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奇葩说第一季 admin 2年前 (2022-10-27) 214次浏览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表妹个人号「柳飘飘了吗」

第 208 篇推文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先把迟来的恭喜送给陈铭。

《奇葩说》第五季BB King,实至名归。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不少观众为他鸣不平——

尽管拿到了BB King,其他人却只顾着安慰输了的颜如晶。

陈铭在《奇葩说》里,不太合群。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为什么不合群?

表妹不详细展开,但不可否认,很大一部分因素是——

陈铭是奇葩中的独行者,是异乡人。

而场上的颜如晶、肖骁、黄执中,则是一起携手走过漫长岁月的“老奇葩”。

当一个节目的成员有了抱团意识,不管是好是坏,至少证明一件事:

它不年轻了。

是啊。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奇葩说》已经是国内最长寿的网综。

《奇葩说》凭什么能活到今天?

表妹不得不赞同互联网才子@东方朔的奇妙思路——

用产品思维,聊聊《奇葩说》的生命力。

文 | 东方朔

「柳飘飘了吗」已获权转载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奇葩说》第五季结束了。

有人说它变了,跟之前相比,它变得愈发肤浅,豆瓣分数一路下滑;

有人说它装嫩奇葩说第一季资源,一把年纪了还在拼命迎合年轻人,看得人真心酸;

还有人说它炒作,离婚上热搜,打架上热搜……

但不管这些人怎么说,在商业角度上,《奇葩说》第五季迎来了又一个高峰。

在刚刚过去的倒数第二期,作为米未子公司米果文化的联合创始人,邱晨在结辩环节说道:

“我在公司里面,看到了我们这一季的热度和流量。我可以打包票地告诉在场的所有人,我们的数据,比之前好了差不多一倍。”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而在最新一期总决赛之夜里,马东在节目中明确表示:“《奇葩说》第五季让我变得野心膨胀,我们要把它,一季一季地做下去。”

要知道,在本季《奇葩说》开赛之前,在预告片中它曾以一个濒危病人来比喻当时的自己。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活下去,要有“第六季”。这是第五季《奇葩说》贯穿始终的目标。

如今看来,它不仅活下去了,甚至还超额完成了任务。无论是媒体热度,还是社交媒体上的用户讨论乃至播放数据,第五季《奇葩说》都有着绝对上佳的表现。

准确地说则是,Q4第一综艺。

口碑比它好的,热度差太多。而热度比它高的,没有。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成功与市场下沉

关于《奇葩说》为什么能成功,目前听到很多说法。

有人说是因为赛制调整,也有人说是扩大了新人的招募范围,还有人说米未在做这档节目的时候引入了“互联网产品思维”和“大数据分析”。

这些说法都对,但都是战术层面的打法。而本文将在战略层面进行探讨分析。

“市场下沉”在今年被多次谈论起,可每个人在谈起它的时候,心内的概念都未必相同。

有人认为“市场下沉”就等同于“低端用户”;有人分不太清“市场下沉”和“消费降级”究竟有什么区别;还有人粗暴认为,“市场下沉”就是奔着“low”去就好了……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2018年,“市场下沉”概念走进人们的视野是因为商业。是拼多多三年上市的傲人成绩,是快手和趣头条的底层崛起。

可事实上,在文化领域,这个概念早已蔓延了许久,在人们的一次次诟病中逆流而上,大获商业成功。

咪蒙想明白了,放下了《好疼的金圣叹》,转头拥抱了《致low逼》;

李诞想明白了,撂下了诗歌与严肃文学,认认真真搞起了脱口秀;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而马东,四年前从央视到第一季《奇葩说》,以及紧接着第五季《奇葩说》的转变,二者在本质上,都是一模一样的:

