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奇墨最经典段子|天津,反内卷第一城,抗疫第一名
等着做二次核酸,等着也是等着,干脆来更文。
这两天,天津的疫情备受关注。微博上关于本次疫情的热搜分为两派,形成鲜明对比,一类是正儿八经的新闻,介绍最新情况、当前研判、流调信息,另一类画风突变,比如#天津人算是把核酸检测证明了#、#奥密克戎迟早会笑死在天津#、#天津人的幽默是写在DNA里的#
有人说周奇墨最经典段子|天津,反内卷第一城,抗疫第一名,天津人的幽默细胞,是娘胎里带出来、刻在DNA里的。
这话对,也不对。
毕竟任何一种文化的理解和掌握,都离不开后天学习。就算是天津人,也不是天生就会背《报菜名》。
但你绝对可以相信,天津有关幽默的熏陶。
比如今天全网刷屏的打快板叫下楼验核酸。
比如昨天笑死人不偿命的问“这排队是做核试验”的天津大爷。
在这种欢乐氛围里浸染长大的天津人,深谙语言之艺术,幽默之门道,“曲艺之乡”的实力,毋庸置疑。
对于他们来说脱口秀,哪里都是展示幽默生活态度的舞台。
在天津人眼里,一切生活情景,都可以凭借搞笑天赋,变成他们的快乐源泉。
天津的相声演员,估计都得特别努力,否则业务水平会落后于普通市民。
要不然,天津的茶馆里,怎么写着“严禁观众登台”?
人均幽默水平过高,也会带来“麻烦”,所以,天津有全国独一份儿的交通标识:
“驾车说笑,危及安全”。
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每个初来乍到的朋友,快乐,或许才是天津真正的土特产。
而笑过,才算来过了天津。
天津,人称“反内卷第一城”。
去年,一个外地朋友到天津跳槽的经历,在微博上火了。
下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用这句话来形容天津卫各行各业的打工人,都合适不过了。
天津是一座容不下奋斗批的城市。
想内卷,你真得先和天津人民比划比划。
知乎上有个问题叫:你后悔来到天津吗?
有位答主是这么写的:
“不后悔,公司疯狂不讲理加班,于是员工集体反抗了。最后公司为此优化了流程,修改了工作方案。”
9点钟一到,天津的商场就响起经典萨克斯名曲《回家》了。
天津人的悠闲写在骨子里。
别的城市的社会新闻:”年轻人加班崩溃,在地铁深夜痛哭。”
天津的社会新闻:”98年男生,平时的爱好是在宿舍养鱼、喝茶、遛鸟、以及盘手串。”
天津人自由散漫的性格,可不是今天才形成的。
早在清朝末年,当北京的四合院还是“天棚、鱼缸、石榴树”时,天津的九国租界里已经是“万丈高楼平地起”了。
京油子,卫嘴子,天津人用嘴糊弄事的地域性格也是从这时候形成的。
我就感觉当天津人是爽,好像日常就是变着法地玩儿。
比如有微博博主总结过去年下半年天津的重要赛事:
银龄弹球大赛。
斗地主大赛。
以及天津卫传统艺能:斗蛐蛐大赛。
斗蛐蛐大赛非常隆重,堪比UFC。全程直播,还有专业解说,拿着放大镜分析选手的体格和战术。
绣球夹、摔夹、剪子门……一招一式都有名字,打架之前还得来段定场诗:
“七对蟋蟀,七个高潮,国泰民安斗蟋蟀。”
对待蟋蟀打架都这么严谨、热忱的天津人,至情至性,可见一斑。
天津人特别想得开。
人参与内卷时的心理状态特别不好,总想着”我要完不成怎么办?我要得不到怎么办?”
天津人就没有这种太结果导向的焦虑。
这有数据支持。QQ表情大数据分析了全国对“喜悦”表情的使用频次,天津用户的指数是最高的。
天津人爱用这个表情:
呲牙咧嘴,笑容的弧度也是最大的。
更厉害的是,天津自杀率倒数第一。
最新的网络出圈的段子来自周奇墨的 to ,虽然天津人都认为他说的一点也不好笑吧,怎么就在全国引起了这么大轰动。
亲切,诚恳,坚定的乐观主义。
让人想起《没事偷着乐》里的张大民,讲得是天津故事,主演冯巩也是天津人。
结尾很经典,说人活着就是幸福。
这片子最后得了金鸡奖,而冯巩接受采访时的一番话,或许可以成为天津人对幸福的共同定义:
“我妈说过,床上没病人,狱里没亲人周奇墨最经典段子,这就是幸福!”
天津人的共性是他们都没有那种一定要成为人上人的执念。
过得去,开心,就行了。有没有钱,能不能当第一,那不要紧。
老冯冯骥才说得好,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集体性格,天津人跟北京人不一样。
“天津人从来不说名人,不说齐白石周奇墨最经典段子,也不说李可染、郭沫若、茅盾;
天津人说泥人张,说狗不理,说市井奇人。天津人佩服自己身边有本事、有能耐、性格个色的人,这是天津人。”
天津认可小人物,小人物也有荣誉感。
总有人说天津人小富即安,太注重安稳。
但我却觉得,热爱渺小的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好。
这才是真自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