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才小品大会|放弃王牌综艺转做喜剧人,他憋了两年的王炸,就为捧出下一个沈腾
国产综艺有谁能搞出点新东西?
马东和他的米未应该算一个。
《奇葩说》《乐夏》让人耳目一新,一鸣惊人。
今年,《乐夏》不做了。
放弃一个金字招牌,马东搞什么?
一个喜剧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喜剧综艺,难做。
所有人都以为只要有好笑的表演,观众就爱看,节目就成功了。
但,这最多只成功了一半。
而另一半是什么?
慢慢聊。
筹备两年多,《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有备而来。
嘉宾评委,国内顶级演员、喜剧人。
黄渤、徐峥、李诞、于和伟,还有马东自己。
几个评委的搞笑功夫信手拈来。
看完一个表演,黄渤有感说起自己的经历。
录节目之前,他收到一条链接,就那种答题测智商的。
反正没事,黄渤就点进去做题。
这一做就做了几十道。
做完后想看结果,重点来了:要付费。
18块,对一个明星来说,不多。
黄渤交了钱,点确认——结果,页面又返回了上一层。
再次显示:请付费。
你想想,花了那么久做题,又交了18块,能这么放弃吗?
黄渤打算再给钱的时候,旁边的人说了句:
可能智商测试刚刚开始
大明星也得交智商税。
但,一个综艺重要的不是嘉宾评委。
评委只能锦上添花,最重要的“锦”,是节目。
让黄渤自曝糗事的正是节目的第一个表演:《互联网体检》。
开播就上了热搜。
它的好玩在于吐槽大会,把互联网乱收钱那一套搬到现实,凸显出其荒谬可笑。
一个小伙去一家互联网体检中心,做入职体检。
这家体检中心主打的是,上网冲浪般的体检体验。
是方便快捷吗?
看下去你就懂了。
进门一个脸部识别,就能快速搜到小伙信息。
刘思维,33岁,1米82,67公斤
银行卡后四位4420
密码是11……
吓得小伙赶紧阻止她,怎么密码也能识别出来。
亲,大数据时代!没有秘密!
互联网上还有隐私吗?
行吧,某个互联网大厂老板都说了,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方便。
终于开始体检了,医生上来就问:
你没事吧?你没事吧?你没事吧?……
这还没体检呢,谁知道有事没事啊。
医生画风突变:没事就吃悠悠梅!
这什么情况?
护士说:亲,体检之前要先看广告哦。
医生在一旁疯狂打广告,什么大自然的搬运工漫才小品大会|放弃王牌综艺转做喜剧人,他憋了两年的王炸,就为捧出下一个沈腾,什么快乐时光海苔,一个接一个。
人家小伙可是赶着拿体检报告入职的呀,咋办?
要是你看视频有广告怎么办?
这还不简单,充会员呗。
互联网各种“大病”,在这个小品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下载APP才能体验完整服务。
小伙抽血,医生已经把针扎进去,却突然不抽了。
要想体验完整的抽血服务?先下载APP。
再比如,下载太慢奇葩说,要购买加速包。
医生帮小伙抽血的速度是每秒0.0002毫升,购买加速包,一秒抽好。
某网盘,说的就是你吧。
比如,万恶的网页弹窗广告。
医生拍胸片,拍到一半,突然渣渣辉附体:
是兄弟就来砍我,我是渣渣辉(重复N遍)
小伙想关了,随便一点,又出幺蛾子:连护士都开始疯狂扭胯。
充值在线聊天吗?(重复N遍)
啧啧啧,破防了啊老铁。
因为此时此刻,肉叔看美剧的页面,右下角就是这种闪瞎眼的弹窗广告。
4个关闭按钮都点遍了,愣是没一个能关,还弹出了一左一右两位能干的美女秘书
所以肉叔看这个喜剧时,真的共鸣度爆表了。
一个疯狂讽刺互联网套路的素描喜剧。
什么是素描喜剧?
简短,只玩单一笑点,不断升级这个笑点的喜剧。
和《乐夏》一样,《喜剧大赛》带了点向公众科普行业的性质。
节目里有不同喜剧形式,比如漫才、素描喜剧、音乐剧式喜剧等等。
形式不重要,让观众笑出来才重要。
从这点来说,《喜剧大赛》基本达到了要求。
表演的节目是一个喜剧综艺的下限,成功的基础。
但还有被很多人忽略的另一半,也就是其上限——
喜剧明星。
人们往往以观众的角度,即好不好笑,来定义一个喜剧节目成功与否。
但,最重要的喜剧演员,却被忽略。
一个带有比赛性质的喜剧综艺,演员们比的是什么?
创作能力,当然是一方面。
也就是能不能和编剧一起搞一个好本子。
而演技,也是一方面。
有了好本子,能不能演好,至少不让人觉得尬。
这是对喜剧演员的基本要求。
那么多喜剧演员一起比,要想从喜剧演员变成喜剧明星。
比的是什么?
比的,其实是造人设的能力。
喜剧明星,是那种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一站出来,观众就会想笑的人。
想到谁?
沈腾。
沈腾用自己过往的作品,塑造了一个稳固的喜剧人设。
带点小聪明的倒霉蛋式小人物。
他最初被广大观众熟知的角色是,郝建。
一个为了帮朋友哄媳妇装儿子的人,有点贱有点贪的搓澡工。
《扶不扶》里,是一个做好事却总让自己付出代价的普通人,扶老人却反被讹。
《投其所好》里,是一个被领导安排拍人马屁,却差点把自己工作搞丢的小科员。
“郝建”这个人物,是沈腾塑造得最成功的喜剧角色。
他以后的角色,也带着“郝建”的影子。
于是,观众自动把沈腾和郝建划上等号。
他不用表演,观众已经默认了他身上的喜剧符号。
有他在,就有笑料。
再想想,在喜剧综艺普遍扑街的现在。
最成功的喜剧综艺是哪一档?