拥抱大多数。

早在2017年的时候,马东在访谈节目《十三邀》中就已经很明确地谈过这个问题。

马东认为,在过去,所有的文化和传承,都是人类社会中5%的人留下来的。

同时在他看来,这个世界大约只有5%的人,有愿望积累知识,了解过去。而其他95%的人,就是在生活而已。

其中,最关键的一句是“人们内心的趣味,并不会随着识字发生质的变化。人类,对娱乐有着本能的靠近”。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我们先看一看拼多多的商业逻辑。

电商领域中,一线二线城市市场已经趋于饱和。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推广普及,越来越多的三四线乃至乡镇农村的居民也逐步接入到这一市场,同时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这些人在“生存”之上,进一步有了“改善生活”的需求。

而这一增长出来的“需求”,就是“市场下沉”。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再回头看马东的逻辑。

文化领域中,最开始只有5%的人识字,而主流文化则在这5%的人之间流动着。随着识字率的上升,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也逐步接入到这一市场,同时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这些人在“生存”之上,进一步有了“丰富精神”的需求,而这一增长出来的“需求”,就是“市场下沉”。

以下是我关于这一点的看法。

正如我坚信,拼多多如果希望有长远发展,必将携手“低端用户”,再次共走一遍“淘宝”的升级之路一样。文娱领域,也将持续进行迭代升级。

关于马东的说法我几乎全部同意,但关于这一句“这个世界大约只有5%的人,有愿望积累知识,了解过去。而其他95%的人,就是在生活而已”,我持保留意见。

这句话本质上,是否定了“开蒙”的存在。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这个数字,也许现在的确是5%。但我相信,随着教育的持续普及,5%一定会逐渐上浮为5.5%,6%,10%……直到有一天变到95%。

而我们,正处在这一变化的第一个季节。

《奇葩说》是怎样下沉的?

四年前,《奇葩说》第一季首播。那时,网综领域几乎是一片荒芜。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四年后,《创造101》《偶像练习生》《中国新说唱》《这!就是街舞》……群雄并起,枝繁叶茂。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在创作初期,《奇葩说》就给自己打上了“年轻态”的标签。而播到第五季的时候,在面临老用户没有流失,而年轻用户也没有被吸引的现状,《奇葩说》的主要用户群,其年龄已然上升至30~35岁。

没错,85后90后们,也许依然会去收看这档综艺节目。但就一档综艺而言,节目的话题性,节目的热度,更多的则是由“社交媒体上的讨论量”决定的,而在这一维度上,主力军已经逐渐变为了95后和00后。

拥抱年轻人,是《奇葩说》寻求突破的总思路。

年轻,意味着更追求刺激,意味着荷尔蒙更旺盛,同时也意味着更原生态,对直观的刺激会有更好的反应,而对过于抽象的概念式的东西会少很多耐心。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淘汰机制与饭圈文化

历来大火的综艺,远到《超级女声》,近到《中国有嘻哈》,竞争和淘汰,都是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而引入淘汰机制,则是本季《奇葩说》最大的转变。

海选阶段,30秒车轮战绝地求生,1V1开杠环节场面极其难看,以至于辩圈选手熊浩不由得发出质疑:“这样搞,会不会对辩论圈有什么损害?”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扑面而来的刺激,以及陡然而升的话题性。

除此之外,“淘汰赛”这一模式,从一开始就是用来造星的。

在增强了残酷性的同时,这也让各位选手的个人特质得到了极大体现。在过往几季中,《奇葩说》的选手也是有一定的粉丝量的,但“追星”这个事儿,在《奇葩说》的观众群里只是小众的一部分。

然而在今年的赛制改革后,“饭圈文化”在《奇葩说》这一节目中得到了极大拉伸。

凭借其出色的表现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选手陈铭和詹青云一时圈粉无数。而节目组对待人气选手的态度,也被相关粉丝放在放大镜下细细审查,稍有不慎便是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表妹再一次被陈铭圈粉了

