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去破浪的姐姐成团后干嘛|乘风|《乘风破浪的姐姐》:无论是乘风的,还是破浪的,最后都归于平静( 二 )
她们在节目中的状态和表现,其实跟现实生活中并无两样。练习生们渴望成名、渴望出道是逐梦,而对于大多数的姐姐们来说,《浪姐》只是她们的一个通告之一。
文章图片
赵兆说“是为了重新定义女团”,这种说法也是不靠谱的,这几位姐姐个个“能打能扛”,即使成团,那么她们按女团的模式“抱团”发展现实是不现实的。至少目前看来,在定义上还是按照杜华的标准在走——虚拟的临时团体!
也就是说,《浪姐》一直在按照自己的剧本和剧情去推进,它并没有改变赛道。观众从节目中看到的女性独立、女性勇敢逐梦等价值,只是观众们的自我感动而已。
但是浪姐们最大的价值是通过节目的方式,让流量重新回到她们手中。这是一次努力和尝试,等到节目全部结束之后,大家回头再去看:是不是有种看女团版《歌手》的感觉?
文章图片
既然姐姐们没有重塑价值观,那么她们演出结束之后,无论是乘风的,还是破浪的,最后都将归于平静。
【 乘风|《乘风破浪的姐姐》:无论是乘风的,还是破浪的,最后都归于平静】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去探讨《浪姐》背后的逻辑,只需记得在这77天中,张雨绮曾把我们逗笑过,孟佳曾让我们心疼过,黄龄曾让我们感动过……姐姐们陪我们度过了燥热的夏天,为我们迎来了凉爽的秋天,看完她们精彩的表演之后,我们能有乘风破浪的勇气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来积极面对我们接下来的生活。
如此,足矣。
昨天晚上,朋友圈突然被一档综艺节目刷了屏。
《乘风破浪的姐姐》,大家习惯称之为“浪姐”。
原来,8月28日是“浪姐”的总决赛,尽管哪几位姐姐最终能够“成团出道”,要几天之后才揭晓答案,但是大家似乎并不在意最后的结果,反而聊的更多的是对这档综艺节目的反思。
一时间,前浪后浪们都变成了娱评人。
扒姐自然不甘落后,我也发了一个动态:《乘风破浪的姐姐》:无论是乘风的,还是破浪的,最后都归于平静!
文章图片
你以为的乘风破浪,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6月12日,《浪姐》第一期开播。
一个又一个的热搜,再加上一个又一个破纪录的收视率,很容易给人一种创新型明星真人秀的感觉。
可是当我们冷静分析之后,发现:《乘风破浪的姐姐》也是当下最流行的养成型团综节目,只不过参赛的选手变成了娱乐圈30+的成名女明星。
文章图片
它其实并没有在模式上进行创新,就好像很多观众看了第一期之后,觉得浪姐们怼评委、无视规则,呈现出了霸气和不羁的状态,像极了“美式真人秀”,哪知看到后来就会发现这只不过是一个假象:姐姐们一开始对杜华的标准特别不感冒,后来她们不还是按照杜华的标准在比赛吗?
说到底,这档节目只是把团综选秀的选手替换成了姐姐们。
文章图片
新瓶装旧酒这种模式在综艺市场颇为流行,比如《中国好声音》、《歌手》、《乐队的夏天》等节目都是此类。也就是说,在这种模式下,谁来参加,谁晋级了、谁淘汰了,万变不离其宗。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类似的节目大都会出现“高开低走”的状态。比如我们通过“艺恩数据”来观察,虽然《浪姐》的播放量有波动和起伏,但总体上是呈下降趋势的。
文章图片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中国好声音》、《歌手》、《乐队的夏天》等同模式节目身上。
相反的情况像《超级女神》开启了中国素人选秀时代,《爸爸去哪儿》掀起了明星亲子综艺浪潮,《跑男》将中国明星游戏类综艺推向巅峰……这类创新型综艺节目的热度维持和生命周期,远远要比《浪姐》要做的好。
但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乘风去破浪的姐姐成团后干嘛|乘风|《乘风破浪的姐姐》:无论是乘风的,还是破浪的,最后都归于平静( 二 ),《浪姐》在立意上特别讨巧:它迎合了观众“苦流量不配咖久矣”的痛处奇葩说,让一批成熟的女明星抢走原本属于年轻艺人成名方式的流量,让资本重新做出选择。我们对比一下同一时期《浪姐》和《青春有你2》、《创造营2020》、《少年之名》的热度和影响力,两者能同日而语吗?
在同一个流量池(娱乐圈)之中,浪姐们抢走的流量越多,年轻艺人们能够获得的流量就会减少。那么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在短期内,浪姐们还会持续霸榜,常常出现在大众视线之内。
文章图片
无论是乘风的,还是破浪的,浪姐们都有人设养成类综艺节目的最大特点就是,谁能快速地立起一个一以贯之并被观众接受的人设,谁就能笑到最后。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青春有你2》中虞书欣的人设最为清晰,抓马呆萌的性格深受观众们喜爱。她不仅将这个人设从头到尾立在了《青春有你2》中,而且还延续到了《声临其境》等其它节目之中乘风去破浪的姐姐成团后干嘛,结果观众们不断地加深了对她的印象,所以虞书欣成功了。
文章图片
《浪姐》也是如此,我们试想如果宁静和张雨绮突然变得不霸气和彪悍了,观众们还会接受吗?
其他姐姐们也是如此,人设立起来了,偶有风吹草动就极容易产生讨论。参加节目时的姐姐,和淘汰掉的姐姐,两者哪个关注度和讨论度更高?
可能有小伙伴们要反驳了:感觉宁静和张雨绮平时也这样啊,她们大多数的时候也这样啊,——你只需把她们第一期的表现和后几期的表现对比一下即可。
文章图片
同时,像姐姐们这个段位,综艺的剧本都会根据她们所立的人设进行适当调整。这个时候,节目组再会根据姐姐们的表现,持续放出一些争议镜头,相关的话题素材。于是乘风去破浪的姐姐成团后干嘛,热搜就出来了。
通过这样来看,节目组和姐姐们是“一荣俱荣”的关系,姐姐们有热度,自然会为节目带来热度;节目有热度,自然会为姐姐们带来热度。
那么昨天已经总决赛了,比赛之后,特别是最后不成团的姐姐们,她们还会像在参加节目期间一样“乘风破浪”吗?
文章图片
姐姐们并没有重塑价值观脱口秀大会,额外的意义只是观众们的自我理解姐姐们都是纵横娱乐圈多年的明星,她们参加节目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演艺梦、女团梦吗?很明显不是!
如果按照这个价值导向,那么直接请一些同年龄段的素人们来参加,不是更适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