《脱口秀大会》。
《脱口秀大会》就是一个表演者需要天然强化自己人设的节目。
每一季《脱口秀大会》都能捧出一个人设鲜明的演员。
比如,卡姆。
他的表演风格是极度夸张且疯癫,有一些很平常的事,经过他的嘴加身体演绎,就变得极有喜感。
比如第四季的两位“颜值担当”,何广智和徐志胜。
何广智的人设是屌丝。
不高不帅且很穷,也没什么文化,喜欢性感辣妹,总是被拒绝。
他说的最好的段子都是关于自己的穷困生活。
这一季漫才小品大会,他说了一个很冒犯的段子。
他的奶奶是杨笠的粉丝,广智说:
一个山东老太太喜欢杨笠的段子
我当时就特别震惊,我奶奶该不会是要上桌吃饭了吧
这个段子,像庞博、呼兰这样的社会精英不能说。
只有一个没什么文化的屌丝说这样的话,才会理所应当,讽刺才成立。
徐志胜被称为《脱口秀大会 4》的最强新人。
第一次参加比赛就进了决赛,让很多老脱口秀演员倍感压力。
他的人设最鲜明——丑。
在喜剧里,丑是一个利器。
但徐志胜靠的不是颜值,而是以智识超越外貌的强大心理。
他的人设是一个心理强大的高知“丑”男。
嘲笑“丑人”是喜剧里一个很低级的技巧。
什么情况下观众能够毫无顾忌地嘲笑丑人?
一个是丑人“丑而不自知”,做出一些东施效颦的事。
比如周星驰电影里的“如花”。
另一个,是丑人已经完全看淡,连带着观众也一起看淡。
这就是为什么观众可以毫无顾忌地笑他说自己丑。
于是,这两个人设鲜明的人,在第四季成了最知名的喜剧明星。
喜剧明星+还不错的段子。
《脱口秀大会》成了最成功的喜剧综艺。
所以,从行业角度来看,一期节目绝不是好笑就完事了。
要想把喜剧行业做起来,关键在于——
节目是否能捧出一个,甚至多个喜剧明星。
人能出来,行业就能起来。
这一点,从逐年火红的脱口秀行业就能看出来。
笑果文化用几档脱口秀节目实实在在地捧红了一帮人,也带起了脱口秀这个行业。
那么《喜剧大赛》呢?
马东和他的米未做得如何?
可以说,马东已经做了准备解决一个问题。
那就是表演节目的质量。
《喜剧大赛》做得很好的一点是,让编剧出镜了。
每个节目的编剧都在场下,看看自己的本子被演绎得如何。
每一次表演,都会CUE到编剧,聊聊创作的过程。
《喜剧大赛》配了多名编剧。
就目前播出的一、二期来说,节目的质量不错。
有好几个肉叔都喜欢。
比如奇葩说,三毛保卫战。
每一个担心自己毛发的加班社畜都深有体会。
它用的是“举轻若重”的手法,把秃头的过程演绎成一场悲壮的战争。
演员演得越悲,喜剧效果却越好。
他们眼泛泪光漫才小品大会,观众笑出泪花。
比如漫才组合胖达人。
和上《脱口秀大会》的漫才组合,肉食动物不同。
我觉得胖达人更日式,无论是表演节奏还是文本。
故事的情景和无厘头式笑点,让我感觉像在看真人版《搞笑漫画日和》。
他们的节目故事,说的是小蓝(蓝衣服)在大巴车上遇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邻座小粉(粉衣服)。
明明俩人啥关系没有,邻座小粉非说两人是双胞胎,强行认亲。
说的话简直莫名其妙:
-我现在有理由相信,你是我的双胞胎弟弟
-你是哪儿的人
-我是山东人
-我也是广西人,我们果然是一个地方的!
小粉掏出一个玉佩,小蓝一看,自己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
他赶紧翻口袋,却到处找不到。
这时,小粉说:你昨天掉的。
有一处最像搞笑漫画日和。
小粉说:
如果你还是不相信的话
假如我能哼唱出外婆儿时给我们哼唱的那首童谣的话
三、二、一!
两人一起唱。
一个唱的是《暗香》,一个唱的是《好汉歌》。
小粉:完全一样!
一个字都不一样,连一个音符都不一样!
它的故事是极度荒诞不现实的。
现实里不会有这样的人,没有任何目的就是想和你认亲。
这种无厘头的日式漫才,喜欢的人会很喜欢,不喜欢的可能一点感觉都没有。
说到底,这个节目会好吗?
徐峥也问过马东。
马东说,节目一定是个好节目,能不能做成爆款则不一定。
马东有这样的底气,因为他保证了节目的下限。
也就是表演的喜剧,够多元,够好笑。
但他无法保证节目的上限——
捧出一个喜剧明星。
在《喜剧大赛》里,有编剧写本子,有表演指导看表演,节目不会太差。
但,一个喜剧明星的诞生,需要的不仅是好剧本,好表演。
还需要人设。
需要一个个喜剧节目去强化其人设,把他的喜剧形象固化在观众脑子里。
当他出场,人们自然而然会把他和他的喜剧人设等同。
他不用表演,观众已经准备笑。
因为观众已经在脑子里看过无数遍他的表演。
难怪马东宁愿放弃王牌综艺,也要做这个新节目。
如果能成,那他就掌握了一个行业的未来。
毕竟,谁会介意多一个沈腾呢?
本日打工人:徐老怪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