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大赛第一季免费观看|情景喜剧死了,但喜剧编剧“活了”
>这是一次少有的对话体验。
>见到于奥的时候,她整个人裹在厚厚的羽绒服里,戴着毛线帽和口罩,声音稍显沙哑。她说自己已经4天没洗头了,甚至连脸都没洗。
>见到六兽的时候,他已经瘦了18斤,比起隔着屏幕更能直观感受到体型的变化。他说以前忙起来都是过劳肥,这次不知是怎么了。
>还有最终没能见到的多明,他的扁桃体一直没好,说不出话,只能通过文字交流也不忘调侃自己:“我以前一直以为我和艺人之间就差了个医美,没想到是耳鼻喉科。”
>作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编剧,于奥、六兽、多明都正在为节目的创作而忙碌着,身体上的变化似乎是属于他们的群体标识。
>喜剧综艺做了这么多年,很少有节目像《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一样,给编剧足够多的镜头,将话筒递到他们的手上,以至于娱理工作室能准确记住大家的名字,也有了这次独家对话的前提。
>而他们的作品也令人惊喜。无论是让爱奇艺主动打开格局的《互联网体检》,或是喊出“做毛,不易”的《三毛保卫战》,还有荒诞与悲情并行的《笑吧!皮奥莱维奇》,都彰显出截然不同的喜剧气质,像一个奇招频出的武林高手。
>于是我们开始好奇关于编剧的故事。他们的喜剧创作始于哪里?又将奔向哪里?在没有《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之前,这些才华横溢的编剧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三毛保卫战》
“我想直接生产价值”
>相声、小品、喜剧电影。
>喜剧从业者爱上喜剧的原因大多如此。
>六兽至今记得一个非常具体的画面——某一年大年三十,年纪尚小的他本来看完春晚就回屋睡觉了,但屋外一直“叮叮咣咣”,跑出来一看,原来是爸爸在看电影。可能是过年的兴奋感还没消散,六兽完全睡不着,爸爸就让他一起坐下,父子俩熬夜看完了这部《唐伯虎点秋香》。
>“对我来说是特别难忘的一个晚上。其实我从小就喜欢小品,又接触到喜剧电影,从那以后就特别喜欢看喜剧。”
>《唐伯虎点秋香》,周星驰、巩俐
>但现实生活中的六兽对自己是自卑的。因为体型原因,即便热爱喜剧,学生时期的他从未尝试过上台表演,在班里也是不爱说话、沉默寡言,直到大学组了乐队才打破这道心理魔障。
>如大多数人一样,毕业后六兽进入社会,找工作、上班、赚钱养家,喜剧只是娱乐消遣。有一次家里来了几个朋友,聚在一起难得清闲,大家点开 的脱口秀,看了一个整场,也笑了整整一个下午。
>“当时一屋子的人都在狂笑,笑了一个多小时,基本上只有很小的时候看春晚有过这种场面,很多年都没见过了。大家在一起也不聊天,完全被内容吸引脱口秀,我就觉得脱口秀真的是很厉害。”
>彼时六兽还在锤子科技工作,尽管被脱口秀吸引,也没想过自己要去干这个。直到2017年7月,因为生病,六兽赋闲在家,正巧朋友的酒吧在组织开放麦,他准备了一周,决定上台试试,自此开启了自己的喜剧事业生涯。
>那一天是2017年7月28日,六兽记得很清楚。主办方给第一次参加开放麦的演员特别颁发了证书,上面印着日期和品牌logo,回家后六兽把它放进相框,摆在家里,每天都能看到。
>六兽
>大约也是这一年,国内的脱口秀行业迎来了新的转折点,《吐槽大会》第一季开播,行业从“一穷二白”,到露出了些许新苗头。
>但置于当时的脱口秀演员们,谁都很难说未来会是怎样,大家的出发点是作为兴趣爱好,多以兼职为主,靠它养家糊口的人并不多。
>讲了几个月后,六兽成为单立人喜剧签约演员,2018年1月正式入职单立人。
>“我没怎么去想前景这个东西,当时心里最大的念想,就是有一天能自己掌控创作的主动权。之前在锤子科技也好,在其他岗位也好,基本上我的工作都是服务岗,服务核心生产部门。服务了九年以后,就觉得想直接生产价值。”
>据他透露,刚来单立人的时候,自己每个月线下演出费加上行政工作的工资,其实也有不少,甚至比以前还多。这也是他能说服家里人的重要原因。
