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崔新琴是哪一期|《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频出圈,喜剧的又一春来了?
人们常说:“快乐是生活的解药。”可是,你有多久没有在屏幕前痛快地笑过一次了?又有多少次表示“此处设计很巧妙”,但却仍然面无表情呢?
近期,热播喜剧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在网上频频引发热议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崔新琴是哪一期,掀起一波关于舞台喜剧的新讨论。自节目上线以来,每期节目更新,均有多个作品引发观众广泛讨论与自发传播。从《互联网体检》《三毛保卫战》到最新一期《浪漫泄露》《艰难抉择》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崔新琴是哪一期|《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频出圈,喜剧的又一春来了?,截至第七期,节目持续占领爱奇艺站内热度榜首,收获全网热搜540+个,延展话题微博阅读总量超3亿次。
舞台喜剧经历了万众期待、综艺共享、审美疲劳等不同阶段,《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热播从某种程度上说引发了观众对舞台喜剧新一轮的关注,舞台喜剧会迎来又一春吗?
直面生活,引发大众共鸣
脱口秀的关注度似乎已远超小品、相声,舞台喜剧走下坡路了吗?如何在喜剧综艺暴露诸多问题,普遍走入困境时突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热播用高级且好笑的作品带给了观众和喜剧从业者一个突破方向。
节目第一集的《互联网体检》以素描喜剧的形式,展现互联网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所遭遇的各式各样的套路,直击用户隐私泄露、广告过长、恶意弹窗、诱导购买会员、强制下载软件、限速下载、“卖惨式”直播带货等乱象。通过密集包袱将时下人们的现实遭遇展现得淋漓尽致。作品赢得了口碑,也为节目带来了开门红。
《偶像服务生》讲的是一个饭店老板招聘服务员,应聘者把参加选秀那一套流程套用到面试环节,从而碰撞出了一系列的喜剧效果。观众从“那鱼完了”影射的“内娱完了”,还有“回锅肉”“私生粉不算粉”等台词中产生了巨大共鸣,哪怕这个作品在技巧上并不足够精致、巧妙,通过与观众的情感产生连接,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传播。
第六期中,一个漫才作品以近乎离谱的荒诞性再上热搜。来自成都的土豆、吕严演出了《父亲的葬礼》,微博阅读量迅速超过2亿,刷屏各大社交媒体。这个笑点密集、节奏超好、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却“毫无逻辑”可言的漫才作品,背后藏着一个让人笑不出的逻辑。该作品讲述了父亲去世之后,来吊唁他的人,儿子几乎一个都不认识。下属、黑帮老大、科学家、甚至荒诞不经的“半人马”……这些人的到来,让儿子十分震惊,也十分崩溃。来宾口中描述的父亲,是一个儿子所不认识的陌生人。最终,让导师们和观众们“疯了”的是,“土星”竟然也来吊唁起父亲……在这里,作品以超现实、超常理的荒诞色彩走向了高潮,让人笑疯了之余又不禁深思:你是不是从来没真正了解过你的父亲?
节目没有跨界流量明星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崔新琴是哪一期,也没有各种套路化的噱头,凭借对当下生活痛点和流行话题的敏锐捕捉,这群自嘲“腰部”“脚腕子”的喜剧人,却通过对时下人们的生活痛点、流行话题的敏锐捕捉,引发观众对喜剧题材的关注和强烈情感共鸣,再次印证了“艺术来源于生活”。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无疑让人看到了舞台喜剧更多的希望。喜剧会迎来又一春吗?如何避免高开低走的烂尾剧情重复上演?如何保持作品的高水准?这样的变化能否在行业内部引发良性循环?这对节目本身和行业从业者来说都是一个考验,我们期待着舞台喜剧又一春的到来。
语言类节目成为共同记忆
不知从何时起,大年三十看春晚渐成中国人过年最具仪式感的活动之一,小品、相声等语言类节目更是令万众期待。
1984年小品《吃面条》横空出世后,几乎每年春晚都会推出一批优质小品,从《主角与配角》到《打工奇遇》《如此包装》《有事您说话》等,再到近几年涌现出的《扶不扶》,不仅陪伴了千千万万阖家团圆的观众,更是成为几代人关于跨年夜、关于童年和青春的共同记忆。
很长一个时期,春晚语言类节目无疑是最受期待的,几乎提前半年,关于春晚语言类节目的消息就成了热议话题,春晚结束后,相关节目也会引发热议,并在各类平台反复重播。
春晚语言类节目之所以能够成为几代人的美好记忆脱口秀,“物以稀为贵”是一个重要原因。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带来了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也带动了文艺的繁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被空前激活。电视直播、歌舞、小品、相声,一切都是新鲜的,带给人欢声笑语,也带给人精神满足。
一方面是平台有限,几乎所有优秀喜剧人都瞄准了一个舞台,每一个登台作品都是大浪淘沙、层层筛选出来的万里挑一之作;另一方面,因为作品有限,观众从心理上倍感珍惜,百看不厌。不少观众甚至能将经典小品、相声的台词倒背如流。
形态多样,拓宽喜剧边界
喜剧是一面镜子,许多人在这里看到了父母辈的情感表达方式、看到了社恐症的应对方式、看到了网络生活的种种套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从当下年轻人面临的痛点切入,为大众带来素描喜剧、音乐剧、默剧、漫才等不同风格的喜剧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在刚结束不久的《脱口秀大会4》里,漫才组合“肉食动物”让漫才这一喜剧形式有了更多受众,而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里,则出现《我的爸爸》《青蛙王子》《大巴车上的奇怪邻座》等题材更丰富的漫才作品。
默剧虽然不像素描喜剧和漫才是这档节目中的“主菜”,但两位默剧演员王梓和武六七表演实在太过出色,导致观众无法对他们视若无睹。王梓表演默剧已经超过十年,因此经常观看线下演出的观众脱口秀大会,或许对他并不陌生,他在默剧的钻研上可谓一意孤独树一帜行,不但在动作质感、口技特效的打磨上精益求精,甚至还为自己节目中的表演画了分镜漫画,力求每一个动作的定格都能精准到位。
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参赛选手里脱口秀大会,像王梓这样在线下表演数年磨一剑的并不罕见。如第一期节目的音乐喜剧《父子的心声》中的三位演员周仕麒、李秋盟、曹牧之是目前上海演出市场最火爆的音乐剧《阿波罗尼亚》和《桑塔露琪亚》的主卡司,两部剧都在亚洲大厦常年驻演,这给了演员高强度的磨练机会······此外还有“开心麻花”“单立人喜剧”等喜剧厂牌的资深演员也在节目中贡献精彩表演。
正是因为演员班底的专业性,才造就这档节目的可看性。班底的专业性除了体现在演出经验的丰富以外,多数选手是艺术院校科班出身,因此节目中的“梗”和笑点,除了来自日常生活和流行文化以外,也有许多对经典电影或戏剧的戏仿和解构,如《这个杀手不大冷》《水煮“三结义”》《站台》,都是经典文本在后现代语境下的全新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