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脱口秀搞笑剧本|现在的脱口秀,越来越扎心了
听到过这样一种有趣的说法。
想要了解当下什么内容产品最火,你只需要和北上广深的上班族们,挤一个礼拜的早晚上下班高峰地铁奇葩说,便能从他们所盯的那一块块屏幕里,窥见主流文化消费的大致方向。
比如最近,我在坐地铁的时候就发现,看脱口秀的人越来越多了。
在车厢里放眼望去,有人在看最新一季的《脱口秀大会》,有人在刷某位脱口秀演员的精彩合集,还有人则在微博发文表达对某个段子的感同身受。
仿佛在一夜之间,这种一个人站在舞台中央,仅凭一只麦就能在几分钟之内,逗得所有人狂笑鼓掌的娱乐形式,火了。
脱口秀到底有多火?
一些与之相关的数据,或许能给我们勾勒出这个行业的大致轮廓。
截至今年4月,笑果的网络综艺《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分别获得了88亿和40亿的惊人播放量。
根据新榜的调查报告,伴随着《脱口秀大会》第四季收官,与脱口秀有关的词条主题标签,在抖音和微博上均获得了百亿次以上的点击。
可以说,脱口秀仿佛成了中文互联网世界的话题制造机。每一期节目的播出,都会让一批脱口秀演员的名字和段子登上热搜,都会引发一大波热烈的讨论和模因。
王建国让“谐音梗扣钱”成为人尽皆知的公共知识,而李雪琴也让整个宇宙的中心锚定在“大城市铁岭”。
同时,线上的火爆也辐射到了线下。
即便在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根据TRI的调查,国内的脱口秀数量依然增加了4倍,线下演出场次依然增加了2倍。
在北上广深,像笑果和单立人这种团队的线下演出,均出现了一票难求,甚至加价炒票的情况。
而翻开朋友圈,你也会发现,周末晚上去看脱口秀,已经成为年轻人继话剧和剧本杀之后,所找到的新的都市消遣方式。
种种迹象都表明,脱口秀已经火出圈了。
这种娱乐形式,也吸引到了其他领域大咖的注意。
于谦、罗翔、罗永浩、范志毅、许知远……各路名人纷纷借由互联网这个平台,开启了自己的脱口首秀,加入到这场让所有人捧腹的狂欢当中。
那么,为什么脱口秀突然就火爆起来了呢?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脱口秀是当下年轻人一个人脱口秀搞笑剧本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真正能参与其中的幽默”。
《吐槽大会》的主持人张绍刚,曾将时下的喜剧分成三个大类:
一类是感官式喜剧,通过夸张的表情和出洋相,从感官中刺激观众大笑。
二类是情感式喜剧,在搞笑的同时加入煽情与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肩负着寓教于乐的作用。
·贾玲的《你好一个人脱口秀搞笑剧本|现在的脱口秀,越来越扎心了,李焕英》是这个类型里的翘楚
而第三类,则是观照式喜剧,也就是现在国内脱口秀主要使用的幽默模式。
和前两者相比,这种喜剧类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本身具有极高的互动性。
一个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在《脱口秀大会》上,选手在自己的段子与段子之间,会将大量垫话抛给观众,比如:
“你们知道吗?”
“你们有人遇到过××事儿吗?”
“对不对?是不是这样?”