>大概过了半年,六兽基本不再负责公司的行政工作,全心投入创作,包括脱口秀、,还有网络电台《无聊斋》。
>“我不敢说自己有什么天生优势,可能就是阅片量比较多,从小看到大,看多了之后对喜剧的内容气质、好笑与否有一个判断,很明确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东西,可以在创作时做取舍。”
>之前由蒋龙、张弛演绎,六兽编剧的《这个杀手不大冷》播出后高居微博热搜,也让徐峥忍不住邀请六兽加入自己的编剧团队。如果仔细看这个作品的话,其实有几分周星驰的味道。
>《这个杀手不大冷》
“编剧没有什么话语权”
>不同于六兽“半路出家”,于奥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是科班出身。
>不过在来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之前,她一直在做职业编剧,没有写过纯喜剧的剧本,只在大学做段子时倾向于喜剧类的创作,算是个人喜好。
>还没毕业,于奥就通过给别人写话剧赚到了第一桶金,她印象里有三、四万块钱。
>但毕业后于奥没选择继续写下去,而是走向台前,干起了演员。她的想法很简单,中戏导演系培养的是精通编、导、演的全方位人才,她觉得这三者之间或许演员能轻松一点。
>结果现实是她在不停地被人选择,长期处于一个被动的境地。干久了之后,于奥想做一些主动性更强的工作,便回到幕后当起了职业编剧。
>于奥
>没过多久,她发现编剧虽然是创作的源头,但是比演员还要被动,还要痛苦。
>“编剧没有什么话语权,最重视你的时候是要大纲的时候,一旦这个项目跑上马了,你就是最弱势的一个,谁提意见你都需要修改。”
>就在前段时间,于奥刚经历过一次撕扯。
>职业编剧以赚钱为主,想赚钱就难有选择的余地。目前国内职业编剧的薪酬尚有保证,网剧市场价格大多是上万元一集,能够满足甲方需求的编剧还是被需要的。
>而纯粹的喜剧编剧几乎是一个不存在的职业。尤其是在情景喜剧消失之后,没有人会为了每年晚会上、综艺里的几段小品,坚守在这里。
>既是演员也是编剧的铁男向娱理工作室解释:“比如我有能力创造出一个很精彩的、8分钟左右的一个所谓的‘小品’,完全可以把这个想法扩充成长篇。一旦有这个能力去做电影或剧集,谁还会只写‘小品’?”
>鲜为人知的是,早在2016年,马东就找到过于奥和铁男,商议着一起创作一部情景喜剧。
>这正是于奥感兴趣的事——写一部中国的《老友记》。
>但结果依旧是冰冷的。二十四集的剧本给到平台,并没有激起对方太大兴趣,编剧、导演、演员在外界眼中全是新人,无人敢拍板。与此同时,仙侠、玄幻、甜宠风靡网络,平台无法用任何大数据证明哪些用户还会为情景喜剧买单。
>《老友记》第一季
“水花有点太大了”
>来参加《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于奥就是希望能做一些自己团队想表达的东西,把它留在舞台上。
>于是观众看到了压轴登场的《笑吧!皮奥莱维奇》。荒谬的情节,极致的压迫,演员们最终在舞台上毅然“死去”,被反派“枪杀”喜剧大赛第一季免费观看,没留下任何反转。
>如果只看文字描述,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喜剧作品。于奥说,这是他们作为喜剧人,在思考如何逗笑观众时的一些感悟。“做喜剧是既痛苦、又快乐、又富有使命感的一件事情,让人着迷。”
>《笑吧!皮奥莱维奇》
>而六兽则是带着对节目组的“不爽”来的。
>线下演了这么多年,一直都站在台上,六兽不明白为何节目只邀请他担当编剧。
>他还记得单立人在2018年就开始研究,那个时候什么教材都没有,只能上网看美国《周六夜现场》学习,石老板和周奇墨还从一本厚厚的书里,翻译出了一小段关于的描述,拿出来跟演员们分享、研究。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选手蒋诗萌解释
>“为什么我们演了这么多年,比不过这些从来没有研究过喜剧的话剧演员、影视演员?感觉他们在台上稍微说些什么,就能有人笑,当时我们很多同事都是比较灰心的。”
