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这档节目第一期播出后,就很想聊一聊它了——《脱口秀大会》第五季。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主要是懒),一直拖到了现在。
懒归懒,追综艺的态度还是很认真的,不仅是节目里的脱口秀,甚至节目外的热搜也一个没落下。
呼兰、王建国、庞博,这些大家原本就很喜欢的脱口秀“老人儿”今年一如既往地让人喜欢。
呼兰的段子,历来都是将那些时代的眼泪放在自己身上,酝酿成一场喜剧的笑声还给我们。
比如他讲催生,不是为了催生,而是“为我家刚刚划为学区房的房子配一个孩子”。
他讲鸡娃,不渲染紧张的氛围,而是两个五音不全的小朋友同时在一栋居民楼里练习乐器,“倒要看看木头到底还能发出什么声儿”。
呼兰的稳健和轻盈可以一直让人对他的表演抱有期待。他像是个脾气很好的老朋友,不管什么时候,永远笑嘻嘻,在舞台上给你带来踏实的快乐。
王建国则是渐渐度过了他与脱口秀的平淡期、尴尬期,又重新找回了讲述的激情和热情。
听着他在“脱5”高高的舞台上讲自己恐高,“摔下去就直接吃席了”。
调侃中带着自足,那种饱满的状态,让人相信,好像,脱口秀这样一个强输出的创意行业,也不是不能一直干下去的。
毕竟,王建国都已经说了十年。
至于连续五年参加脱口秀大会的庞博,就像于文文所说,让人印象很深,“因为帅,因为好笑”。
庞博确实是帅,以至于每次看他讲脱口秀,常常笑也笑了,但笑完总会忘记他具体讲了什么,只记得他讲的时候笑得挺好看。
以至于经常恍惚,到底是被他的美色吸引毛豆脱口秀合集|4.9分???《脱口秀大会》到底怎么了,还是被他的表演折服。但是不重要!笑就完了,喜欢就完了!
当然,也有很多非常出彩的新人!
退役的海军炊事员毛豆,如同去年的徐志胜一般,势不可挡。
原本是要打破大家对炊事员的刻板印象,但奈何“班长,他们这个刻板印象是照着我刻的啊!”
再比如kid(基德),在分组时选择与程璐、思文、海源一组,在这个“离异的父母和一个叔叔”的“一家四口”中扮演了孩子的角色。
讲的段子也是离异单亲家庭相关的。
“算命的说我今年会脱单,不会是单亲的单吧?!”
老人够稳,新人够炸。
其实单拉每个表演来看,“脱5”还是能让你笑出来的。
但似乎,走过五季,大家对这个节目的要求水涨船高了,不仅要自己笑出来,还要嘉宾领笑员和自己一起,也得笑出来。
否则,就出问题了。
比如,他的豆瓣评分:
最新一期里,思文聊了女性的年龄焦虑、外貌焦虑、情感焦虑。甚至在自嘲中,讽刺了这种“周围人觉得你应该为XXXX而焦虑”的社会环境。
那个打开某红书,人人都是帅哥美女的段子,看似只讲了女性的焦虑,但实际上应该说出了每个人的心声——
网络,像是一个虚拟镜屋,将所有人都困在其中。
人人都以为网络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不过是自己的投影。
这是个非常戳人的段子,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寻找认同,希望从他人的表达中听到自己想说而说不出的话、想说却不会说的观点。
当我们因为“脱5”大笑,那一刻的释放,不仅因为快乐,我们还希望,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他们说了,我们笑了,于是他们的观点和我们的笑声一起,被表达、被看见、被接纳。
因为笑声,他们被认同,仿佛我们自己也随之被认同了。
这是脱口秀演员和观众之间的内在契约。
每个观众都在寻找自己喜爱的脱口秀演员,如同在笑声之外,寻找自己的互联网嘴替。
这原本是脱口秀小众却又迷人的所在,直到,一种特殊的存在冲击了脱口秀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美妙契约——领笑员。
因为没拍灯或是没笑出来,“脱5”第一期嘉宾领笑员周迅和那英一度被骂上热搜。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因为戛纳红毯上一句莫名其妙的“好多人啊”而被热搜刷疯的路人缘儿,如今也能因为“忘拍灯”而还回去。
当年因为“最烦装逼的人”而被评为互联网真性情第一人的,如今也能因为“真不笑”而被取消“荣誉资格”。
如今第一期的热度和骂声渐渐散去,怎么说呢,有时候,距离拉远一点,很多事情,反而会看得更加清晰。
第五季,对于一个节目而言,多多少少有些进入疲惫期的意思。
怎么应对这个疲惫期呢?