在娱乐领地,“饭圈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就等同于战斗力。

它意味着流量,热度,免费宣传奇葩说,以及商业价值。

辩题选择

除了淘汰机制,《奇葩说》在辩题上也花了很多的心思。

生活化,接地气,这是这一季的主方向。

在表现形式上,就是“感情题”所占比重直线上升。

据了解,节目组运用了大数据的方式,从两万多道辩题中进行了海选。最终数据表明,年轻人点击率最高的,就是爱情题。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然而从节目效果来看,真正引发了热点的是“键盘侠是不是侠”“全人类一秒知识共享”等辩题,而感情题无论是在热度还是在口碑上,均表现平平。

前些日子,马东于混沌大学中分享了自己做《奇葩说》的心得,其中有一句话其实特别适用于评价这件事,即“用户不知道他所不知道的脱口秀大会,但是你要是不知道,你就完了”。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关于辩题,用户所追求的是新奇的角度,没听过的东西,足够的新鲜感和足够的信息刺激。

而所谓的辩题问卷调查,反应的则是“我对什么更感兴趣”。换言之,感情题其实没有任何错,错的是占比太多,以至于选手到最后,均无新鲜角度可讲。从而降低了用户观感。

然而,在“接地气”这个方向上,《奇葩说》的尝试是成功的。

“我要不要接纳自己的平庸”和“混得要不要去参加同学会”这两道辩题,后者以一种场景化,具体化的方式,把问题极大地拉近到了我们身边,从而更能激发人们的讨论欲和参与感。

导师选择

“金星”,“何炅”,“张泉灵”,“罗振宇”,“薛兆丰”,“李诞”。

请在以上六项中选出一个不同。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李诞。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首先在年龄层面上就跟其他人都有着明显的差距,与此同时,年龄层面的差距所延伸出来的阅历、沉淀、经验乃至社会地位,都有着明显的差距。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但有一样,李诞要远远强于其他人。

那就是跟年轻人的距离。

2014年,李诞联合创立了笑果文化。随后该公司凭借着《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以及《周六夜现场》等多档年轻态喜剧网综,在业内取得了巨大成功。

而李诞的加入,必然给《奇葩说》带来了新的目光。

再回到那个找不同的题目里,我想还有一部分人会选薛兆丰教授。相比其他几位,薛教授跟“综艺节目”似乎没有什么关系。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对此,节目组的解释是“希望吸引到他所能辐射到的圈层受众,如一二线城市、35岁上下的人群或某一圈层的意见领袖”。

跳出原有的受众圈子,寻求新的增量,这是贯穿始终的命题。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文化迭代

商人从不试图改变世界,但对世界影响最大,冲在第一线的,恰恰是商业本身。

当文化成了商业的一部分,那对文化影响最大,则一定是这些文化商人。

这是一个有趣的循环。

两千三百多年前,有人问孟子,“道是那么的美好啊,但学它又太难了,为何不让它低一点呢?”

孟子回答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高明的木匠是不会因为笨拙的学徒而改变规则的。君子“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两千多年过去了,孟子和诸位先贤站在那里,说“能者从之”,而95%的人依然只是在生活。

随着物质资源的丰富,人们必然会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没错,也许在一开始的时候,人们只能享受“一排母猪排队掉进水沟里”给他带来的刺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迅速变得挑剔起来。

诚然,由于年轻人一茬一茬地长出来,而年轻人在信息接受上总是需要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以至于在娱乐内容的质量上,我们就会看到逐步上升,然后回落,然后再逐步上升的循环过程。

然而随着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年轻观众的起点阈值也将一代比一代更高奇葩说第一季资源,而流行娱乐的循环,则终将体现螺旋上升。

喧嚣尘上的,都是产品。而最终沉淀下来的,终将形成文化。

别抱怨,没有肤浅的时代。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奇葩说第一季资源|「奇葩说」必须变

总有一天,网综会越来越好看

喜欢 (0)
[打赏点吧]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