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第三季辩题|《奇葩说3》为何难续热度:辩题婆妈+选手无趣
烹小鲜,让娱乐更鲜活!
第三季《奇葩说》似乎并没有像前两季那样掀起广泛的热议,也似乎没有前两季那么好看了……所以网综也难逃“综N代”的魔咒吗?
由蔡康永和高晓松分别带队进行辩论的《奇葩说》第三季于上周六(5月21日)正式收官。这档因前两季话题新颖、金句频出、花式广告而奠定广泛群众基础的节目在一开始就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加上“马晓康再聚首”,更是增加了观众对这档节目的期待。
第三季《奇葩说》在前两季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调整。打着“吸收新鲜血液,保持节目活力”的旗号引进了一些新奇葩,整个节目由“新咖试练战”、“争锋相对”、“狭路相逢”三个阶段构成,蔡康永和高晓松分别担任两队的队长,站在辩论的一方进行论述与结辩。由于前两季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口碑,不少“老奇葩”认知度较高,个人的性格特征也很鲜明,加之本季担任“男神”“女神”的嘉宾也自带收视和话题,让这季节目看起来应该是“稳赢”了,至少无论是节目制作方还是观众都对之寄予了厚望,然而,它似乎并没有像前两季那样掀起广泛的热议,也似乎没有前两季那么好看了……所以网综也难逃“综N代”的魔咒吗?
噱头足 卡司大 第三季节目“品相”好
《奇葩说》第三季是马东“自立门户”之后的第一个作品,从湖南卫视到央视,从视频网站到自立门户,马东这个生于60年代的“90后”,骨子里永远有着挑战新奇的欲望。时不时会翻阅《娱乐至死》的马东一向认为:娱乐不低级,但不要止于娱乐。高晓松博古论今四书五经信手拈来,蔡康永一语中的饱含哲理又不失情怀,马东在中间插科打诨说着油而不腻Low而不俗的黄段子,都是这档节目的吸睛之处。
就在第三季开播前,《奇葩来了》和《奇葩说》的广告招商额度已经飙升到了3个亿。这对马东的新公司来说,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起点,而作为海选奇葩全纪录的《奇葩来了》以一个完全独立的新综艺形式呈现出来脱口秀演员,既是给《奇葩说》第三季提前预热,同时还跟《奇葩说》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此外,从老奇葩的发展看,这些“草根”逐渐成长为有着高人气和高辨识度的红人,并参加其他的节目和接广告代言,似乎让人看到了超女、快男等偶像养成的模式。对平台而言,既能推出自家艺人,也不失为一种变现的方式。
因前两季节目打下的良好基础,第三季节目也引得不少演艺圈大腕愿意主动“跳坑”,豁出去地贡献话题。纵观三季,本季明星嘉宾阵容无疑算是最有看点的,譬如被网友吐槽“太矫情”的“国民大公主”许晴[微博],正值舆论风头浪尖的大张伟、欧弟[微博],因“引力波事件”再次被“黑出宇宙”的张绍刚……而每期的主话题也是与嘉宾紧密结合有的放矢的,例如张雨绮来了就聊“离婚”,国民媳妇海清来了就是“准婆婆有太后病我该不该悔婚”,赵又廷来了就是“老婆收入高我三倍,还该在一起吗?”,而大张伟则是“该不该和上司谈恋爱”……加上处处是坑、句句设雷的抛问题,让人不得不感叹“马东真是枚抖机灵的心机Boy”。
既然“品相”如此之好,《奇葩说3》为何未能延续前两季热度?问题主要出在以下两方面:辩题格局小以及新奇葩们不“奇葩”。
辩题太“婆妈” 絮絮叨叨失耐性
