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会笑着流出了泪
同时在一篇文章里写奇葩说和吐槽大会是小有压力,除开你们知道的品牌上之间的逻辑联系,最大原因或许就是两个节目里面都有李诞,一个自嘲滞销书却很有才华的佛系年轻人。
吐槽大会》是由腾讯视频、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喜剧脱口秀节目。节目以网络独有的“吐槽文化”为切入点,每一期节目都会邀请一位话题名人,让他们接受吐槽和自嘲。
第三季吐槽大会是以张艺兴带动了破亿的播放量而圆满收关,曾经和路人一样的池子因为吐槽大会不光微博粉丝涨到70多万奇葩说辩手肖骁|吐槽大会和奇葩说 年轻人的夜宵必备网综,成名前更多是幕后成为段子写手,国内观众知道脱口秀不是那个黄西,而是今晚80后脱口秀这档节目,池子作为一个95后的年轻人,相比那些在横店剧组跑龙套的年轻人来说,已经算非常幸运,赶上了国内脱口秀最好的时候。
要知道在之前几年脱口秀都是在酒吧表演的一种形式,并不能登上大雅之堂更别说单独在电视开一档节目,虽然在节目李诞把笑果文化融资说得如此轻松,可是在国内早期那样贫瘠的脱口秀文化里面,开那么一家看似不靠谱的文化公司,是需要多大的勇气。
脱口秀行业从来不缺乏创意和段子,只是缺乏创造段子的人才,即使像吐槽大会和欢乐喜剧人这样的喜剧类节目大火之后,大量节目和电视台希望有更多这样类型的节目,可是人才创造段子出现断层,不是钱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吐槽大会在很多脱口秀专业人士看来和线下比还是有一定差异,毕竟线上的稿子可以对稿,讲得不好可以NG,可是线下的演出只有一次,讲不好搞砸了就没有下次,所以单纯从投资角度很多投资人愿意投线上的脱口秀节目,因为线上流量空间更大,线下的文化培育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在吐槽大会之前,其实笑果文化的团队就把这些段子不断到剧场去测试去打磨,而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已经打磨好的段子,至于哪些曾经被写了又被取消只有段子写手他们自己知道,包括不同包袱出场先后都是有顺序安排的,正因为有这样的态度才能打造出吐槽大会这样的节目。
吐槽大会让大家更多记住一个不断被吐槽的主持人张绍刚,这样一个主持过今日说法的主持人如今来主持脱口秀节目,本身严肃之后的差异化也给节目带来了不少话题,也记住了那个永远不正型的李诞,没有人知道第一季他一个人担负所有的段子内容,后来到了第二季有程璐和海源一起承担,才真正让吐槽大会实现了脱离李诞后的商业化运作。
网上真的各种奇葩都会存在,知乎有一个用户竟然统计在吐槽大会里奇葩说辩手肖骁,李诞和池子平均每分钟抛出3-4个段子,而且每个段子在平均14-16秒戳中观众的笑点,我看到这里想问下那个知乎用户,你看吐槽大会是用秒表在统计?
如果大家觉得写段子是件很轻松的时候,或许池子曾经在微博那段话看完之后,你再去看一次吐槽大会,你会觉得李诞池子他们特别不容易,在2017年11月池子在微博发了这么一句话”大笑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你们不要看我开心,我其实很累“,不免让人觉得屏幕前那个看似什么都不在乎的池子,其实什么都在乎,最难受的不是失声痛哭而是笑着流出了泪。
吐槽大会留下一些误会
吐槽大会的创意是来自美国一档脱口秀节目,同样都是鼓励偶像卸下包袱,接受现场嘉宾的吐槽,在第三季吐槽大会所有播放量里面,能够破亿只有杨超越和张艺兴两位主咖,可见流量都是吹出来。
曾经自嘲自己是”滞销书作家“的李诞因为吐槽大会连续三季的流量而红,大半个娱乐圈被他吐槽完然后轮到自己却用一句”人间不值得“草草收尾奇葩说辩手肖骁,我知道很多看吐槽大会不是冲主咖明星去,而是冲李诞,当然也有一些不明事理的冲张绍刚去。
相比第一季,很明显第二季和第三季来参加的主咖明星们对于自己被黑的点越来越顾忌,第一季里面周杰直面被黑被雪藏、李小璐直面整容这件事、大张伟敢于面对抄袭的行为,相比之下张雨绮的那句”我看男人不准“直接把槽点避开、林丹都避开婚内出轨而选择不痛不痒的吐槽,如果说第一季是吐槽大会的引子,只能说第一季引爆得槽点还是非常多而且真实,后面两季因为”爱与和平“而变得温和起来,但是估计吃瓜的观众看得不太过瘾。
因为吐槽大会是电视节目,所以很多都是按照流程去拍摄,就现场很多明星的动作和语言都是照剧本排的,当然能够在众多语言类节目中脱颖而出,还是因为真实,明星卸下伪装那份真实让吐槽节目与众不同,如果愿意你可以再去看一遍三季所有的节目,你会发现之前一些没有的细节和笑点。
不要以为吐槽大会一路过来都很顺,在第一季播出的时候因为敏感问题上线3天后被迫下架整改,对于历史问题的吐槽和分寸,遇到同类待遇节目有奇葩说和晓松奇谈。
观众反应在第二季最为明显,因为有第一季15亿播放量为基础,第二季增加了思文和建国的串场,作为主创团队核心李诞其实非常想邀请很多企业家来吐槽大会,节目组沟通很多企业家,似乎企业家比明星包袱还重。
微博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浓缩,而吐槽大会就是社会里大家槽点的浓缩,我印象比较深刻就是曹云金和周杰那期,两个外形差不多的男人,两个各自都曾经上过热搜的男人,都不是因为太好的新闻,放在一期节目里,节目组应该是故意的。
也有媒体抱怨说吐槽大会低级,没有幽默的高级感,李诞解释非常清晰”我们负责好笑,不负责高级幽默“,大众娱乐和文化解读中,并不需要深刻和洞察,能够让嘉宾笑起来就达到节目的目的和效果,或许你会发现十三邀节目对话下的李诞和吐槽大会里的李诞不是一个人,一个理想一个现实,一个综艺节目好不好市场数据说话,任何的节目不可能持续火爆,还好李诞在做吐槽大会的第一天就随时准备好节目关停的准备。
如果仔细统计就会发现,来上吐槽大会的歌手比例比较多,难道都想和薛之谦一样音乐这碗饭不好吃,走一下综艺咖带一波流量?
