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说说飞行嘉宾|综艺本土化,失败了?
全新解锁更多好玩的版块~~~
在刚刚结束的第26届上海电视节里,提出影视行业要沉淀下来,保质减量的目标。
的确,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综艺,咱们的“量”真的太多了。
周末的时候,小剧就常常苦恼,要先看《乘风破浪的姐姐》,还是《这!就是街舞》,最新的《脱口秀大会》还没补,《乐队的夏天》又更新了!
家长在看《奔跑吧》,要不要和他们一起看?
既然说到这了,小剧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综艺的本土化。
最近几年,国内通过版权引进和自制创新,丰富了综艺类型。有选秀、户外竞技、慢综艺、辩论、脱口秀等多种类型。
其中,占大量市场份额的是几年前从韩国进行“版权输入”的综艺。有《奔跑吧》、《创造101》、《忘不了餐厅》、《明星大侦探》、《密室大逃脱》等。
在“版权输入”的同时,我们也在进行了“本土化”挑战。
一些节目“举一反三”,通过相似的模式脱口秀大会,衍生出其他综艺。
比如,通过《我家那小子》衍生出的《我家那闺女》;原创综艺《这!就是街舞》衍生出了《这!就是灌篮》、《这!就是原创》等。
也有一些节目,在保留原有框架的基础上,尝试内容“本土化”。
比如《奔跑吧》、《极限挑战》尝试和“民生”联系,跑遍全国各个地方,去“一汽”工厂宣传国产汽车品牌,或者去敦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是,户外竞技类节目的“本土化”并不好做,“上了价值”的综艺节目总给观众一种尴尬感。
毕竟,大家看此类节目的出发点,是和家人一起热热闹闹看看搞笑的游戏环节,在茶余饭后放松一下。
比起户外竞技类的综艺,慢综艺似乎更好“上价值”一些。
《向往的生活》和薇娅联动,在节目中进行直播,利用“明星效应”促进西双版纳的农副产品销售。
《中餐厅4》来到湖北,想沿三峡港口做“游轮餐厅”,最终到达武汉,拉动湖北经济发展。
而《忘不了餐厅》从一开始,就以“关爱认知障碍的老人”为主题展开说说飞行嘉宾,展开暖心的沟通与交流。
作为老牌的“慢综艺”,《向往的生活》第四季开播之前,大家对于节目的口碑还算OK,不少观众觉得节目已经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但《向往的生活》第四季播出后,评分和口碑却比之前大大下滑。
今天,小剧就以《向往的生活》为例,说说综艺的“本土化”。
01 本土化过程
《向往的生活》原版来自于韩国tvN电视台2014年开播的综艺节目《三时三餐》。
《三时三餐》只是一个试水节目,当电视台所有人指责罗英锡PD疯了,竟然把明星弄去乡下做饭的时候,节目突然间火了,韩国人发现重回自然竟然是这么美好,
“治愈”成为《三时三餐》的代名词,“慢综艺”一词也由此而来。
对于《向往的生活》来说,有了原版的概念,节目从一开始就主打“治愈”这一主题。
在原始设定上,这两个节目基本上是一致的。
让明星到远离都市的乡村或渔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地生活,生活经验较为丰富的年长者+主要承担体力输出任务的年轻人,形成“老少配”的常驻嘉宾设置。
(《三时三餐海洋牧场篇》:李瑞镇、尹均相和Eric)
(《向往的生活》第二季:何炅、黄磊、刘宪华、彭昱畅)
同时,节目也安排了飞行嘉宾以客人的身份前来做客,以此丰富节目的内容。
(《三时三餐山村篇》来做客的朴叙俊和固定MC 廉晶雅、尹世雅、朴素丹)
(《向往的生活》第四季嘉宾和固定MC合照,嘉宾姓名见图)
节目最开始的时候展开说说飞行嘉宾,宠物配置、用劳作换取食材等节目形式都是相同的。
拿节目最重要的食物来说。
第一期节目的第一道菜都比较简单,《三时三餐》里选择的是韩国的家常菜萝卜饭和大酱汤↓
而《向往的生活》制作了有北京特色的炸酱面↓
后来,《三时三餐》也展示过西式的烤披萨、中式炒菜等菜式。
而《向往的生活》每季都会去不同的地方,黄磊也尝试去做当地的美食。
比如第二季杭州的虾爆鳝面,第四季云南的汽锅鸡⋯⋯
比较来看,两档节目都把“饮食文化”放在了第一位。
不同的是,《三时三餐》会根据不同的食材挑战更多元的菜系,而《向往的生活》以中餐为主。
不管是炖菜、炒菜还是煲汤,烙饼,这几季《向往的生活》里,黄磊做的菜,全是中餐。
从饮食的角度来说,以中餐为主,是节目进行“本土化”的一个改变。
嘉宾构成上,两档节目也有区别。
《三时三餐》里,几位常驻MC是绝对的核心,每次飞行嘉宾的数量都控制在一到两位。
《三时三餐 渔村篇》里还出现过没有客人前往的状况展开说说飞行嘉宾|综艺本土化,失败了?,几位固定MC更能展示出在农村简陋的条件下,能做出什么样的美食。
