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80后脱口秀结束语|脱口秀目的困境与发展——以《今晚80 后脱口秀》为例.doc 11页

今晚80后脱口秀 admin 2年前 (2022-10-27) 161次浏览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今晚80后脱口秀结束语|脱口秀目的困境与发展——以《今晚80 后脱口秀》为例.doc 11页

脱口秀节目的困境与发展——以《今晚80 后脱口秀》为例-新闻学脱口秀节目的困境与发展——以《今晚80 后脱口秀》为例 ○王 煜 【摘 要】脱口秀,经过短暂的发展,逐渐在欧美电视市场站稳脚跟,并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内崭露头角。娱乐脱口秀,作为一种融合娱乐和谈话节目的新形式,亦逐渐蓬勃发展,然而发展道路充满荆棘。本文分析了娱乐脱口秀的困境,及《今晚80后脱口秀》带来的启示,探讨脱口秀的长远生存之道。 关键词泛娱乐化 同质化 《今晚80后脱口秀》 一、脱口秀节目的兴起与发展 脱口秀,英文“Talk show”音译而来,是一种电视谈话类节目形式。在节目现场,主持人、嘉宾和观众就某话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形成点交锋的同时,通常也实现收视率和传播效果的双赢,同时节目内容涉及社会民生、时政、娱乐时尚等诸多方面。脱口秀节目最大的特点之一即不需要提前准备稿件,更多的是靠现场的即兴发挥,并由此得名。① 脱口秀节目最早出现在美国广播中,对当时的新闻热点加以传播和评述,但节目的核心看点是对当时新闻的评论部分。直到1948年,一档由艾德·萨文莉主持的娱乐脱口秀《小城大腕》的播出,才使得脱口秀逐渐迈入轻松聊天时代,为现代脱口秀节目提供了标准范式。

简单说来,脱口秀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严肃正统的新闻评论型和轻松活泼的娱乐型脱口秀,②《今晚80后脱口秀》属于娱乐脱口秀。 1、闪光点 在媒体激变的时代背景下,脱口秀尤其是娱乐型脱口秀节目能够备受青睐,实属难得。究其原因,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充满智慧的风趣和幽默是娱乐脱口秀的一大特色。一个成功的节目要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欢迎,就需要雅俗共赏,既要传达出与主题相关的思想,又不能死板苛刻。娱乐脱口秀,若想达到此效果,就需实现使用与满足理论中“心绪转换效应”和“自我确认效应”,即不仅要满足受众消遣和娱乐的需要,还应使观众从节目中进行自我反省,以便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升华。③娱乐脱口秀具备了上述两点,选择的话题相对轻松并且是受众感兴趣的,再加上语言诙谐不失智慧,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利器。 其次,一个好的脱口秀节目,通常都会有相对固定的主持人,尤其是固定的王牌主持人。主持人的风格与节目的整体风格息息相关,主持人的水平高低决定了节目是否更加受欢迎,娱乐脱口秀也不例外。此外,制作成本低廉使脱口秀节目备受青睐,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效益的最大化,是长久以来人们不断探究和讨论的话题。

娱乐脱口秀节目由于主持人固定,嘉宾较少,现场不需要太多复杂的设计,缩减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不俗的收视率和传播效果,让娱乐脱口秀脱颖而出。 独家展现“表演化”的节目形式亦成为娱乐脱口秀与新闻评论脱口秀最大区别。④为了使节目变得更加吸引人,主持人和嘉宾的表演特色让人耳目一新,而且多数娱乐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是艺人出身,节目选择的嘉宾也偏重于此。总之,在节目的播出过程中,看似没有经过设计的表演,实际上已经活跃了节目气氛,达到了传播与收视效果的双赢。 2、持续发展与繁荣 娱乐脱口秀以其自身的风格和特色,迅速在电视时代站稳脚跟。在欧美西方国家,娱乐脱口秀节目形态更加臻于成熟完善。纵使内容和选题的角度不同,却各有特色,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欧美脱口秀节目从诞生之初就颇受欢迎,发展至今,精品辈出,有的影响力甚至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欧美娱乐脱口秀呈现欣欣向荣景象。⑤ 中国内地脱口秀节目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才悄然兴起,起步较晚,时至今日,也仅有20几个年头。娱乐脱口秀强大生命力在中国内地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日益显现,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一档甚至几档该类型节目,它们各有千秋,同时也取得不俗的收视率。在电视市场瞬息变幻的时代,更是涌现出了一批精品节目。