李诞整了不少活儿,什么升降梯晋级、“地狱式”看台围观等,从形式上搞出了一些新意。
当然,嘉宾选择上,他也是狠狠下了功夫的,除了综艺镇店之宝大张伟外,李诞基本搜罗出了娱乐圈里最有喜剧属性也最适合这个场子的明星嘉宾。
第一期,周迅、那英,都是早年间因为真性情、接地气的名场面而博了不少路人好感的明星代表。
第三期,张杰、杨超越,这两位选秀出道的爱豆,都曾在出道初期经历过非常多的争议,又都与这个舞台有着相当的反差度。
第四期,于文文、那英,都属于二度返场的节目嘉宾,俩人又刚刚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同台,话题度自然有保障。
第五期,陈鲁豫、谢楠,两位自己有梗或是家属有梗的主持人。
目前这四期,能攒出这么个嘉宾阵容,笑果绝对是用了心的。找这些人来,肯定没给他们进行什么“领笑员岗前培训”,笑与不笑,开心就好。
但是谁曾想,人算不如天算,精挑细选出来的嘉宾也会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毕竟,周迅在戛纳红毯上感慨“好多人啊”,已经过去了七年。而那英当年在微博上那句“妈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最烦装逼的人。”更是十几年前的事儿了。
这么多年,内娱的生态系统早变样儿了。
当年的真性情,放现在的舆论环境下,周迅大有可能被说成“没见过市面”,那英则可能收到粉丝的自主控评,劝她别爆粗口。
细想,这两位最近因为当年的“真性情”出圈,事实上还真跟性情没太大关系,不过是大家在怀念一个可以“做自己”的内娱时代,而她们的言行恰好佐证了大家的念想罢了。
大家想看的,是自己头脑中臆想出来的带着滤镜的周迅和那英。
于是,她们一旦展现出滤镜之外的真实状态,大家就幻灭了,完全无法接受。
周迅“忘记”给小鹿拍灯。
那英兴奋过头,把大张伟的灯给拍了。
这些表象,本质上,跟二人当年出圈的行为一脉相承甚至是如出一辙。
周迅在生活琐事中的钝感护住了她在表演上的灵气。当年那句“好多人啊”,也如同一个误入红毯,心不在焉的感慨。
同是心不在焉,“好多人”为她博得了一众路人粉,忘拍灯则又让这波人倒戈相向。
但她一直是她啊。
再说那英,兴奋过头,咋咋呼呼,是那英几乎所有综艺的一贯表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也就是大家所谓的“真性情”。
当年一句“妈的”收割了多少性情粉,如今一记抢拍就收获了多少粉转黑。
但那英一贯如此,又何曾变过呢?
同样的性格,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景下,被一些人捧得高高,又在场景变幻时,被同一波人狠狠摔下。
可是她们这性情,也从来没变过啊。
当然,变化也是有的。
她们的境遇变了。
当年周迅辗转北京的酒吧驻唱、跑剧组试戏,风餐露宿。
那英在广州深圳闯荡,也称得上吃苦耐劳。
可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起码20多年前的老黄历了!
当年她们吃的苦,与如今年轻人吃的这份苦,显然,还是很有一些不同的。
被诟病最多的“听不懂”,是一种真实状态,确实是听不懂。
一来是因为年纪在这儿,她们当“社畜”那会儿,“社畜”这词儿都还没被发明出来呢。
二来,是她们红了以后每天团队被一大群人包裹着,确实离开真正的市民生活太久了,不共情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人与人的生活之间,本就天差地别,也并不是真的悲欢与共,这道理不是需要看一个“脱5”嘉宾拍不拍灯才能明白的吧。
至少,她们当下的笑与不笑,都是真实的。
一手揪着十几年前的老梗夸她们的真,一手又要绑着她们按时拍灯,按点去笑。
让我忽然想到从去年就一直出现的一种声音“杨笠不好笑了”“脱口秀大会不好笑了”。
那是不是很快就会又有新的声音叫做“脱口秀大会领笑员不敢不笑了”。
笑,有时候虽然是一种态度的传递,但本质上,它只是那一刻被击中的开心,不该掺杂太多、赋予太多。
被质疑不好笑的杨笠,今年讲了一个大胆又好笑的段子:她养的小母猫每天夜里疯狂喊叫。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想要一个女性闭嘴”。
“别喊了,喊有什么用呢,又不是你一个人这样。”
爱豆出道的杨超越一把拍下了按键。
笑,本来就该是一件如此爽利的事情,在爽利中夹杂着一些表达、一些冒犯。
一开始,有人不想被冒犯脱口秀演员,于是以舆论对个别演员设置了底线。
紧接着,又有新的人新的行业站出来说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于是又对一些话题、一些行业设置了禁区。
然后,大家又发现,规定演员、规定话题还不够,还要规定领笑员,虽然比赛规则不是领笑员定的毛豆脱口秀合集毛豆脱口秀合集,但是笑错了就是他们的错。
最后,忽然有一天,大家发现,咦~脱口秀大会没那么好笑了。
于是去豆瓣写下一行评论“中国脱口秀已死”。
emmmm……
我突然明白这一季小佳的表演为什么会如此精彩了!
他肆无忌惮冒犯着这个社会上我们绝大多数人最不敢冒犯的群体,同时又享受着天然的“冒犯豁免权”。
这对于喜剧演员而言,简直就是尚方宝剑在手。
用选手黑灯的话来说,
“讲脱口秀,丑和穷是老天爷赏饭吃,像我这样又丑又穷还有残疾证的,那就是老天爷赏午餐肉了啊!”
看,就算在脱口秀的世界里,老天爷赏的饭也很参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