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才小品大会|于和伟的综艺首秀,打开了中国喜剧的新世界
马东带着他的新节目又来了,节目名可能是电脑随机生成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本以为这是个和《欢乐喜剧人》一样的老套喜剧比赛。
或是像《脱口秀大会》一样玩着让人强颜欢笑的“冷笑话”。
结果局长大错特错了,这节目完全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对于大部分国内观众来说,都是一次新奇的体验。
最初让大家点开这个综艺的,很有可能是这节目强大的组委会嘉宾阵容,除了李诞和主持人马东,都是中国电影界个顶个的大咖。
黄渤、徐峥、于和伟,这嘉宾阵容的国民性,不知道有多少影迷慕名而来。
于和伟刚刚凭借《觉醒年代》大火,这是演正剧偏多且自称笑点高的他第一次参加常驻综艺。
大家可能觉得略有不搭,不过于和伟也曾是个喜剧咖,曹操与《一出好戏》的梦幻联动“接着奏乐,接着舞”应该没几个年轻人不知道。
局长看这综艺,起初就是为了看他,很好奇演技爆表的于和伟在喜剧综艺上会是什么表现。
原本只想凑个热闹,但这节目却远远超出我的期待,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笑不活了。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赛制与当年的《乐队的夏天》类似,现场观众和组委会嘉宾投票,搞积分排名淘汰制,有改善的是,嘉宾和观众每个人都是100分,投票权重一致。
喜剧类竞技节目,一般是小品为王,相声次之,即使偶有话剧、默剧等相对冷门的艺术形式,也并不会激起太多波澜。
喜剧人的创作乏力,加之观众的审美疲劳,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已“难产”多年。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近年来在国内新兴的喜剧形式逐个在这个舞台绽放,并且笑果十足。
没错脱口秀大会,第一个节目即炸翻全场,由“哈哈与哈”组合表演的《互联网体检》以医院为背景,将当今的互联网盈利(对韭当割)模式套用到体检当中。
体检要看广告,抽血要流量加速,甚至大胆讽刺了节目的制作方爱奇艺,连看胸片都要超前点播,直呼其吃相难看。
与其说是一部小品,不如说是一部情景剧,并没有什么包袱和剧情,只是呈现一个场景。
巧就巧在当他们将互联网模式套用在一个不相关的领域时,你明明会知道下一步大致发生什么,但还是会因为新奇与反差笑得很大声。
节目中有喜剧界学术派特意对这种表演形式做了解释,这在专业领域叫“”漫才小品大会,即素描喜剧,从头到尾只玩一个梗,把一个梗玩得愈发深入离奇,似乎若有其事的时候,这部作品就成功了一半。
这在传统小品中是难以想象的,传统小品不能没有扎实的铺垫和前赴后继的包袱。
而“哈哈与哈”组合中的蒋诗萌,就是一名多次登上春晚的小品演员。随着90后成为消费市场主体,传统小品彻底陷入颓势,像她一样求新求变的小品演员越来越多。
除了高票数,自称笑点高的于和伟,再一次验证了这种表现形式的魅力。
第二个节目《一心不二用》同样是一部素描喜剧,把“音画不同步”的梗玩到极致,非常考验演员表演的肢体控制能力,掀起爆笑的同时获得了更高的分数。
来自上海的高雅艺术,音乐喜剧《父子的心声》同样能够登上这个舞台,父子俩用音乐的形式抱怨着剧中母亲有事出门前的磨蹭。
作品重复的台词和符号化的表演并不能让观众轻松笑出来,但音乐剧的融入必定是在大众舞台上对喜剧的实验式尝试。
漫才是源于日本的一种喜剧表演形式,类似于中国的相声。如果你喜欢《十万个冷笑话》或者是《搞笑漫画日和》的话,你就不会拒绝漫才这种喜剧形式。
它与相声一样,都是各自国家的传统艺术,相声习惯于逗哏讲故事捧哏附和,而漫才一般是上手和下手因为误会而展开的驴唇不对马嘴的对话,节奏更快,笑点密集,内容完全消解意义。
近年来由于二次元群体膨胀迅速,漫才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现在火爆全网的“艺能人金广发”也经常会有漫才表演,这是一种完全属于年轻人的喜剧。
“洒狗血”是来源于西方的一种喜剧形式,喜欢美国娱乐文化的一定知道《周六夜现场》”SNL“,那些国际巨星参演的情景剧常常以这种形式展现。
不讲情理,不讲逻辑,以突发事件展开随机情节,角色最终都以癫狂的形象出现,新闻主持人在演播厅表演街头绝活,看起来完全是一部“闹剧”。
这种“破罐子破摔”的表演形式被人们称为“洒狗血”,在节目现场这样的表现形式并未显出水土不服,甚至赢得了满堂彩。
实际上这种表演形式中国早已有之,做得最棒的应该是红极一时的《爱笑会议室》,随着“爱笑”的销声匿迹,中国版SNL也表现一般,这种表演形式很难被大家熟知。
当然,徐峥、于和伟、黄渤这样的学院派嘉宾自然更喜欢完整的戏剧演出。上海戏剧界的王牌演员宗俊涛也带着作品来到这个节目中。
他的《三毛保卫战》以拟人化的方式展现出秃顶人士仅剩三根头发的最后斗争,戏剧结构完整,角色定位清晰,台词设置考究。
他们用专业表演彻底征服了全场,以碾压般的优势一举夺魁。
但他们的成绩让观众们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喜剧最重要的评判标准究竟是搞笑效果还是艺术效果。
《三毛保卫战》肯定不是这场最引人发笑的作品,但它的艺术性、协调性和体验感却使它最易被人接受。
由于同行属性奇葩说,这部作品必定是嘉宾的最爱,但观众的喜爱是发自内心还是追求高级,我们不得而知。
不过《三毛保卫战》仍旧不是像传统小品那样追求意义的作品,它只是对人日常状态的荒诞拟人化展现,以戏剧的形式出现在荧幕上同样是一种突破。
我们这个时代不会出现下一个赵本山了漫才小品大会|于和伟的综艺首秀,打开了中国喜剧的新世界,老少皆宜全民化的舞台喜剧巨星很难出现了,但是我们有那么多的年轻人拒绝墨守成规漫才小品大会,在探索新的喜剧形式,找寻自己的受众,他们都是中国喜剧的希望。
局长觉得一部作品以一种健康的方式让人发笑,那就是好喜剧。我们不要因为“洒狗血”和“漫才”这样的艺术形式来源于国外,就对它们感到鄙夷,事实上,包括流行歌曲和电影,人们生活中的大多娱乐活动都源自国外。
只要我们能把本土化做好,找到我们中国人的笑点和价值,无论任何喜剧形式,都可以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社畜局长已经对下个周五跃跃欲试了,希望《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不要虎头蛇尾,期待有更好的、更新颖的作品出现。
最后麻烦李诞聒噪的笑声少一点,领笑员也要等到人家设计笑点的地方再笑好嘛,从头笑到尾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