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有一年多没有看《奇葩说》了,其实也没有故意不看,主要是因为要看的东西太多了,奇葩说一直没排上我的档期【嘻嘻。这两天疯狂地在准备脱口秀,没日没夜地看各种喜剧类综艺节目,但是一想到我也要站在台上讲段子,我真的笑不出来。别人看综艺是休闲,我看综艺那是学习。
然后我就想到了一年多前给我带来无限欢乐的奇葩说。现在不是很多人都喜欢李诞嘛,然后我就专看了李诞在的那几集。首先我想说,以他的能力,如果吐槽大会没有火,那他也能靠当奇葩说辩手火。当然做奇葩辩手实在不是什么易事,光好笑是没有用的,可以参见肖骁得有多努力,这几年来进步这么大。像蛋蛋哥哥这种丧文化代言人,直接从一个段子手直蹦导师席位,我觉得台上的辩手肯定有人是不服的。但是谁让他红呢,谁让他聪明人挂着个二傻子的脸呢。
李诞绝对是有货的,有一集脱口秀大会,他说了影响他的三个段子奇葩说辩手肖骁,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成长吧,对他来说,现阶段,讲段子要什么内涵,只要搞笑就可以。这当然是他活到现在才明白的事情,但我真的不建议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直接去采取他的这种思维模式。他之所以现在能这么成功,绝对不是因为“只要搞笑就行”,而是他经历了“幽默应该深刻”再到“搞笑就行“的转变。从看山不是山,到看上还是山。不然为什么说李诞高级呢,是不是。
然后再扯回奇葩说,这么就没看了居然有点陌生,加进来很多人,有的老队员的脸也变了。奇葩说是真的好看啊,从节目设置到后期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绝对都是国内综艺顶级配置。毕竟我这两天看了这么多脱口秀、相声、综艺什么的,心路历程真有到生无可恋的阶段,感觉好笑到达了一个瓶颈,有的人是靠天生的人格魅力搞笑(小S、李诞、岳云鹏),剩下来的就是在模仿这些天生搞笑的人罢了。但是看到奇葩说,我觉得这些人真是用智商在搞笑啊,当然智商也是天赋的一种,稍微慢半拍的人很容易成为手下败将。感觉全中国反应最快、最聪明的人都在奇葩说了。
当然奇葩说不是脱口秀,它的内核是辩论。制作人可能在辩论这项原本很严肃、很紧张的活动中发现了预见了其中综艺化的可能性。像是如晶、黄执中、马薇薇那帮子人可真的是硬核到爆、穿着笔挺的西服的专业辩手,然而到了奇葩说这种花花绿绿的情境下,居然一点也不违和,这就是马东的本事,也是奇葩说的宗旨,把严肃的内容用综艺的方式带给到年轻观众。
At least, 年轻人的注意力可以从一无是处的快乐大本营转移到讨论严肃话题的奇葩说上了,从此综艺偏向了网络,电视综艺产生了生存危机,内容质量开始大幅度提升,(对此快乐大本营表示无动于衷)从这个角度来看,马东真的绝对是做了一件大善事了。
奇葩说在国内综艺里面奇葩说辩手肖骁|为啥年轻人应该少看奇葩说,内容绝对算是满的了,就像忘了某个观众说基本上两句就来一个观点,因此奇葩说给人造成了一种“能学到很多东西”的,每集看完感觉脑子涨涨的,收获颇丰,今天又是一个学有所成的一天呢!但是从了奇葩说听到 of观点以后,我们得到的全都是别人现成的观点脱口秀大会,从现成的观点中挑选适合自己搭建自己的世界观,这难道不是一种偷懒的表现吗?
我认为,这群“全国最聪明的人”给你们提供了熟食,却没有给我们(菜谱)这是我所认为的奇葩说最大的遗憾。对于年轻人来说,建筑价值观体系的基础绝对不是材料,而是建筑知识和工具奇葩说辩手肖骁,然后再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建筑风格以及材料才对。这跟之前说的李诞也是一样的意思,如果我们直接把“人间不值得”输入到个性签名中去,作为指导我们人生的宗旨,这样人生是不是过于易如反掌了?
康德在他的essay “What's “中说到“使用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是一种勇气”(原话是”Have the to use your own ,” is the motto of the .)所以我的想法是,奇葩说让我们看到了“有脑子有口才”是一件多么畅快的事情,通过这个动机去激励我们去学习,去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去更加接近这一种畅快的体验。到那时候再说“人间不值得”也来得及。
忽然想起来两年前也写过一篇关于奇葩说的,想要贴一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