⑥娱乐脱口秀自身的优势与中国本土特色的结合今晚80后脱口秀结束语,受到观众的喜爱,使得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倾向于生产制作娱乐脱口秀节目。不可否认,与欧美脱口秀相比较,中国内地脱口秀节目存在自身的不足,但总体仍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二、脱口秀节目面临的困境 当前,电视等传统媒体独霸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不断探寻长远发展之路。娱乐脱口秀的出现,为电视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但是,迅速爆红,又很快被淘汰,昙花一现的生命,几乎成为娱乐脱口秀不可避免的命运。 1、同质化严重 游走在谈话节目和娱乐节目之间,娱乐脱口秀也存在为寻求快速成功之道,盲目跟风模仿,缺乏新意的弊端。一档没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节目,必然会导致审美疲劳,无法取得长远发展。中国内地娱乐脱口秀节目,由于起步晚,经验不足,常常是买下国外脱口秀节目版权之后,就不再作过多的筹划。过多甚至完全的“拿来”,却不能“为我所用”,照着葫芦画瓢,使得节目缺乏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完全采用外国的模式,这种未经过再次深加工的节目,纵使在一时间赢得了较好的口碑与收视率,却无法持久延续。另外,娱乐脱口秀节目在中国内地本身也存在相互之间的模仿与借鉴,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两档节目,表现形式可能略有不同,但实质内容大抵没有变化。

同质化现象在中国内地节目形态中并不少见,不仅存在于内地娱乐脱口秀节目中,究其原因,创新意识的缺乏,是最重要的根本。⑦ 2、过分追求收视率 在泛娱乐化盛行的时代,电视更加发挥了娱乐和消遣的作用。娱乐脱口秀节目,则是发挥这种作用的最好方式之一,同时,它可以帮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得到放松和休息,暂时逃避现实压力和负担。因此,受众对娱乐脱口秀节目的需求在近几年持续扩大。但内地娱乐脱口秀中是能长存的经典节目相对匮乏,也因此出现脱口秀远远不能满足受众对该节目类型要求不断提高的问题。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一些媒体希望通过娱乐脱口秀的播出,争取到较高的收视率,企图走捷径获得暂时的成功。这些媒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将受众的需求当作唯一衡量与评判节目成功与否的标准,为了迎合受众口味与需求,逞一时之快,一些媒体只生产制作受众喜欢的节目,内容杂而乱,缺乏对高品质的追求,同时,仓促间播出,急功近利的心态也使得节目在播出之后,暴露出许多意想不到甚至致命性问题,节目无法长久发展。 3、嘉宾选择有欠缺 娱乐脱口秀制作成本低廉,因而受到电视市场的热捧,这是其优势。为增强节目效果,还会邀请嘉宾。然而,他们为了节省预算开支,反复请同一类型嘉宾甚至同一个人做客,这种问题常出现在艺人身上。

出于宣传需要,或者有的嘉宾在一段时间内受到追捧,节目也会请其到场,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是,同一嘉宾在节目反复、间隔出现,就摆脱不了故意为之的嫌疑,嘉宾的选择显然没有考虑妥当。因该节目形态娱乐性明显,也更加偏重于轻松娱乐形式,艺人本身水平参差不齐,有时会出现无法预想的后果。对学者等其他领域有影响力的人,节目却鲜有涉及,结果是凸显娱乐性,但人文性也不可避免出现缺失,不利于发挥其正面积极的导向作用。这种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降低节目成本,也取得短暂预期收视效果。长此以往,不难推断,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失去收看兴趣,节目最终走入嘉宾单一化的怪圈。⑧由此观之,嘉宾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节目的优劣,唯有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娱乐脱口秀节目才能尽早摆脱此困境。 4、未遴选到最佳主持人 对于大多数电视节目来说,主持人无疑是节目播出的关键点。而主持人的选择,也就成为节目成功的关键所在,娱乐脱口秀更是如此。因此,选择最佳主持人,严把主持人品质关,便成为摆在节目组面前的重要命题。在中国内地,主持人的水平素质差别很大。很多艺人出身的主持人,能够调动现场气氛,也能不时穿插表演,看似节目的可看性增强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但这种现象有一个弊病,因其缺乏专业系统的训练,易出现跑题甚至偏题的现象,使观众产生厌烦感。