每次《奇葩说》正式开辩前,三位“主人”和现场选手、当期嘉宾总会先随(带)心(着)所(广)欲(告)唠会儿嗑。神侃一圈儿后,马东才“恍然大悟”地忆起:“哦对了!我们这是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回归辩题吧!”虽然此处的“严肃”带着调侃的意味——事实上,当选手们正式开辩后,大家还是“笑”果十足、神吐槽不断。但因为前两季节目的辩题本身紧跟社会热点、极具现实意义(如“结婚在不在乎门当户对”、“选择大城床还是小城房”),故节目播出后总能“刺激”到网友,引发众人感同身受的强烈反应。但这一季的论题除了和当期嘉宾颇有关联、能逗逗梗外,从大面向上来看,似乎就并没有那么精准、精彩了。
第三季《奇葩说》一共有12期节目,加上总决赛一共是25个话题,综合来看,情感类话题占比太大,甚至达到了一半以上,以至于很多时候是徒有情感的宣泄而少有逻辑的论证。张家长李家短的事儿让人觉得啰里啰嗦絮絮叨叨,比如:“闺蜜约我去撕小三,我该不该去?”“跟蠢人交朋友你四不四洒?”“臭不要脸是一件坏事吗?”“该不该克制自己发朋友圈”等,毕竟人间三情各有判断,很难被启发奇葩说第三季辩题|《奇葩说3》为何难续热度:辩题婆妈+选手无趣,加之话题格局太小,久而久之,让人失去的已经不仅仅是兴趣而是耐心。不仅多位嘉宾在听某些选手辩论时眉头紧蹙、眼神涣散、一脸懵*(此处消音),只在整段结束后搞笑地敷衍鼓掌。就连主持人马东都不止一次在节目中面无表情地走流程,甚至不惜将选手的大段论述直接剪掉。
老奇葩不新鲜 新奇葩不出彩
《奇葩说》的本质是一档综艺节目奇葩说第三季辩题,既然是节目,选手就会去表现出观众想要看到的那一面,节目组就会包装选手的形象。这么做固然没有错,前几季的马薇薇、范湉湉、颜如晶、肖骁个性都很鲜明,而除开个性,他们也都是懂得扬长避短、能说会道的主儿,看似拼噱头、“恶搞”的发言其实都是建立在自己一套完整逻辑体系上的。而从本期新奇葩的属性来看,主要分四类:一类是节目组挑出来的正儿八经的辩论奇葩;一类是老奇葩“关系户”(如肖骁的“追随者”大王、高晓松的好友鹦鹉史航[微博]),一类是辩论实力有待考证的网红、话题人物(如网络校草王维贤、咆哮警察欧阳超、人体模特苏紫紫),还有一类是其他节目的“回锅肉”(顶着《中国好声音》噱头的王韵壹、《爱上超模》噱头的张昊玥)。从这种选手构成就能看出,《奇葩说》第三季有利用一些熟面孔的算盘,即开发熟悉IP不为人知一面的路子,这样一来既有话题性又更容易走红。但这个算盘显然没打好,反而招来一身黑。
首先,新“奇葩”身上的标签多了,主打“噱头”,想听“说”就难了。譬如人体模特苏紫紫、《好声音》王韵壹、著名编剧史航,他们初登《奇葩说》舞台时,因为自带标签脱口秀大会,确实引发了一轮关注,而他们的知名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他们并没有那么会“说”的事实。整季节目,除了“史航原来是写《铁齿铜牙纪晓岚》的”、“苏紫紫当年‘裸身’原来也有苦衷”、“王韵壹和《好声音》某些选手是否有勾心斗角”这些细碎辅料之外,谁还记得他们表达过什么鲜明观点呢?其中王韵壹更是因为常常“表述不清”,让马东都不得不多次打断其发言,“尴尬”收场。再加上前文所说,一半以上的辩题都是情感话题,大家的发言内容多是煽情式“回忆过去的故事”,开头不是“我有个朋友”就是“我有个闺蜜”,或潸然泪下,把《知音》从杂志搬上了电视奇葩说第三季辩题,辩论节目变成了比惨大会;或勇放豪言,颇有“我就泼妇骂街了看谁敢拦”的架势,总之能拉到票就行。于是我们看到,新选手不出彩只好继续消费老选手;而老选手一直救场力挽狂澜就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从而节目效果大打折扣。
来自新浪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