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徐志胜|脱口秀黑马徐志胜:别再劝年轻人对抗“容貌焦虑”了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总决赛正式结束。
徐志胜作为第一次参加的新人,拿到了年度第四名,成了本届脱口秀当之无愧的黑马。
坦白来讲,在大众的审美体系里,徐志胜的脸绝对算不上好看。
但在他身上,你完全看不到对长相的过分在意。
在他声名鹊起的第一场突围赛中,就足足讲了5分钟调侃自己相貌的段子。
更不用说决赛中和何广智之间的互相调侃了。
整季看下来,徐志胜几乎完全没有任何“容貌焦虑”。
但以前的他脱口秀演员,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他也曾经因为长相遭遇过漫长的校园霸凌,变得敏感又自卑。
那么,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他,让他一步步成为如今自信的样子呢?
01
“我不是容貌焦虑,我是容貌绝望”
几乎从有记忆起脱口秀,徐志胜就知道自己长得很丑:
三年级的时候,同桌直接评价他:你长得真丑,眼睛小,嘴唇厚。
六年级的时候,有人对他说:志胜,你长得像个怪物。
因为长得丑,他被老师区别对待:
学校广播体操比赛,徐志胜因为个子矮,站在第一排。
但老师看了他一眼,就把后面那位跳得比他还差的男生换到了他前面。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我不是容貌焦虑,我是容貌绝望。”
事实上,容貌焦虑的本质是指一
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形象持有负面的看法
。
身体形象()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精神分析师提出的,它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感觉、想法、行为和观念的总和。[1]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脸和身体。
而
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很多时候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青春期时,同学间戏谑的外号,大人们“自以为有趣”的称呼,都会给我们的自我评价带来负面的影响。
另一位脱口秀演员在表演中讲述身材焦虑
甚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对社交媒体过度使用的背后,也藏着一个人对自己外形的担忧。[2]
最终,这种对自己身体形象的负面看法,会逐步带来抑郁、焦虑、自卑和不同程度的社交退缩。[3]
这一点,徐志胜深有体会。
那些和容貌有关的经历不断地刺激着他,给他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他变得很不自信,甚至不敢穿太好看的衣服,只想把自己隐藏起来。
在人际交往中,也因为害怕被忽视,他变成了一个讨好型、顺从型的人:
和朋友一起聊天,都不敢去上厕所,因为害怕朋友从没发现他离开过。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高中。
02
人生,不止长相这一条赛道
徐志胜第一次体会到存在感,是在高中的一个课间十分钟。
他无意间给几个女生讲了个笑话,把她们逗得哈哈大笑。
从那以后,每个课间,都有同学源源不断地去找徐志胜聊天。
他仿佛有一种天赋:
同样的事情,由他讲出来,就变得很有趣。
与此同时,他也从同学们的笑声中感受到了“被关注”,这给徐志胜带来了很大的安全感和成就感。
他喜欢这样的感觉,也第一次意识到:
长相只是一个方面,而自己拥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优势
。
读大学后脱口秀徐志胜|脱口秀黑马徐志胜:别再劝年轻人对抗“容貌焦虑”了,自由的学校环境让他更加坚信这一点,他找到了更多展示自己能力的地方:辩论队,学生会,支教……
这些事情让徐志胜意识到:
这个世界上不是只存在长相这一种评价体系。
事实上,
最近热播的离婚综艺《再见爱人》里,佟晨洁和kk婚姻里最大的问题,就是kk对酒精的过度依赖。
而kk酗酒的原因,是他认为自己的事业不够成功。
在他的认知里,
评价一个男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是他的事业。
做一个好老公、好爸爸都不能为他的人生加成,他必须要在职业中有所建树,才算得上是成功人士。
然而,或许是机遇不到,又或许是能力不够,他的职业生涯一直不算顺利。