数据表明吐槽大会还可以把流量往其他音乐平台导,比如网易云音乐里面评论很多都是来自吐槽大会的观众,其实很多歌手通过吐槽慢慢也让自己洗白,用“吐槽”方式去解构偶像,站在对等一面去审视去包装下生活真实一面的偶像,允许观众吐槽自己的偶像才会是这个时代拥有真实粉丝、最后持久得到认同的明星偶像。
吐槽大会留下的误会,其实本身也是一个槽点,或许是刻意为之,也有可能是为下一季埋下伏笔,毕竟过于完美的吐槽大会是不可能被年轻观众们所接受。
奇葩说让辩论不止有力量 还有流量
我相信如果一直看《奇葩说》的人,一定对于里面的辩手名字如数家珍,当然导师的流量也是节目的一个点,有的人因为康熙来了里蔡康永的情节延续来看奇葩说,有的人是因为马东马季傻傻分不清楚来看奇葩说,当然第五季的导师阵容因为有了薛兆丰和李诞,相比之前的老龄组合,要有趣很多。
《奇葩说》是一档由爱奇艺出品,米未制作的融入辩论元素的节目。节目由马东主持,并邀请了蔡康永、金星、罗振宇、张泉灵、高晓松担任导师。旨在寻找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才出众的“最会说话的人”。
《奇葩说》节目背后是米未传媒和马东的帝国蓝图,至于奇葩说和爱奇艺的关系就不用过多解释,没有爱奇艺的邀请马东也不会做爱奇艺的首席内容官,也就不会有离开爱奇艺后的创业,对于内容的定义和解释,马东已经在混沌大学给出了非常精准的概念:内容的本质就是解决人心的焦虑。
《奇葩说》能够一直到第五季都如此高人气的流量脱口秀演员,除开内容的优质还是内容,我相信在这么多期的《奇葩说》当中,每个人都应该找到一个自己的身影,或许在某一个大笑之后释放了自己,又或许在愤怒中触动到自己。
《奇葩说》每一期辩题的选择都是当下年轻人最关注的话题,可是这个节目是马东和高晓松酒桌上闲聊出来,这样看似随意的决定却特别符合马东公司文化的定位。
《奇葩说》虽然是一个辩论节目,可是却通过娱乐的方式在传递和表达,否则不可能有如此高关注度,第五季薛兆丰加入导师阵容,就再次表明奇葩说不是一个简单的辩论节目,否则应该请的是更严肃的抬头更大的人来点评,正因为薛兆丰身上有着一般教授没有的娱乐基因,随便说几句就让很多网友觉得很呆萌,收割一波粉丝海带海草什么对于薛教授来说都不是问题。
从早期的广告收入5000万到如今最新一期的4亿的广告赞助,相信如果马东的父亲马季先生还活着的话,都无法想象一个相声世家的孩子能够靠内容获得如此巨大的物质财富,都是靠观众赏饭吃,可是马东这碗饭明显就吃得比较丰盛。马东在自己的节目《奇葩说》对于广告主可以一直放在嘴上而不是心里,很多网友认为马东是用生命在打广告,每一个广告从马东嘴里说出来都很像说相声在报菜名一样熟练。
一般综艺能够过3季已经算是很火,而奇葩说却可以延续5季,已经是综艺节目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品牌,在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再看到曾经老一派那种综艺流程式节目,所以才有后来的弹幕,很多人都说有的节目弹幕比节目本身好看。
《奇葩说》被网友号称“全宇宙最好看的综艺节目”,毕竟它把曾经严肃的辩论节目变成了流量和力量兼备的好节目,我不知道那些曾经看过《康熙来了》的人内心听到这句话是什么心情,时间有的时候真不是一个好东西,它会划割掉你很多很多的记忆。
奇葩说 广告不奇葩 选手很奇葩
奇葩说对于广告赞助商一直都是很慷慨,因为马东深深知道衣食父母的重要性,第四季独家冠名商小米创始人雷军直接到奇葩说现场,这也是奇葩说开播以来首次赞助商老板亲自来节目现场。
雷军的那句Are you OK?已经在B站成为了灵魂歌手,当然线上预热小米与《奇葩说》的H5互动也是不断围绕品牌去做文章,弄了一个花式广告大赛,拼网友的创意,胜出者让马东念出网友的创意。
对于品牌”纯甄酸牛奶“的广告植入和宣传,奇葩说团队也是花足了功夫和精力,竟然还发布了”奶后吐真言“活动,搜集网友的金句投票,粉丝参与度满满。
