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脱口秀段子|突破“小而美” 脱口秀文化如何“植树造林”

剧本|台词 admin 2年前 (2023-04-29) 218次浏览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物业脱口秀段子|突破“小而美” 脱口秀文化如何“植树造林”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罗茂林)两束聚光灯亮起,千人的上海大剧院座无虚席,都是些二三十岁年轻的面孔。黑暗中,脱口秀演员李诞穿着花格子衬衫,晃悠着蹦出来,宛如一个会跳的衣架,全场一阵欢呼与掌声。

这是笑果文化千人剧院漫才全国巡演的最后一场。和之前所有线下演出一样——上千张门票不到5分钟就显示售罄。但不同的是,对于笑果而言物业脱口秀段子,这场充满仪式感的结束,或许恰恰是新的开始。

丢“包袱”有讲究

这是属于漫才组合“肉食动物”的一个小时。耀眼的聚光灯下,胖胖的演员“晃晃”很快汗流浃背,留着络腮胡子的他在段子中反串“白雪公主”,一边接搭档的词,一边做着各种诙谐的动作,极具反差感的表演逗得全场观众捧腹大笑。

物业脱口秀段子|突破“小而美” 脱口秀文化如何“植树造林”

和所有脱口秀表演一样,漫才演员最在意的是自己的“包袱”究竟响没响。为此,高密度埋“包袱”成了表演成功的前提。演出过程中,记者粗略计算,短短一分钟的表演里,“肉食动物”组合两位演员便以几乎一句一梗的频率,埋进了5个“包袱”。

丢“包袱”的节奏也至关重要。一位脱口秀演员戏称,讲好脱口秀就像是在不断烧一壶96度的热水,将沸未沸的时刻最难把握。“温度低一点,场面冷了不行,温度高一点,观众沸腾了,你也失去了对场面的把控力。”

这就是脱口秀,看似随意的表演背后,一切都精心编排过无数次。“甚至我们台上讲话间隙,喝水的水瓶摆在哪都有讲究,因为要预留出观众反应的气口。”业余脱口秀演员小周告诉记者,有时候包袱抛出去后需要给观众一个笑的契机,这时候演员自然地拿起水瓶喝口水,不但不显得故意吐槽大会,还能顺利将段子切换到下一个话题。

但这或许恰恰就是脱口秀最初的魅力。一支立麦,一张高脚椅,没有门槛,围坐一圈的人们可以随时上台,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段子,也无怪乎近年来,这种形式轻松的喜剧表演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物业脱口秀段子|突破“小而美” 脱口秀文化如何“植树造林”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国脱口秀演出票房为2.24亿元。截至2021年12月,全国共有175家脱口秀俱乐部,已知有76家俱乐部注册公司;全国共统计到有将近1000名脱口秀演员,在2021年下半年内增长超过400人。

线上还是线下

提起国内脱口秀,业内有句顺口溜:“南笑果,北单立人”,大致勾勒国内行业的格局。就现状而言,以俱乐部为主体的脱口秀依然延续着“小而美”的风格。

从规模来看,作为龙头的笑果文化在2019年融资时,估值达到了30亿元,深度合作的腾讯是其重要股东。而紧随其后的单立人,今年6月新一轮融资后,整体估值达到5亿元。天眼查显示,以“脱口秀”为关键词搜索,目前全国注册的相关公司不足50家。“线下小圈子的开放麦目前还是主流。”小周告诉记者。

物业脱口秀段子|突破“小而美” 脱口秀文化如何“植树造林”

尽管行业整体盘子不大,但第一名与第二名之间的差距,却也反映出如今国内脱口秀发展的两个取向:坚持线下,还是扩大线上。单立人选择了偏向传统的前者。

而笑果文化的爆发,显然得益于线上长视频平台。从《吐槽大会》到《脱口秀大会》再到《脱口秀跨年》,凭借着腾讯视频平台的巨大流量,笑果不但打造出了如李诞、王建国这样的脱口秀明星,更让这门小众爱好不断获得大众关注。

线上与线下有何差距?笑果文化披露的数据能窥见一斑:2021年,笑果共在全国举办1500场线下演出,吸引观众40万人次。而与此同时,2020年上线的《脱口秀大会》总播放量已达到40亿次。“线下涉及场地租金等,需要平衡人流量和成本。”一位地产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对一线城市主流商圈而言,脱口秀类的项目坪效偏低,所以物业基本只和头部合作,也只是为商场赚人气。

“如果不考虑大商场密集进驻,脱口秀这样的公司不太需要融资,因为他们成本不高,门票模式现金流充沛,短期也不会有巨大扩张的需求。”一位市场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许多脱口秀俱乐部“小而美”的姿态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其实顺应行业特点。

物业脱口秀段子|突破“小而美” 脱口秀文化如何“植树造林”

但显然,笑果文化的雄心不限于此。笑果文化的创始人叶烽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物业脱口秀段子|突破“小而美” 脱口秀文化如何“植树造林”,眼下业内公司的竞争没有意义,电影、话剧、酒吧,所有这些娱乐生活方式都是你的竞争对手。

如今,“泛脱口秀”成为笑果文化尝试的道路,此次漫才的首次全国巡演便是大胆尝试。

如何种植“笑果”

打造“泛脱口秀”,实现行业的扩容物业脱口秀段子,充足的人才是第一前提。具体到笑果文化而言,便是种出更多的“笑果”。

物业脱口秀段子|突破“小而美” 脱口秀文化如何“植树造林”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脱口秀的运营思路与MCN机构类似,就是要不断孵化明星,推出新的脱口秀人才。”前述市场人士认为,这也意味着公司受个人IP影响会非常明显。

这点在头部公司尤为明显,比如李诞之于笑果,再比如周奇墨之于单立人。不过,任何一个行业的成熟,都需要摆脱某个个体的影响。当“走红”与“流量”借助线上平台不再成为问题。行业的焦点变成了如何培养更多的人才。

“传统脱口秀培养的主要方式还是开放麦。”小周告诉记者,此前她几乎每月都会去线下的剧场,参加这种爱好者们的切磋活动,“大家都是脱口秀爱好者,可以上台去试一试自己的新段子。”而在《脱口秀大会》等综艺节目走红后,如今笑果打造出了一条以比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选拔链路,包括训练营、TIGHT 5直通赛、《脱口秀大会》,层层递进,最终借助综艺节目的巨大流量,完成新人的推荐。

“以漫才为例,我们现在已经研发出了一套全新的课程,会由‘肉食动物’组合作为导师来分享。”一位笑果文化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课程并没有理论的灌输,而是通过一些特殊的环节设置,让大家不断地练习、找到同频的搭档,在课上共创打磨。”据了解,今年笑果文化推出了“漫才飞行”计划,目前已走过4个城市,已覆盖200多名学员。

值得一提的是,和所有引进的戏剧形式一样,本土化的创新正在让包括漫才、(素描喜剧)等众多“泛脱口秀”形式变得鲜活。“比如说我们现在做了三人漫才、音乐漫才等等。”笑果负责人表示,未来,笑果文化还将探索更多喜剧形式,为创作者提供行业机会的同时,也将为观众提供更丰富的喜剧精品内容。

喜欢 (0)
[打赏点吧]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