。赛程过半,“脱五”的豆瓣评分从历史最低点4.9艰难地上升到了5.0,从新兴行业、小众文化跃入主流视野、大众话题,以喜剧消解一切的“脱五”被裹挟进复杂的舆论场中,无法自决命运。
明星领笑员被“反噬”
节目运行标准在“躺平”
可能谁都不会想到“周迅忘记拍灯”“那英替别人拍灯”会成为“脱五”第一个出圈事件脱口秀演员,有人认为,这可能也是导致节目口碑崩盘的直接原因。南瓜讲跑腿平台应该给个“金头盔”奖励,那英在点评环节祝他明年拿到“金头盔”再来,其中的尴尬,机智如李诞和大张伟也无法圆场。
事实上,标准还是同一个标准,可是经过五季的“教育”,观众对于领笑员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观众希望领笑员和自己一样是脱口秀的“真粉”,如大张伟、张雨绮一样,对国内外脱口秀演员如数家珍,有长年看线下脱口秀的习惯;观众还希望领笑员的功能不仅仅是镇场,他们的表演环节和点评环节也能为节目添彩,比如杨天真现场说劈叉就劈叉,罗永浩在舞台上解说“真还传”;观众更希望领笑员也能成为自己的“嘴替”和自己共情而且点评要专业,在脱口秀演员表演不好的时候,能直接点明他们的问题,比如杨天真对周奇墨年长女朋友的点评,比如罗永浩对于大多数脱口秀演员作出的评价;不仅如此,大家也希望领笑员拍灯是公允的、是发自肺腑被逗笑的、是有大局观的,就像罗永浩、大张伟和李诞在大多数情况下所做的那样,如果两个势均力敌的选手在PK,至少在领笑员层面上,让他们保持三灯、四灯的一致性,再由观众决定谁晋级、谁淘汰,这也是脱口秀大会观众至今仍亲切地称罗老师为“大局观”的原因。
当节目组一成不变的标准遭遇观众越来越高的期待时,节目本身和明星领笑员无可避免地遭遇了口碑上的“反噬”。这也提示这档与生活紧密相关,选拔通道也仍旧具备着草根性的节目,在要求演员越来越卷的同时,节目运行的内在标准也不能躺平,要随时调整,随时与观众同步。
不高级的谐音梗和内部梗
背后是节目对演员的“内卷”
总有观众认为“脱五”躺了,不进取了,最明显的就是“谐音梗”和“内部梗”变多了。毕竟这是李诞说的,“90%的谐音梗创作起来都是不费力的。”“再说谐音梗就要扣钱。”即便事先声明,这两种梗却依然出现在《脱五》的舞台上,“虽迟但到”从不缺席。
实际上好的谐音梗和内部梗,观众并不排斥。孟川说李诞,“网友说他去头可食用,精华不就在头里吗?别人,这是我的马甲线,李诞脱口秀演员鸟鸟,这是我的虾线。”王建国打趣程璐,“前六没来,前七(妻)来了。”观众仍然爆笑。
但是,绝大多数谐音梗和内部梗没有这么好的“笑果”,尤其梗在“离婚”“李诞”“喝酒”“炒股”几个关键词上兜兜转转的时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选手身份上的差别。
有人分析过,初上大会的新人和笑果的新人很少使用内部梗,用内部梗最多的就是笑果的资深员工。在“以段子定输赢”的赛场上,这种潜在的优越感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
此外,观众对于内部梗另一层隐忧则是,选手躺得太平,不愿尝试新的话题。这种“躺”恰恰是节目组太“卷”造成的结果。上半年,公司全员移师青岛录制了团综《怎么办,脱口秀》,公司的九大天王杨笠、杨蒙恩、庞博、呼兰、何广智、徐志胜、王建国、王勉、程璐全员登场,随后就“无缝”转场投入了“脱五”的大战,节目对于选手的消耗显而易见。
市场需求大于内容供给时
“躺”是不可能的
行业是按照正常的速度发展的,人才培育是需要时间沉淀的,但当市场需求大于内容供给时,“躺”是不可能的,重要的还是奔跑,发展。
这一季的《脱口秀大会》我们也确实看到了这种向上的迹象。比如小佳,“脱四”的小佳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大家不敢笑,怕是自己在消费弱势群体,“脱五”中小佳、黑灯、王十七组团征战,他们对于命运的洒脱让人感叹,最重要的则是他们的段子是真的好笑,走得最远的小佳以炸场的方式打破了自己“正能量”的人设,主动寻找广告代言的小佳“为钱而卷”;one-liner的独苗杨波开始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反转,“努力带货,都是为了给家人谋福利”,家人的语义双关有笑点又有回味;鸟鸟“显性社恐”,还做得一手的“棘手菜”“烫手菜”“剁手菜”;庞博说脱口秀演员鸟鸟|《脱口秀大会》 是“躺”还是“卷”?,自己的家乡机场很小,一周只营业3天,明明乘客已经坐满,空姐还是对着舱门大喊一声,“飞上海的,还有没有……那时我听到一个声音说:‘我要去上海!’”庞博蓦然戳中了观众的心。
还有孟川,他调侃网络ID后面附上身份证打码,每被举报一次就抠开一个数脱口秀演员鸟鸟,让胡乱发言的人社死;还有表达生死主题的杨笠,“乡亲们只看到我是哭得最厉害的,却不知道父亲生病的一年多全是弟弟在照顾”;还有代表打工人的呼兰,“躺和卷不是我们要怎么选,躺有躺的价格,卷有卷的价格”……
这个舞台上,晋级和淘汰都与段子是否搞笑有关,但留下的记忆却不仅仅与搞笑有关。这也是《脱口秀大会》存在五季,并且还能继续举办的原因之一。无论口碑多么分裂,被指责躺得太平或者卷得太过,在我们回味这一年时,总会记得有几个演员、几个梗当时触动了我们的心。 文/本报记者 祖薇薇
统筹/满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