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大会第四季为什么没有李诞|每期播放量过亿 “笑果”脱口秀是怎么“火”起来的
《脱口秀大会》平均每期播放量过亿,线下演出也日益增多,孵化出全新业态 舶来的小众艺术破圈,演员和作品批量“爆红”,“笑果”是如何实现的?
第三季《脱口秀大会》总决赛近日落下帷幕,一众选手围绕婚恋、减压等社会热点金句频出、各抒己见,在网络获得广泛关注,第三季节目平均每期播放量超1.1亿,“脱口秀大会”话题微博阅读数则达到54.5亿,延续了第四季《吐槽大会》平均每期近两亿播放量的热度。这一发源于欧美的脱口秀演出形式脱口秀大会第四季为什么没有李诞|每期播放量过亿 “笑果”脱口秀是怎么“火”起来的,也成为了上海演出市场的新宠,在本市演艺新空间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周线下演出已达到数十场之多。
“脱口秀是现场的艺术。”李诞如是说。《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等系列中的选手、话题频频“爆红”出圈,背后离不开注册在奉贤区的制作公司笑果文化长期在上海从事线下演出所积累的经验。而以线下的“开放麦”演出搜寻年轻人最关注的话题、培养筛选人才,线上综艺热度再反哺线下演出的良性循环,也让脱口秀的舶来基因接上了地气,道出当下青年共通的悲欢,并推动了演出市场的恢复和繁荣。
舶来的艺术扎根上海,以现实议题戳中年轻人
“脱口秀节目从技术含量来说,不属于门槛很高的演出类型,具有很大的可复制性。它的表达方式和内容,都是年轻‘网生代’比较容易喜爱和介入的,自下而上的参与感脱口秀大会第四季为什么没有李诞,使得群众愿意自发去传播,是其能够较快发展的一个原因。”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分析。
第三季《脱口秀大会》的“出圈爆梗”大多从贴近生活的琐事寻找切入点,站在不同群体的角度重新解读问题,将痛苦化为笑声,深深戳中了年轻观众的心窝。冠军王勉的“逃避之歌”、颜怡颜悦对“催婚”的吐槽、李雪琴“半夜接到老板电话”等将当下最受关注的饭圈文化、婚恋问题、职场压力放入作品脱口秀大会第四季为什么没有李诞,用看似玩世不恭的幽默态度,勇敢表达选手的个性和态度,切中了公众的普遍情绪,由此成为微博、朋友圈的刷屏爆款。
脱口秀由海外舶来品的“小众艺术”,发展到如今主题和趣味符合中国年轻人价值观和欣赏习惯的形式,也离不开上海“戏码头”包容多元、成熟活跃的文化环境。杨笠、杨蒙恩等小有名气的脱口秀演员无不是从线下演出中熟悉观众心理、反复调整内容和节奏,让表演逐渐成熟;本季《脱口秀大会》冠军王勉在决赛之前还去了一趟线下演出的开放麦,表演结束后对作品修改到凌晨四点,才有了最终舞台上惊艳的效果。
线上线下联动,演艺新空间孵化下新产业抓紧发展风口
“早在十几年前,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就有脱口秀俱乐部萌芽,但当时线下演出关注度较低,并没有走入大众视野。”在从事喜剧领域十多年的资深制作人刘洪伟看来,脱口秀艺术最终扎根上海、走向大众并非偶然。“上海观众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较高,时尚、潮流的审美趣味尤其受到年轻观众的追捧。笑果文化在上海深耕脱口秀领域多年,随着市场成熟,大量编剧和脱口秀演员从线下演出、开放麦活动中锻炼出来,在综艺中大放异彩也是顺水推舟的结果。”
上海的演艺新空间政策尤其给了脱口秀产业孵化和繁荣的沃土脱口秀,使其牢牢抓住了综艺热度带来的风口。“脱口秀演出其实不太适合大剧场,它强调和观众的现场互动和即时交流反馈,200人以内的空间是最合适的,这也契合了疫情下‘限流’的演出模式。”刘洪伟表示,上海大大小小的脱口秀场馆每周上演几十场脱口秀节目,尤其是开放麦活动和人才筛选晋级机制,让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汇入创作团体。《脱口秀大会》也得益于此,在第三季还能继续涌现大量新人,热度更上层楼。
线上综艺汇聚关注度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线下频繁演出、补充人才、快速提升职业水平的联动,让脱口秀产业欣欣向荣地逆势增长。据财经媒体披露,笑果文化在去年完成B轮融资,估值达到30多亿。从2014年在上海成立的一家小公司,短短六年就成长为中国脱口秀市场的“巨无霸”。今年7月,它又联合上海新天地推出了城市喜剧新空间“笑果工厂”,打造即兴社交课程和比赛型线下演出产品,年轻态的喜剧文化和近距离互动的观演氛围,深受青年观众追捧。
可喜的是,在笑果文化的带动下,上海本土新兴的喜剧厂牌不断涌现。哪怕在演出市场普遍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在上海从事脱口秀的喜剧厂牌从去年下半年的七八家持续增至十几家,并为观众带来更丰富的演出内容和精神抚慰。“在脱口秀节目获得巨大流量和关注的同时,不少人希望在现场能感受脱口秀的效果、看到喜爱的脱口秀明星。”费元洪表示,文化广场今年户外舞台第二季特别邀请了音乐脱口秀《王厂长和他的朋友们》讲述疫情中如何振奋起来,坚持用能力与勇气走出困境,内容迭代更新后“笑中带泪”,将有别于人们对脱口秀演出愤世嫉俗的传统印象。(记者 吴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