作为节目的灵魂,娱乐脱口秀主持人需要具备能hold住全场的能力,鲜明而独特的个性更是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在观看之后仍念念不忘,增加对节目的喜爱程度。经过口口相传,必然会有更多的人想要了解主持人和他的节目,最终,节目成功积攒了人气,取得了理想的收视效果。一档成功的脱口秀,通常都会有固定的主持人,尤其是王牌主持人,其言谈举止今晚80后脱口秀结束语|脱口秀目的困境与发展——以《今晚80 后脱口秀》为例.doc 11页,综合素质,或是风格要与节目风格相匹配。纵使有的主持人整体水平较高,但是却与节目风格格格不入,也不是最佳主持人。如何评判选择最佳主持人,就需要节目组从不同方面进行考量。 综上,电视娱乐脱口秀有自身优势,但也面临困境,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燃眉之急。2012年开播的《今晚80后脱口秀》也许能为其他同类型节目带来启示。 三、《今晚80后脱口秀》成功的原因 《今晚80后脱口秀》于2012年5月13日正式与观众见面。作为周末深夜档播出的唯一一档欧美风格娱乐脱口秀,主要面向80后群体。经过逐渐发展,节目日益臻完善。《今晚80后脱口秀》的成功创办,从以下几个方面可追溯原因。 1、目标明确,特色鲜明个性十足 如果说《今晚80后脱口秀》发展到今天,早已成为电视市场的新宠,那么,80后群体,无疑是该节目长期以来捧在掌心的宠儿。

它敢于想80后之所想,说80后之所说,将80后关心的事作为节目前期策划的核心,寻找合适的选题,内容更加精准,也避免了同质化问题。《今晚80后脱口秀》夹杂在两种不同类型的节目之间,但同时融合了两家优势,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它通过一种类似单口相声的方式,将很多80后的心声表达出来,这在先前的节目中从未出现过。⑨ 在2013年的《生活中的那些竞争》这期节目中,主持人王自健以平民化的视角,用身边的实例佐证话题。对于身在职场的80后来说,这样一个稍显沉重的话题,通过此方式呈现出来,更容易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同时,王自健充满智慧而风趣幽默的语言,帮助化解80后身上问题,让观众会心一笑的同时,又得到新的感悟。 2、追求品质,接地气不乏国际范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电视的舆论导向作用在此时凸显出其价值,这也要求电视媒体生产制作更多雅俗共赏的节目。然而,收视率作为衡量一档节目成功与否的指标,在泛娱乐化时代,被过度强调已经成为常态。娱乐脱口秀节目不免也存在此问题。《今晚80后脱口秀》从开始播出,就不走寻常路,试图将节目打造成一档高品质的脱口秀节目。正如王自健在某期节目里谈到,节目组经常加班到深夜,自己更是日日加班加点,周末也不例外,尽管他自我解嘲为这是因为爱情,但足见整个团队对这档节目的热爱以及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节目组还首次尝试使用美国编剧创作模式,这种做法既保证了创作内容与节目本身一致性,又确保打造出的是高品质的内容吐槽大会,在质量和数量上均胜其他节目一筹。 3、嘉宾选择,费尽心思抓细节 纵观中国内地,娱乐脱口秀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公众视野。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因制作成本低廉,收视效果较好等优势,娱乐脱口秀行业内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在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游戏规则中存活,是电视脱口秀的从业者亟待解决的一个命题。而《今晚80后脱口秀》又为此做出了解答。只依赖内容和选题,并不能完全满足受众,这时,嘉宾大咖的加盟,又给节目加分不少。请嘉宾做客助阵,是很多脱口秀节目都会采取的办法,然而,有时,他们的到来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今晚80后脱口秀》却能够保证嘉宾到来为节目增彩添色,究其原因,节目组舍得花费金钱和精力用心编排。同时,节目不拘泥于艺人群体,嘉宾范围涉猎广泛,另外,节目组还格外重视细节的处理,无论是大咖还是小腕,都一视同仁,尽全力满足其要求。⑩节目组的努力没有白费,《今晚80后脱口秀》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深受观众喜爱,从而在诸多同类型节目中脱颖而出。 4、最佳主持,御用王牌实至名归 若说《今晚80后脱口秀》有何独家珍宝,必然非主持人王自健莫属。

