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院的脱口秀段子|陶勇老师脱口秀首秀大受好评,医学科普的脱口秀化迎来春天?
在昨天的《脱口秀反跨年》上,我们看到了让人感动而又心痛的陶勇老师站到了最喜爱的《脱口秀》舞台上,用亲切而又温暖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的经历,分享了作为医生的糟心和暖心故事,整场表演流畅、连贯,观众的反应大多是“又想哭,又想笑”。
陶勇老师是当年北京市讲课比赛的一等奖,历任的一等奖现在都混迹在各种学术和政治的第一梯队,陶勇老师也不例外。他是我们已知的最强战力,如此年轻就已经取得了别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达到的高度。(在下不才,也只是区区二等奖,虽然还有个最受学生欢迎奖[呲牙])所以他的口才,完全有能力驾驭这样的内容和场合。
陶勇老师分享了当时受伤的事情,说“那个患者”因为恢复得不顺利就把他砍伤了,但是他能在茫茫人海当中精准地把他砍伤,这怎么能说是恢复得不好呢?难道是想在茫茫人海当中用飞镖扎住他么?
曾经有人说过,医学和脱口秀这两件事是无法很好地融合的,那么陶勇老师算是给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头儿,到底医学脱口秀会不会迎来新的春天?
医学脱口秀,科普的势能更猛烈
众所周知,脱口秀可以用一种轻松的形式去调侃生活中的故事,故事的内核可以是幸运的关于医院的脱口秀段子|陶勇老师脱口秀首秀大受好评,医学科普的脱口秀化迎来春天?,不幸的,快乐的,悲伤的,但是喜剧就是一种让人跨越悲伤不幸的故事内核,去带给人愉悦、思辨、幸福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医学本身就是一个产生丰富故事的场景,因此和大众泛娱乐化的“女权,抄袭,违约,离婚,屌丝”这些经典段子产生的热词完全不在一个水平,医学能触及的社会和人性之深刻,有可能会和法律、政治捆绑在一起,使脱口秀艺术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涉及设计生命的艺术,这是最能产生共情的领域。
医学科普现在也开始走入一些困境,本就不多的知识点的拆解已经告一段落,网络上不同形形色色的专家都用自己的比喻来进行了很好的解读。于是也看到很多网红跳出来开始扯些玄学的东西,那确实是因为实在没有可写的东西。
因此医学科普急需更替形式,重新出发,用新的艺术形式来让好内容重新焕发出战斗力。
医学脱口秀,最容易踩雷?
没错关于医院的脱口秀段子,这也是为什么医学脱口秀很难做的一点原因关于医院的脱口秀段子,包括我在内,都不敢随便在公共场合去吐槽医学,因为容易火就容易死。
医学故事,你想吐槽什么呢?吐槽医患关系么脱口秀,必然不行。陶勇老师的伤医事件,已经触及刑法,本就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并无中间的灰色地带,是一件铁一般的事实。但是大多数时候的医患纠纷和矛盾,又一定是医生的错,或者一定是患者的错么?未必见得。
我举个例子。医生假设吐槽“病人手术做得不太顺利,病人情绪很大,我就和他说,要平静,不然我还得再多放一根支架。”这是不是一个梗?但是看上去就是个烂梗,作为医生,你不应该说出这样的话来调侃病人,这有违你的职业道德。
还有个之前提过的梗,说主任医生走进手术室,看到患者已经摆好了体位,于是上去就狠狠拍了拍,说了句“这么个大屁股!手术也太难做了吧!”于是绕过去看到病人还没有麻醉……
这似乎稍微高级一点点,但是呢,这仍然说明医生伤害到了患者的内心。
相信我,医学脱口秀,一定是一个更容易踩雷的范畴。越是笑果好的段子,风险就越大。
我们一定能做,但是一定不能着急
我前阵子也去过一场脱口秀式的表演,是安宁养护主题,我来做开场嘉宾。我讲述的是我家人患癌之后脱口秀演员,即使作为医生,也有万千的困难。我是把我自己放在一个非常屌丝的位置,用一个家属的身份来吐槽医学,以及医院管理的不合理。
当时的氛围很好,既能深刻地分享就医的感受,又能感受到大家在就医过程当中吐槽有共鸣的地方。
比如说“医生写的字儿太烂了”、“主任医师可没有兽医诊费高”等等。
因此我觉得,医学脱口秀不是不能做,但是不适合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就立刻用自媒体的方式扩散出去,我们需要谨慎地征询更多人的意见,包括卫健委的专家和领导,甚至成立相关的部门来严格把控内容的生产质量和搞笑的尺度,才能真正地把医学和脱口秀两者结合得更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