奇葩说每次开头的片子里都会有句”四十岁以下人士,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这句定位的幽默感,就知道马东团队来者不老,虽然曾经有过央视和湖南电视台的传统从业经历,可是在马东身上看不到油腻中年男人对于年轻人话语权的误解和代沟。
在我们小时候认为”奇葩“是一个贬义词,是与众不同和特立独行的人的标签,而如今”奇葩“成为了一个中性词,对于当下年轻人来说更多的是他们理解的生活的符号,在近五季一百多个辩题,都是围绕年轻人的感情态度展开,《奇葩说》里永远没有答案和对错,只是一种启发式思考,因为年轻人不喜欢说教和答案。如果说奇葩说是那些辩手成就了节目,同样也可以说节目成就了这些年轻的辩手,相信里面有你们喜欢的肖骁、臧鸿飞、颜如晶、马薇薇、范恬恬、陈铭、邱晨、黄执中、艾力、卡姆、姜思达、董婧、大王、胡建彪、欧阳超等等。
每一个真实辩手成长的过程也陪伴你们不同心情下的每一个夜晚,或许你为他们没有晋级愤怒骂过导师,或许你也为他们辩题的观点而频频点头,或许你觉得他们代表着就是你在陈述你内心想说的观点,其实奇葩说是辩手的青春,也是你们生命中最真实的五年。
想一想马东第一季带着马薇薇、姜思达、颜如晶、肖骁、范恬恬等开始了不同的综艺之路,这些辩手用着他们生命体里独特的语言体系为全宇宙的网友贡献了一个现象级的综艺节目奇葩说,每一季的点击量都能破亿。
如果每一个辩手的故事都要去说,估计一本书都不够,每一个平凡的人参加完奇葩说的第一季海选,似乎都是带着故事进来的,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或许就是这样一种生活里的失意才让他们彼此遇见,从此生命里又充满着力量和勇气,如果说第一季奇葩说都是非专业选手的跌跌撞撞成长史,那么第二季奇葩因为专业选手的加入,就越来越显得有意思,到了第三季老辩手都慢慢有了自己阵容强大的粉丝团。
在奇葩说里从来没有理性战胜感性,也没有感性战胜理性,只有自己战胜自己,每一次辩题的答辩过程都是每一个辩手脱变的过程,虽然残忍可是大家都在变化。
肖骁说过的下面这段话或许能够道出很多辩手陪伴奇葩说成长的心声:”我刚到奇葩说,觉得自己特别鹤立鸡群,大家都叫我少奶奶,大家都喊我蛇精男,那时候我内心就想说一句“去死吧”,我那个时候瞧不起马薇薇,那个时候黄执中话太多我觉得都是废话,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和这个节目一起成长,我发现我不是鹤立鸡群,而是走进鹤群的那只鸡“
肖骁的成长代表着一个综艺咖到辩论咖的转变,也会众多奇葩说选手的一个缩影,有人提出观点就一定有人反驳观点,争辩了五季奇葩说,我相信接下来有没有第六季不重要,重要是无论在未来多远,我们都能听懂他们表达什么。
以上文字摘自我的畅销新书《流量黑洞》(图片摘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撤销),该书曾经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樊登读书会深圳、华润置地、合生集团、沈阳化工大学、VIVO西湖旗舰店、蔚来深圳平安中心展厅等场所进行签售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在京东经管类新书2019年9月榜单72小时TOP1。
目前在网易H5和十点读书平台有我的个人专栏,不定时会输出我关于年轻商业品牌的消费洞察,希望能够对于想获取年轻流量的创业者,有所帮助,2020年05月即将出版崔丽丽老师和我一起编写的年轻消费情绪流量书《海藻效应》(此书得到阿里副总裁高红冰老师、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老师、蓝鲸财经新媒体副总经理郭楠女士、科特勒中国区合伙人、《增长五线》作者王赛博士、中国商务广告协会数字营销研究院院长马旗戟老师等联合推荐)
想要了解更多国内关于年轻品牌流量的内容,可以先买本《流量黑洞》来看看,此书是10W+年轻人创业者对于流量的首选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