>但既然收到邀请,六兽还是去看了一场米未组织的喜剧工作坊脱口秀演员,结果那一场看完颠覆了他原有的想象。
>“当时合作的几个特别优秀的演员,张弛、宗俊涛、黄澄澄,每组只有半个小时,编剧给到点子,半小时后他们拿出来的表演,就是我们自己在线下要排练一两个礼拜的东西。我就明白了,原来我们是差在这儿。”
>进组之后,虽然节目组许诺编剧也有表演的机会,但六兽已经不在乎那些了,心甘情愿扎在台下搞创作,间或表达一些自己的情绪。于是就有了《互联网体检》《这个杀手不大冷》《站台》等作品。
《三毛保卫战》播出后,编剧多明意外收到了很多祝贺短信,还有自己在节目里的截图,其中很多朋友已经许久不联系,这让他觉得《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水花有点太大了”。
>“之前很少有节目在播出时会打上编剧的名字,五位老师还会经常让编剧出镜。不像一些影视剧,导演都能兼任编剧,以此在海报上隐藏编剧。”
>多明很喜欢现在组里的创作氛围,每次有了好的点子,宗俊涛就会带领演员们以即兴的方式推进,《三毛保卫战》的灵感就是这样来的。
>作品出圈之后,多明不清楚这个行业有没有“走起来”。“我只知道我们组优秀的喜剧人比如土豆,节目开播后每天涨几十个粉丝,开心得不得了。”
>编剧多明和《三毛保卫战》的演员们
“到莫斯科去,到彼得堡去!”
>虽然节目还未结束喜剧大赛第一季免费观看,多明自己团队的导演已经在催他写剧本了。
>如果给喜剧编剧画一条晋升之路,多明觉得应该是开编剧公司,当演员、导演,做综艺节目。当然,他也想等嗓子好了之后,自己“上台走一走”。
>他相信喜剧始终是大众娱乐生活的刚需,一直存在很大的缺口。
>而六兽最关心的无疑是。他对节目最低的预期是“一档优秀的节目”。
>早在2016年,六兽就对张海宇和蒋易在《今夜百乐门》的表演由衷喜欢。“有些事蒋易到现在都不知道,他是我喜欢的第一个演员。虽然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是什么,但已经非常喜欢他们了。”
>转眼五年,蒋易也来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还在做,还在演。
>六兽觉得如果能随着节目被更多人知道、被更多行业的人看到喜剧大赛第一季免费观看|情景喜剧死了,但喜剧编剧“活了”,其实是多方共赢的事情。
>“真正的功能在于它能进入很多行业,变成对方的DNA。比如说好莱坞的喜剧电影会有一个编剧组,里面有‘正经编剧’,也有喜剧编剧,当他需要一个桥段体现某一主题的时候,会把这块空出来脱口秀演员,让喜剧编剧进行创作。金·凯瑞的很多电影都是这样运作的。
>另外国外的广告其实就是,包括我们早先的传统喜剧,研究相声和小品的前辈们也都看过,冯巩的相声里就有很多的东西。”
>尽管的本土传播任重道远,但六兽有一个明显的感受,近几年行业内外正在愈加认可喜剧的专业性。
>“大家会越来越意识到喜剧应该是专业的人来做,我觉得能有这个认识,算是我们的春天快来了。”
>此前单立人集体进组《听姐说》,负责节目的编剧工作,在网上还引起了一阵议论,似乎脱口秀演员的最终出路,就是在综艺里为明星写段子。
>六兽没觉得有什么不好。“这不就是行业应该有的东西吗?有人把线下演出当作爱好,有人当它是养家糊口的工具,也有人得在幕后写。这取决于你要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而且脱口秀一定要和其他行业接上轨,才能称之为是一个行业。当你变成其他行业的一个零件、一个工具的时候,其实发挥的力量是更大的。”
>而于奥惦记的还是那部被搁浅的情景喜剧。
>她有畅想过,如果节目结束后,铁男、冠朝和扬凡能够“出来一点点”,是不是那个中国版的《老友记》就有推进下去的希望。
>“至少观众知道他们是谁、叫什么,知道我们的喜剧是什么气质,知道我们是一个努力讲故事、塑造人物的团队,就比之前好一点。”
>陪在一旁的铁男补充道:“也许观众会知道我们是做喜剧的,以后再刷到我们时,会想着要不要点开看一下。”
>“其实我们还是想做一些能留下来的作品。”
>《这个杀手不大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