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才小品大会|国产喜剧界的100亿影帝都来了,这档综艺凭什么?
看嗨了。
你有没有见过徐峥笑得合不拢嘴,用手里的扇子拍桌子,还脱下帽子展示光头,一旁的黄渤都惊了。
而现场这段表演的梗就是:
秃头。
到底是什么笑点这么精准?
刚刚上线的国综,哈哈哈哈哈哈,它是认真的: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先不说节目。
就看看海报。
辨认出它的“血统”来没有?
没错。
《奇葩说》后沉寂了大半年,还鸽掉了今年的《乐夏》。
马东终究还是没忍住,带着新节目杀了回来。
看名字取得多霸气。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这口气就像带着任务来给今年的国产喜剧做年终总结。
压轴?
它凭什么?
还真别小瞧它。
马东控场不说漫才小品大会|国产喜剧界的100亿影帝都来了,这档综艺凭什么?,黄渤+徐峥+李诞,国产喜剧来了大半个江山。
再加上“综艺新人”+“老戏骨”的于和伟。
摆明了是要搞个大新闻。
当然,更有意思的,这档节目的初衷。
就这么说吧。
相比于盯着“喜剧大赛”四个字。
Sir更愿意叫它:
一本献给所有观众的,喜剧不完全入门手册。
01
这两年,喜剧,已经成为国产综艺/电影的最大公约数。
春节档票房冠军《你好,李焕英》。
国产100亿影帝里,黄渤、沈腾、徐峥就占了3席。
更不要说各种以“欢乐喜剧人”人设在网络上走红的明星。
谁能让观众笑,谁就能赚足人缘。
在刚刚上线的第一期节目开场,马东就给《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定下了关键词——新。
还给出了大赛唯一的标准。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就是要做出辨识度,做出新意来。
因为这样才能把机会,留给那些不那么出名,但一样精彩的其他类型的喜剧人。
换言之。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内核,是发现,呈现更多类型的喜剧作品。
于是在刚刚上线的第一期里,Sir就看到了很多奇怪的东西,也正是把它叫做“入门手册”的原因。
比如“素描喜剧”。
这是一种形式类似于国内小品的演出形式,但节奏会更快,想法和主题也更天马行空。
说这么多,不如看看实例。
第二个出场的节目《一心不二用》,靠着简单的表演就引爆全场,成为第一个获得所有导师一致通过的晋级者。
喜剧场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两个人在拳击台上打拳。
这也能逗人笑吗?
一个拳击台,两个演员,全程只有五六分钟,但结构和逻辑又非常自洽:
从“一心不能二用”的设定,到呈现出“声画不能同步”的效果。
更有意思的是创作思路。
在日常生活琐事中,找到一个很寻常的点,然后不断深挖、升级、放大,最后做到极致,荒诞的笑点就会油然而生。
想想看,这不就是很多喜剧的创作模式?
素描喜剧,大道至简。
再比如,音乐剧,确切来说,是音乐喜剧( )。
这是一种源自西方戏剧,诞生自十九世纪末的表演形式,融合了戏剧、音乐、歌舞等元素,以幽默讽刺的手法表现现实生活的种种问题,风格大多轻松,幽默,活泼,一度盛行海外。
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里,几位在上海已经小(gong)有(cheng)名(ming)气(jiu)的音乐剧演员,要试试为国产喜剧类型里,加上音乐剧的元素。
不仅是走出舒适圈,多交新朋友,更重要的,是看看国内的观众,能否接受这种在国外有百年历史,在国内还处于开拓状态的新形式。
他们用了一个很接地气的改编,讲中国家庭关系中的烦恼,甚至还有反串的演出。
但可惜,就现场的反馈来看,音乐喜剧在国内落地的问题,显然还得继续尝试。
不过,前景肯定是光明的。
Sir为什么敢这么说?
因为眼前就有一个今年刚刚走出圈的例子——漫才。
你可能早有耳闻。
有一些类似中国的相声,用李诞的解释就是:
在李诞还叫“蛋蛋”的时候,曾经和王建国一起表演过漫才。
然后成功……
地放弃了。
但在这两年,随着线上的节目和线下的演出,漫才逐渐出圈,仅仅是喜剧大赛的第一期,就连着来了三组漫才表演。
实火。
但效果?