但他始终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认知,于是一直被挫败感伤害,沉溺于酒精,麻痹了自己,也伤害了爱的人。
而同样面对人生中的困境,徐志胜则采用了完全相反的做法:
他用幽默,弥补了自己长相的不足。
一次节目录制中,他承认自己也有痛苦的时候,但他认为,对人生的痛苦不能止步不前,要去走出来,通过不停地尝试,超越那个点。
[图片4]
成功的赛道,从来都不止一种。
这条路堵死了,那就换条路走。
03
自我接纳,从直面容貌焦虑开始
因为笑声带来的安全感,毕业后,徐志胜选择成为了一名脱口秀演员。
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属于因为自卑而做出的
补偿性行为:他承认自己的容貌劣势,并通过发展其他机能来弥补缺陷
。[4]
但是,这种补偿性行为实际上并没有帮助他积极地解决问题。
他选择脱口秀的初衷,是为了逗笑其他人,而不是对这份职业的渴望。
在这个过程中,他作为一个人的主体性丧失了。
他并没有直面容貌焦虑的问题,而是把自卑隐藏在了幽默的面具下。
他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而之后,他真正获得治愈,是他的职业心态发生变化的时候:
“我最开始讲脱口秀是因为想要获得那种笑声,获得一种存在感,但后来慢慢的,就更喜欢在那个舞台上的自己了。”[6]
他的同行,“脱口秀天花板”周奇墨告诉他:
如果你想要一直讲脱口秀,那么你的目的一定不是让观众笑,而是要用搞笑的方式讲你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
因为这个变化,他在一场演出开始前的10分钟内,换掉了全部的稿子,站在台上,
第一次讲了他真正想说的内容:别人对他长相的同情。
这是他真正想表达的情绪,是他自我接纳的开始,也是他最终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真正的自我接纳,从不是压抑和无视自己的某部分特点,从而原地躺平,而是接受自己所有的特点,无论它们带给自己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感受。[5]
而
第一步,就是直面那些消极的感受。
决定聊长相的徐志胜,就是在直面容貌焦虑。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他才看到了“长相”这个特质优势的一面。
一次演出中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他上台后一句话都没说脱口秀徐志胜,但观众看着他笑了5分钟。
他回忆那次演出:
那种笑其实不是那种嘲笑或者讽刺,你能感觉到他们对你的喜爱,大家发自内心地想笑,那一刻看到你就想笑,你给了观众笑的空间。[6]
他把这次经历写进段子里:“就是在那一刻,我知道了什么叫天生我材必有用。”
在那个瞬间,他坚定了自己成为脱口秀演员的想法。
幽默脱口秀徐志胜,不再是他隐藏容貌焦虑的手段,而是他和容貌焦虑和解的开始。
“其实在决定我要说(长相)这件事的时候,那个时候疗愈就已经开始了。你会发现原来这个事情不仅仅是你之前看到的对你造成伤害的那一面,它有另外一面。”[6]
写在最后
丑,只是徐志胜众多标签中的一个。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签:“丑”“胖”“内向”“粗心”…….
有些标签,是别人给我们的;而有些,是我们自己强加给自己的。
陷在这些标签里,我们不仅会产生焦虑,痛苦的负面情绪,更重要的是:
因为短视,我们会忽略自己其他的优势,从而无限放大那些痛苦。
少女有个朋友曾经深陷身材焦虑,为了减肥不吃晚饭,空着肚子去操场跑圈,结果因为低血糖晕倒进了医务室。
她说:总觉得只有瘦下来,我才能变得优秀。
“等我怎么怎么样,就都好了”
这个句式是不是很耳熟?
如果这么想问题,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变好。因为那个“怎么怎么样”会无限添加,我们永远都会觉得自己还不够好。
但如果你试着不这么想,那不用等到“怎么怎么样”,你就可以变好。
后来,送朋友进医务室的那个男孩,成了她的新男朋友。他喜欢她的全部,包括她的小肚子,和能掐半个手心的脸蛋。
有时候,人生的很多痛苦,都是我们自己带给自己的。
你以为的缺陷,可能恰好是被爱的理由。
毕竟那些我们觉得优秀的人,也并不都是十全十美的。
何况是我们呢。
最重要的是,别被理想自我困住,
找到属于你的赛道,实现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自我价值。
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