当初,渔村“一家三口”也成为挽救《三时三餐》收视率的关键。
而在《向往的生活》里,经常出现六七位客人齐聚在一起的热闹场面。
与《三时三餐》里侧重展示稳定的二到三人mc组合的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相比,《向往的生活》里热闹怀旧大聚会的画面,是两个节目最直观的差别。
“友人做客”,是节目进行“本土化”的另一个改变。
02 差异化
在这样的差异化区分下,《向往的生活》越来越侧重“友人做客”的主题。
《向往的生活》中,做饭的场景相对减少,友人聚会的画面越来越多。
比如,黄磊和曾经的学生们围坐在一起,聊起学校的往事↓
周迅到来时,黄磊一句“小妞”和摸脸的动作就显示出了亲昵↓
尤其是两个人在饭桌上聊起千禧年的往事这一段,看着他们感叹演了一部剧就像过了纠缠不清的一生时,仿佛饭桌上的“长辈回忆录”。
还有何老师知道快乐家族要来时,边笑边一路哒哒哒地小跑,冲在最前面去迎接大伙↓
晚上,一群人和快乐家族非常自然地玩闹↓
还有老狼、郑钧来做客的时候。
黄磊、老狼、郑钧、高晓松在年轻时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老友相见总有很多感慨和回忆可以聊。
还可以一起唱对方的歌互相调侃,
金曲老歌怀旧男团大联唱根本刹不住车,
他们在一旁举杯小酌,回忆青春,感叹人生如梦,甚至忍不住哽咽,氛围愈发煽情。
这种“合家欢”的生活基调,似乎从第一期请到飞行嘉宾宋丹丹开始,就已经奠定了基础。
节目里,宋丹丹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来做客的亲戚一样,喜欢和你唠唠家常,聊聊往事⋯⋯
尤其在她嫌弃自己儿子的时候,小剧好像看到了自己的父母。
而,这种“合家欢”的氛围并不是《三时三餐》想要表达的。
对于《三时三餐》来说,节目一开始的目标是“返璞归真”,让出演者远离城市生活,贴近自然,在朴素的乡村为一顿饭而努力,在过程中体会一顿饭的真正价值。
小剧将它理解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教学影片。
即使《三时三餐》邀请嘉宾,节目也不会过多放出他们坐在一起聊回忆,聊过去的片段。
而是根据韩国观众的喜好,放出嘉宾之间互怼,开玩笑的场景,用笑点来保证节目收视。
《向往的生活》逐渐成为“娱乐圈的老友聚会”,而《三时三餐》依旧坚持最初的立意,并且更多地宣传食材的来之不易。
这也是两个节目最大的差异。
因此,我们经常能在《向往的生活》中看到他们放风筝,唱卡拉ok,玩游戏⋯⋯
03 本土化问题
从《向往的生活》第三季开始,就出现了因嘉宾过多,而显得尴尬的问题。有几期节目一下去好多人,大家互不熟悉,坐在一起面面相觑。
比如,第三季就邀请过脱口秀演员、歌手、选秀出道的偶像、演员同上一期节目。
大家一起去插秧的画面是如此壮观↓
一起吃饭的菜量和挤坐在饭桌边的画面也很壮观↓
但,嘉宾过多,大家讨论的话题也很杂,有些话少的人,几乎没有什么镜头。
这一季,这种问题同样出现。
和老狼、郑钧、欧阳娜娜同一做客的许光汉,与其他人并不熟悉。虽然节目剪辑了他的帅气和勤劳能干,但很多时候他都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在一旁安静地微笑,听大家讲话↓
这个样子真的很像“去陌生亲戚家做客你”。
除了嘉宾邀请,还有分工问题。
黄磊疲于做饭,大多数时候被困在了厨房里,和其他嘉宾的互动也不多。
有时候,只有嘉宾去厨房打招呼的时候,能和黄磊短暂地问候一下,
而何老师负责招呼客人,比如带客人去参观环境脱口秀大会,
张罗大家去干农活,
还负责安慰嘉宾的情绪,让他们在节目里展示最真实的自己。
说真的,看到这些,小剧越来越觉得,这像升级版的《背后的故事》。
节目的后期呈现效果过于依赖嘉宾,成为节目最大的问题。
很多时候,甚至有些看不懂节目的立意。
遇上宋丹丹、陈赫这些有梗的嘉宾,节目会有很多笑点。
遇上周迅、陶虹、老狼这样的嘉宾,又能回忆青春,感慨岁月的流逝。
若是遇上新生代年轻的艺人,和黄磊有代沟,和彭昱畅、张子枫也不怎么熟悉,就只能看着何炅一个人努力热场,cue大家讲话了。
对于《向往的生活》来说,在“本土化”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但也陷入了自己的困境。
从第四季开始,节目少了一部分最开始讨人喜欢的纯粹,多了一些因节目的红火而附加的累赘,也是评分和口碑下滑的原因之一。
要如何把握这其中的平衡呢,如果还有第五季的话,不知道《向往的生活》能不能找到更好的答案。
剧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