看看几位的表情就知道了。
火了之后,吸引来各种喜剧人参与创作,水平有高低很正常。
当然,也有这样的:
非常值得期待了。
仅仅是第一期,《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就提供了各种风格形式的演出作品。
除此之外,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题材。
很多人都会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喜剧的本质是冒犯,喜剧就是攻击严肃……这些大话,套话。
但在喜剧大赛里,你能看到这些概念,真实落地的样子。
比如第一期的第一个节目,《互联网体检》。
一个典型的素描喜剧,但内容却超级接地气,以致于表演结束后,主创们最想感谢的,是平台的包容。
为啥?
名为《互联网体检》,其实是“体检互联网”
在爱奇艺自制综艺里,这个节目吐槽了视频平台乱播广告,一边搞会员制度,一边又搞提前点播等附加收费,让用户深恶痛绝的乱象。
连马东都现场表示。
同样,还有文章开头那个让徐峥笑到停不下来的节目。
调侃脱发人的烦恼。
但内容却直指现代人脱发后真正的痛点:
这种在题材选择上的现实性,回归了喜剧最本质的东西。
既放肆地笑出眼泪,但细品之后,也有苦辣酸甜。
第一期最后脱口秀大会,于和伟的感慨,也是Sir认为这出喜剧大赛的意义:
我最大的收获
我觉得我可能
看到了各种类型
各种可能性
02
理念的确是新的。
题材也的确是破格的。
但既然是“喜剧大赛”,那就别整虚的,观众只在乎一点——到底好不好笑。
别急。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当然会让你笑,但它不要做“作品合辑”,而是要比出门道、比出精髓来。
比如,在节目里,经常看到这种场面。
大家明明都笑得很开心,但在点评和分析的时候又分歧巨大。
原因,也正是这档节目真正好的地方——它在试图向大众解释喜剧。
好像挺多余。
但在我们这个年代漫才小品大会,有层出不穷的段子手,恶搞视频,魔性笑声罐头。
打开手机,随时随地就可以在笑声中消遣上个把钟头。
但为什么我们仍然怀念,来来去去地看8、90年代那些经典小品呢?
笑声与笑声的区别在哪?
为什么有的笑完就忘,有的不管经历多久还是清澈隽永?
你看漫才小品大会,笑也是有金线的。
所以在笑声通货膨胀的年代,比起批量生产笑料,更该关注的是如何用心做出经典款。
先举个例子。
一开场的《互联网体检》,创作者们使用了大量的网络梗,广告梗。
想跳过广告?
那还有第二重套路——充值会员。
最无语的是,每次登陆账号前的真人验证,在这里变成了“真人验证”。
抽血前被要求——“请把我移动到正确的位置。”
到最后,低俗的弹窗广告,直播带货的小剧场,全部被搬上了舞台。
让同行都忍不住感叹:
这个主人公,就是电脑面前看视频网站的我。
第一个上场,就获得了整个第一期前三的分数,堪称引爆全场。
把几个嘉宾笑得表情管理都失败了。
但在点评的时候,却没有获得一致通过。
为什么?
李诞和马东解释了原因。
这种情理之中,意料之中的笑点。
好笑吗?
可太好笑了。
但从喜剧的技巧上看。
只要观众看过开场的设定,自然可以预判到后边几乎所有的看点。
技巧的秘诀,在于共情。
但限制也在这里:如果没有类似的生活经历,很容易垮掉。
对比来看,《三毛保卫战》。
论笑声分贝,它肯定不是最强的。
三个人,没有布景,也没有道具。
单靠台词,靠肢体语言,成为全场的爆款。
Sir强烈推荐你们去看原片。
如果硬要评价的话,其实逻辑也很简单。
三个话剧老手,如何用正剧的技巧,展现一个荒诞的情景:
坚守阵地的最后三根头发。
这三根头发在摇摇欲坠和顽固倔强之间极限拉扯。
比起生理性的,堆砌的,直给的笑点刺激。
在喜剧里,玩结构,玩反差,玩沉浸,玩荒诞,虽然不一定比前者能够打动更多的观众脱口秀演员,获得更多的认可。
可对于喜剧人来说,后者至少是一种保持创作力,让演艺生命力更持久的方式。
当然,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并无高低之分,哪一个能够赢得观众,取决于观众自己。
但这个《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至少在尝试。
尝试什么?
尝试承担起一个喜剧科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