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综艺通常难逃“红不过三季”的魔咒:《中国好声音》照搬“重模式”的欧美综艺经验,首季爆红、造星无数,但第三季已黔驴技穷,第四季的看点只剩周杰伦小公举;《爸爸去哪儿》套用“重体验”的韩国综艺模式,星娃们红遍大江南北,但第三季声势已偃旗息鼓,第四季无奈停拍。而作为一部原创本土综艺,《奇葩说》前两季以黑马之势突破11亿的总点击量,并在大IP下衍生出独自成章、独立招商的海选纪实“奇葩来了”,花样翻新地吸引着金主与观众的眼球。
目前,第三季《奇葩说》已进入到1vs1的对抗中,战况升级,看点不断。在3月26日的节目中,黄执中、颜如晶、花希等人就“婚前该不该啪啪啪?”的辩题贡献了出色的表现,节目百度指数瞬间接近30万,峰值一夜之间提升20%。4月2日,黄执中就“有后东和无后米,谁该选进核电站?”的辩题再度发力,大紧队团长高晓松犀利诘难,节目火花四溅又引人深思。
同时,也有网友吐槽本季赵薇、海清等女神没有融入到辩论中,“咆哮警察”等一些新奇葩的表现总让人犯尴尬癌。无论是褒是贬,其实都是节目热度居高不下的表征。《奇葩说》是如何在纯网综艺中脱颖而出,并打破“红不过三季”的魔咒呢?小编为你一一道来。
“九零后”:鲜明的用户对象与自我定位
参照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29岁年龄段人群在网民中所占比例最大。面对如此庞大的潜在用户群,吸引年轻观众成为了网络综艺制胜的法宝。作为爱奇艺首席内容官,马东表示:“爱奇艺的原创内容用户对象,精准定位为‘90 后’到‘95 后’为主,兼顾‘85 后’和‘00 后’。”《奇葩说》的节目开篇赫然打出“40 岁以上人群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更是直接将互动用户牢牢锁定为“90后”。
依托于母公司百度的大数据支持,《奇葩说》能够迅速了解当下年轻人的群体特点。节目组依据当代青年的生存处境与情感现状,打造出生活气息浓郁、情境感强烈的辩题,有意避开了宏大艰深的文史议题和云里雾里的玄学问题。加上相对宽松的网络环境,尺度也可以适当放开,青年人私下关注却又被电视媒体遮蔽的话题也逐渐见了天日。如“好朋友恋人出轨了,要不要告诉Ta?”“领导傻X要不要告诉他?”“女生该不该主动追男生?”等辩题接稳了地气、抓住了人心,都是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纠结事儿、烦心事儿。这类辩题对观众的吸引力远超那些以游戏、搞笑为宗旨的“泡面番”综艺。
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受众”概念已经不断向“阅评人”、“互动者”转移。年轻观众不是被动等待被填满的“容器”,而是有想法、有主见的个体奇葩说第二季综艺,他们的感受、意见往往通过微信、微博、知乎、豆瓣等媒介进行传播。《奇葩说》团队对此尤为重视,在知乎开设专栏、在微博上开辟话题,实现了网站评论、知乎讨论与微博留言的“一题三地”无缝对接,摸清当下年轻人的所思所想。每期结束后,还在微信公号推送本期的表情包,相当于对节目进行了二次传播。总之,多屏、多媒介、多社区的融合构建起一个独属“奇葩说”的舆论场域。
“互联网+”:传统媒体素质与新媒体气质的融合
以往的纯网综艺一直是“制作低劣、品味低俗”的代名词,除了缺乏依托平台的技术能力,很大程度是因为它们一味地想着打破成规、突破尺度,向着传统电视综艺的反面越奔越远。它们只强调了“互联网基因”,而忽视了传统行业中的珍贵经验。
所谓“互联网+”奇葩说第二季综艺奇葩说,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比起那些在试水中阵亡的网综,《奇葩说》在注重互联网生态特性的同时,也未曾抛弃传统媒体严谨、专业的创作态度。
“马晓康”的铁三角是“奇葩说”质量的保证。总揽全局、插科打诨的马东,智商碾压颜值的矮大紧奇葩说第二季综艺|纯网综艺《奇葩说》何以保持三季热度?,温文尔雅、说话有道的蔡康永,三人在节目中互相拆台、可污可萌。这种游刃有余的掌控能力得益于他们浸淫电视行业多年而积累的制作、主持经验。出身央视的马东和《康熙来了》的主持人蔡康永堪称两岸资深电视人,而高晓松多次担任选秀节目评委,自己也经营着《晓说》《晓松奇谈》等视频栏目。
除了节目的灵魂人物,整个团队也保持着很高的专业程度。在马东的邀约下,曾经制作央视王牌综艺“喜乐街”的幕后团队集体出走,为《奇葩说》承担从拍摄、录制、剪辑到特效渲染的全套制作。由于央视的工作经历,《奇葩说》团队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有着传统电视台的严格把控流程。同时,团队年轻化的特点又让《奇葩说》充满年轻人的娱乐元素和互联网特质。如后期剪辑主要以动画为主,从字幕、字体到系列配图(如“妈妈你打我啊”)都带有明显的网络色彩。
“说奇葩”:深入网生代的生存环境与心理空间
没有价值内核与文化观点的综艺节目或许会爆红一时,但难以深入人心。《奇葩说》不只在表面上以“90后”为目标观众,同时也深入到网生代的情感与心灵空间。社会的转型期与90后的青春期相遇,年轻人更容易感到焦虑、孤单,与社会格格不入。在这种压抑感、区隔感的笼罩下,“我是奇葩”的自我指认不断回荡在年轻人心中。而此时,最能够填补他们心理空洞的是群体内部的认同与扶助。
正如“温柔一刀”马薇薇在采访中所说:“其实人们对于‘奇葩’有误解,认为把拳头塞进嘴里,这就是奇葩。但我觉得《奇葩说》里的‘奇葩’是指,你的思想和观念和别人不一样。也许每个人内心都觉得自己挺奇葩的,因为人有天生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其实就源于觉得自己总跟别人不一样。而《奇葩说》恰恰是把这样的点呈现出来,让观众在舞台上找到自我的投射,理解彼此的立场,也因此喜欢这个节目。”
《奇葩说》的辩手都有点不一样,正如现实中的我们也都有点不一样。但是,不一样又怎样?在多元价值碰撞中,身为“奇葩”的年轻人毫不胆怯地表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学会尊重各类少数人群,传递着爱与友善。这就是《奇葩说》的最大意义所在,内在的理念征服了极为挑剔的年轻用户群体,对多元价值的宣扬也开内地综艺之先河。
当然,这一季《奇葩说》也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作为一档以“说话能力+综艺感”为核心表达的素人综艺,本季夹带了过多的关系户、过气选秀达人与新闻事件人物。在海选阶段,话题人物的确有助于节目关注度的提升。但“话题”永远只是选手的附加属性,能力之外的话题热度很快就会燃烧殆尽。
进入第三季,我们在真枪实弹的辩论中发现,这些“话题选手”并没有成长为“合格辩手”,关键时刻还得由老奇葩们hold住场面。如何快刀斩乱麻地淘汰这些“不合格辩手”,或是在逻辑性、表现力的层面给予他们正确、有效的引导,是保持节目精彩程度的当务之急。毕竟,这是张扬个性、表达观点的《奇葩说》,而不是笨嘴笨舌、离题千里的“尴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