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定义|吐槽大会被爆出有提词器,所以脱口秀也都是演的吗?
《吐槽大会》纯粹是一个节目,而不代表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个节目怎么搞,不代表这个脱口秀应该怎么搞。
个人感觉
它使我想起林妙可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却用杨沛宜的歌声,唱出了“两个人都好”。但是我总是不习惯这种“人工完美”。由于这人造的完美在虚构的林妙可身上表现出色,也剥夺了杨沛宜展现自己出色的机会。同理,我也不喜欢那些配音演员,我觉得那些台词不过关的演员既然能力不够,就让给那些台词过关的吧。
我国如此庞大,人才辈出,难道没有颜值过关,台词过关的新人?如果我们直面一个明星能力不足,时间不够,资源不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拿不下来的话,那些无名的小演员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去表现自己。
更不要说,只要有足够的火气,就能用一切人为的手段来创造完美的假象。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公平的,这是变相提高门槛,让高热的明星资源爆棚各种作弊行为,同时让高热的小演员没有机会去表现自己。我认为脱口秀节目中的一个人写剧本是可以的,即使它看起来像一个演说,但剧本中大部分的主题都是关于演员自己的经历。
把稿子背下来,在了解的基础上,融入到情感中脱口秀定义,我觉得应该是个演员的职业操守。假如没有足够的时间或没有足够的准备时间,就把机会留给别人。歌唱家背诵歌词,演员背诵台词,大家觉得这是很正常的要求。怎样的才能到吐槽大会才能把“现场效果”的要求放低呢?听众一旦知道你正在看字幕,真的仍然认为“现场效果好”吗?
定义问题
这主要取决于听众,或者说,你对脱口秀的定义是什么。假如你所欣赏的是最终呈现的节目本身,那么你根本不必在乎台上的观众是否正在阅读这篇文章。
许多人在看吐槽大会的时候,都会觉得这个人太会自我调侃了,厉害!但是事实上,你们也知道,他所说的稿子都是专门的人写的,讲脱口秀的人甚至很少能够提供有关他们自己的资料。许多时候可以说,他所说的那些话,都不是他亲身经历过的。
在这个时候,你在看什么谈话节目?这场演出从头到尾都在看,只不过是这个人在你眼前给你设定了一个角色,这个角色就是这个人在外面所表现出来的观感。正如看那些几年才火起来的真人秀节目一样,你看起来就像是现场即兴表演,其实每个人都有详细的剧本,包括在交流中要融入的最新梗,后期要制作的各种特效,都要写进前期的剧本里。
许多看似即兴演说的现场,其实也都是有准备的,如果没有准备,大多数人现场演说,或者是尴尬冷场,或者是毫无逻辑,无休止地演说,这种感觉,如果你摊上一个大能拉奇葩说,又爱开会,开会时还喜欢现场即兴演说,跑题、扯领导,相信你最能体会。
行业问题
一是“脱口秀”这一行业也是“舶来品”,目前也方兴未艾。不同于中国的相声,它继承了几百年的传统,演员是徒弟,经过多年的磨练才能登台,“说学逗唱”,基本功扎实。不经过数年或十几年的修行,就不会成功。待技术成熟后,完全可以“现挂”,即“即兴”。
如今的“脱口秀”演员,虽然也称“演员”吐槽大会,除了一些常年主持“语言类”节目的主持人、评论员等,其他都来自各行各业,有现身说法,更有吸引力。这一类的“脱口秀”演员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半走出家门”,也不见得专业,主要靠内容、靠当事人吸引观众。对于这种“演员”群体,是不是显得“提词器”很重要!因此可以让节目的流畅性,不影响观众的观赏性。
记住台词一点也不有用脱口秀定义,喜剧的关键在于表演能力。看看书就知道了,不少脱口秀作家自夸的好段子,其实读起来一点也不好玩。还有很多是,明明从创作层面上是无敌的,但有的人表演起来,就是不好笑,请参考梁海源。
喜剧的表演,需要天赋,也需要努力,搞笑真的必须是认真的脱口秀定义|吐槽大会被爆出有提词器,所以脱口秀也都是演的吗?,不然就是逗不笑别人。编剧的作用非常大,但是好的表演才是能让观众发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