不仅在主持时将话题信手拈来,讲述的都是80后的事儿,其本人也曾经做过白领,更能把握受众心理,寻找他们关注的话题。节目中,王自健最大的特色就是擅长“自我解构”,他会用一种略带无厘头的风格自我解嘲,当观众每每发出拖长“噫”声之时,便可知他又在自嘲了。这样做,拉近主持人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交流愈加频繁,现场气氛被一次次带到高潮。王自健还擅长“假人言历”,就是借用别人的经历和话语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⑾蛋蛋,王建国,赖宝,作为王自健的好友和同事,他们的故事就时常被提起,以此为噱头进行嘲弄。节目作这样的安排,让观众觉得故事取材于现实生活,接地气,不单调枯燥,感官得到满足,产生情感共鸣。王自健也在这一过程中借用他人经历委婉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今晚80后脱口秀》带来的启示 《今晚80后脱口秀》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每一个与之相关的人辛苦付出的成果。但是不可否认,内地娱乐脱口秀“斯芬克斯之谜”在《今晚80后脱口秀》身上也仍处于悬而未决阶段,值得反思。首先,中国内地脱口秀普遍存在时间拖沓的问题,该节目也未能得到解决。其次,嘉宾与主持人之间互动性不足,嘉宾表演成分多,访谈少,这一点没有大的突破。

最后,该节目虽然旨在打造高端脱口秀,并不断朝此方向努力,但依旧存在对人文关怀的欠缺,并没有打破泛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对娱乐化过分重视的瓶颈。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大众文化的独特载体。娱乐脱口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如何长久立足,值得探寻研究。《今晚80脱口秀》虽已在短时间小有所成,也应该看到不足之处,将该节目打造成影响力持久的精品。对于其他脱口秀来说,一味跟风模仿并不是常胜之道,唯有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模式,进行综合考量,才能取得收视和传播效果的双赢。 参考文献 ①林殷,《从形式角度看中美脱口秀差异》[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8):137-138 ②张晓婷,《“脱口秀”在中国的发展和走向》[J].《青年记者》,2007(7):107-108 ③⑾马冲,《〈今晚80后脱口秀〉的传播学审视》[J].《青年记者》,2012(9):72-73 ④胡焱今晚80后脱口秀结束语,《“脱口秀”节目的本质》[J].《记者摇篮》,2009(3):44 ⑤张晓婷,《国内“脱口秀”现状》[J].《青年记者》,2007(8):92 ⑥⑦陈祥蕉、黄建凯、赖高第,《脱口秀的“悖论”》[N].《南方日报》,2007-5-13 ⑧韩炜、李鑫,《关于中国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的思考》[J].《当代电视》,2012(8):53-54 ⑨栗江豪,《试论脱口秀节目的“幽默”之道:以〈今晚80后脱口秀〉为例》[J].《今传媒》,2013(7):88-89 ⑩阳欣哲,《〈今晚80后脱口秀〉的“商业秘密”》[J].《新闻传播》,2013(10):238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责编:周蕾

喜欢 (0)
[打赏点吧]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