这些话语看似无用,但其所包含的对话性,则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了演员与观者之间的距离。
于是,在脱口秀演出中,舞台不再高高在上,麦克风也抛弃了曾经所谓的神圣性,在这个新的演绎世界里,演员与观众站在同样的高度上。
脱口秀也就不再是由台上向台下的单方面灌输,而是变成了一场“一对多”的大型对谈。
在这场“对谈”里,尽管演员都有为自己立人设,但这些人设大都非常生活化,像什么”美妆博主”“前金融从业者”“拆迁新晋富二代”,非常有《1818黄金眼》采访对象的味道。
而这样一群人站在台上说脱口秀,那他们的段子自然也肯定不是说大词儿,摆复杂的概念,而是观照我们生活里那些最细枝末节的地方。
所以吐槽,揭那些生活的伤疤,便成了当下脱口秀的最显著特点。
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对于当下的年轻人而言,碎片化的不止有他们的生活,还有他们所遇到的种种问题。
一个初入都市的小白领,可能会在一个礼拜里,相继经历和对象吵架,电脑崩溃导致PPT白做,周末一大早被隔壁的砸墙声所弄醒,薪水交完房租还完借款所剩无几等一系列琐碎的烂事儿。
这些烂事儿都不大,彼此之间也互无关联,但却能从各个层面给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加压,让他们越来越感觉到生活的疲惫。
而这些,正是现在脱口秀的核心素材。
演员所做的,无非是将无数年轻人生活里的烂事提炼萃取,并在艺术加工后,以段子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说出那些年轻人想说出的烦心事,吐出那些年轻人想吐的槽点。
并且,在段子里,这一切糟心烂事儿都发生在演员一个人身上。
根据幽默的三大理论之一的优越理论,人们会因别人的不幸而发笑。
这笑并不代表人性本恶,而是意味着个体对于自己所处环境依然安全的确认。
因而,当年轻人看着脱口秀演员用巧妙的段子和精湛的口才,在舞台上重演了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后,便会以一个不幸旁观者的角度而发笑,并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在第四季《脱口秀大会》中,周奇墨就在台上疯狂吐槽隔壁装修给自己所造成的困扰。
而肉食动物组合,则调侃了点外卖和买衣服时所遇到的种种奇葩事儿。
当然,在诸多脱口秀演员所说的段子中,消费,是所有人都会反复提及的核心母题,而没钱,则是大家都爱表达的重要观点。
毕竟,在成为能接各种商业广告、年入百万的大咖前,绝大多数脱口秀演员都还是平凡的北漂或沪漂,都还是何广智所说的“我是一名全职的脱口秀演员,一个月能挣一千五”。
所以在金钱观上,他们的感悟,自然也和绝大多数年轻人差不多,自然也能引起共鸣。
像演员小北,就经常在自己的段子里调侃自己的消费观。
在最近蚂蚁联合一些脱口秀演员举办的一场金融教育脱口秀上,小北就吐槽了自己在网购时,遇到的各种冲动消费,大家捧腹笑之。
像是头脑一热,买了个新手机,但实际上功能变化不大,理论上就是给旧手机买了个新皮肤。
还有自己身边的朋友买化妆品,一买就是好多款,可到最后却一款也没用完。
而另一位脱口秀演员邱瑞,也讲了类似的有关消费的段子。
他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自己完全无法抵御现在的直播带货,主播几句花言巧语,就把他直接拿下了。
虽然不需要热水壶,但还是抢着下单;虽然自家没有猫,却下单了猫爬架。
由于盲目消费,邱瑞说他家现在买的卫生纸,已经能用到下一次奥运会了。
所以,为了能让自己不再“一花钱就超支”,两位演员现在都开始让花呗账单助手来帮助自己管理消费。
花呗账单助手可以自行设置每月的花销金额,
并能根据清晰的环形视图,随时查看每月的账单进度和负债情况。
理性消费从根源做起。
一旦自己即将或已经过度消费时,付款页面和App弹窗都会全方位地提醒你:别花啦,别花啦,超预算啦!
除此之外,花呗在用户消费时也会为用户提供建议,让他们知道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
截至2021年12月,花呗的“理性账单助手”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7000万,共发送提醒超过1.6亿条。
在表演的最后,小北和邱瑞都希望大家能够理性消费,合理控制预算,不要只图自己月初一时爽,而在月末面临还不上的窘境。
诚然,消费有时就像脱口秀一样,都是一种解压的手段。
当生活不断地向你索取时,许多人便会选择用疯狂地买买买来平衡自己感性与理性的天平。
但要知道,在下单拿货时虽然很爽一个人脱口秀搞笑剧本,但由不理性所获得的物品,最终也填不上对未来的焦虑,与内心的空虚。
要知道,钱需要赚,但更需要攒。
只有未雨绸缪,你才能有对抗未知未来的本钱;只有让钱去生钱,你才能抓住获得财富自由的可能。
不然,你就只会在债务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在脱口秀里,听到有关非理性消费的段子,我们可能只会一笑而过。
然而生活不是段子,在消费的时候严肃些,理智些,这既是对你的钱包负责,也是对你的人生负责。
设计/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