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会第三季完整|吐槽大会第三季结束,脱口秀的本土化之路走的怎么样?
作者 | 燕七编辑 | 阿樊
上周六,随着第十期的播出,第三季《吐槽大会》也宣告结束。相比于前几期的平淡,在第十期中,《吐槽大会》破天荒地聚集了李诞、王建国等四位常驻卡司,而主咖也请来了顶级流量张艺兴担当。然而这一系列举措似乎都无法挽回《吐槽大会》日趋冷淡的局面,相比于第一期的当日过亿播放量,两天两亿,这一次,在播出了三天之后,第十期的播放量依然只停留在1.7亿。
第三季的《吐槽大会》播出后可谓风波不断。先是制作人兼卡司李诞陷入出轨指控,后又有卡司池子因为网上不当言论被网友群起攻之,乃至在结束后宣布退出《吐槽大会》。而最值得关注的是,观众们普遍觉得《吐槽大会》失去了吐槽的精神。在这一季中,《吐槽大会》请来的主咖像王力宏、张继科等,往往没有什么值得吐槽的东西,而卡司们的吐槽也大都不痛不痒,甚至变成了讲一些无关的段子。某些有吐槽点的卡司,如被网友戏称为“插刀教教主”的杜淳等人,则把上《吐槽大会》当作了一个可以辩解的机会,既不犀利,也不幽默,反而让《吐槽大会》被网友成为“洗白大会”。
从第一季时因吐槽尺度过大而被勒令下架,从此全网消失的第一期,到如今的的“洗白大会”,可以说《吐槽大会》在三季终于成熟,逐渐找到了美式脱口秀与中国综艺的结合之路,也可以看作说是美式脱口秀在中国的被规训过程。
1
脱口秀在美国:嬉笑怒骂尺度无边
脱口秀在美国有日间和深夜两种分别,日间脱口秀如曾经的《奥普拉温弗瑞秀》和如今的《艾伦秀》吐槽大会第三季完整|吐槽大会第三季结束,脱口秀的本土化之路走的怎么样?,更接近于国内观众们熟悉的《鲁豫有约》等名人访谈类节目。而深夜档脱口秀则更凸显美式脱口秀的辛辣特点。
最早的美式脱口秀脱胎于酒吧、小剧场的喜剧脱口秀,早期往往是只由一个喜剧演员站在舞台上讲段子或发表对时事政治的讽刺来逗笑观众,形式上比较接近于我们的单口相声。这种脱口秀的表演难度很大,需要表演者必须具备很强的感染力,才能逗笑观众。而如今新的脱口秀艺人想要出头,也基本都必须经过这种直接面对观众反应的长期临场历练。
脱口秀在登上电视后逐渐形成了开场段子+音乐表演+访谈的节目模式。在开场段子表演中,虽然各个艺人的风格有所区别,但短和快几乎是他们的共有特点。名嘴们每分钟几乎输出三四个段子,不断轰击观众的笑神经,他们很少像相声那样为一个包袱做大量的铺垫,而是一针见血。开场段子的时间一般有十分钟,段子多达十几个,一般都是对当前的时事新闻进行讽刺,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对明星政客的丑闻进行嘲讽,比如克林顿的“拉链门”,就是名嘴们取之不尽的取笑源泉。
美式脱口秀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毫无下限的尺度。除了某些政治正确的话题外,脱口秀的内容几乎百无禁忌吐槽大会第三季完整,甚至充斥着各种粗口和性暗示。原版《吐槽大会》就以尺度特别大、漫天粗口和黄暴而著称。
2
脱口秀在国内:从刘仪伟到李诞
最早将脱口秀这种表演形式搬到国内的,还要追溯到当年东方卫视一档由刘仪伟主持的《东方夜谭》节目。当时刘仪伟机智幽默的表演风格就很受观众们的欢迎,而那档节目的内容可以说是几乎看不到太多美式脱口秀的影子,那时网络才刚刚兴起不久,人们看笑话的方式主要是《读者》等杂志的笑话栏目和风靡一时的手机短信。而《东方夜谭》的内容几乎就可以看作是手机短信段子在电视上的展现。
随后进一步推广脱口秀的,同样也是一个上海人,他就是如今声名饱受争议的周立波。他把美式剧场脱口秀形式借鉴过来,并命名为“海派清口”,内容以讽刺当前热点新闻,并借助地域差和夸张的表演,也算得上是红火了一段时间。然而“地域黑”和抄袭网络段子也让这位海派清口创始人执着于在网上“海派粗口”,最终落得一地鸡毛,无人喝彩。
为了接替周立波留下的空缺,东方卫视找来了本是说相声的“小王爷”王自建,推出了新的脱口秀栏目“今晚八零后脱口秀”。
“今晚八零后脱口秀”第一次在国内将脱口秀这个概念正式提出的节目,同时它充分借鉴了美式脱口秀的幕后制作流程,组成了一支颇有实力的脱口秀写手团队,如今《吐槽大会》的常驻卡司如李诞、王建国等,均是出自这一团队。
尽管随着王自建的隐退和广电的禁令让“八零后脱口秀”最终停播,但脱口秀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却被激发了出来。借助网络视频平台,一大批形式各异的脱口秀节目开始播出,如奇葩说、今夜百乐门等。
3
中国脱口秀的困局
从脱口秀诞生开始,讽刺就是这种表演形式的精髓。脱口秀艺人们善于自嘲或他嘲,而观众也并不以为意。可对于中国的本土语境而言,美式脱口秀最为常见的取材主题政治,本身就是不能触碰的禁区吐槽大会第三季完整,然而新闻事实等也很难不涉及到政治,因此对于国内脱口秀写手和策划人而言,可取材的内容可谓是十分有限。除此之外,国家对于节目的尺度也有很严格的管控,像《吐槽大会》第一期脱口秀大会,就因为被认定为尺度过大而被下架。
面对如此局面,脱口秀在国内只能转而扎进娱乐圈,去关注明星们的八卦消息,可以说是既有流量又安全,然而如此一来,脱口秀也就渐渐综艺化,远离了这种艺术形式的本色。
除此之外,脱口秀的人才储备也十分有限。不同于美国脱口秀艺人长期的剧场、酒吧等历练过程,中国脱口秀演员往往连演出的机会都没有,全国只有那么几个知名的脱口秀演员,而这几个脱口秀演员带来的后果就是脱口秀表演同质化严重,观众在熟悉了风格后就会慢慢审美疲劳,长此以往,对整个脱口秀行业也是很大的打击。
脱口秀在中国,可以说是仍没有找到一条更好的道路,可以去结合自身特点和中国文化特色,如何去创造真正中国特色的脱口秀,仍需要整个脱口秀行业去深思和探索,与此同时,脱口秀人才的青黄不接,行业整体的创新能力后续乏力,也是脱口秀节目要想走出困局所亟待解决的难题。
▼
【点击图片】阅读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