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喜剧人4|北大猫哥新传考研 | 猫哥说:基于后文化视角解读《欢乐喜剧人》

欢乐喜剧人 admin 2年前 (2022-11-08) 80次浏览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欢乐喜剧人4|北大猫哥新传考研 | 猫哥说:基于后文化视角解读《欢乐喜剧人》

/北大猫哥团队 新传考研猫

后现代文化被认为是一种对现代文化,即精英文化的解构,它是一种自下而上产生的文化,与大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像喜剧真人秀这类后现代文化特征明显的娱乐节目在传播的过程中往往就会被视为浅平化的、无深度的,甚至是娱乐化的、恶俗的、无意义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在2011年和2013年分别出台了“限娱令”和“加强版限娱令”,以防止波兹曼“娱乐至死”的预言发生。在文化的认同和政策的指引下,以《欢乐喜剧人》为最新面貌的喜剧真人秀节目逐渐表现出了后现代文化对于现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塑造出了后现代文化特征。

《欢乐喜剧人》还特邀富有绅士气息的郭德纲作为主持,并坐在舞台上与观众一同欣赏节目,这种做法一方面使得节目始终像掌控在“绅士”手中而不至于过分放纵,另一方面可以引导观众像绅士一样享受欢乐,而这种追求正是后现代文化对现代文化认同的一种体现脱口秀演员,展现了后现代文化承前启后的一面。后现代这种承前启后的文化特征在电影领域已经得到了相对的普及和认可,因此巴拉兹·贝拉认为“我们已经学会看电影”,学会从这样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和故事叙述方法中领悟影片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只是同属于影视领域的电视的现代表达方式和叙述方法还没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二、内容、形式和符号的拼接

后现代文化会通过内容的拼接、形式的拼接和符号的拼接等手法对表达对象进行处理,创造出一种“碎片化”的欢乐与感悟,而传统的价值体系并没有因此被消解,只是价值中心发生了转移。

内容拼接。“内容拼接”手法的操作对象是碎片化的内涵及意义,它并不要求前后一致,也不讲究因果关系,而是追求突破与自由,它的直接冲动来自于人们要求开放和民主的呼声,来自于突破垄断式的思想专制和语言权力的霸权主义,由它所表现出来人的差异性以及文化的差异性,最终体现的是后现代文化的创造性。例如,《欢乐喜剧人》第八期第一名的喜剧《我们》,剧中乔衫突破性别限制塑造的女性形象与修睿突破时间限制塑造的文艺青年形象,在一个“凝固”的空间用始终不变的经过和结局反复讲述着他们从年轻到年老一直都无法实现的甜蜜梦想,用一个个相似的片段拼接成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爱情故事。而在最后拼接上的片段中,二人在风烛残年出人意料地冲破束缚,扭转结局,令观众潸然泪下吐槽大会,一方面为两人来之不易的幸福所感动,另一方面梦想差点成为遗憾的情节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呼唤出深埋在每个人心中对于自由的极度渴望。

形式的拼接。在喜剧真人秀节目中形式的拼接首先表现为外国节目形式的引进与本土化特征的拼接。中国的喜剧真人秀节目大多是从外国引进的,其借鉴和引用国外的节目形态,并根据中国国情重新进行包装。此外,“形式的拼接”还表现为不同艺术形式与喜剧表达的融合。比如,把相声移入辩论赛中,以歌手之间的较量来营造幽默的舞台气氛等。《欢乐喜剧人》中由上而下的谢幕环节就是吸取了戏剧、电影、曲艺等众多艺术元素而开辟的一个另类喜剧舞台,既让人感觉熟悉又出乎意料,继承而有创新。

符号的拼接。喜剧真人秀节目对于后现代文化“符号的拼接”主要建立在喜剧圈的符号系统之上,其中“能指”为台上的某一位艺人或某个艺人团体,“所指”则为该艺人或该团体广为人知的工作内容。于是就出现了喜剧笑星联盟、白眉工作室、开心麻花组合、东北笑星联盟、辽宁民间艺术团以及影视笑星吴君如欢乐喜剧人4,曲艺笑星曹云金、综艺笑星贾玲等为观众所熟知的喜剧符号。喜剧真人秀节目处理这些符号的方式通常是将其能指和所指拆分开来,并重新建立对应关系,从而拼接出一些新的符号系统。这些符号系统比较新,且具有临时性和偶然性,因此更容易吸引观众。

当然,无论是内容的拼接、形式的拼接还是符号的拼接都不只曾出现在喜剧真人秀节目的舞台上,《欢乐喜剧人》沿袭着后现代文化对于碎片进行拼接的一贯方式,而这种拼接表明后现代文化的创造性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有中生有”的制造方法,是后现代文化“创造性”承前启后的体现。

三、主体间性的“和谐”

“主体间性”这个概念由哈贝马斯提出欢乐喜剧人4欢乐喜剧人4|北大猫哥新传考研 | 猫哥说:基于后文化视角解读《欢乐喜剧人》,是后现代文化的主要观点之一。它强调每个人都是主体,并且认识行为也不是主体对外在世界的客观反映,而是主体间的对话、沟通和协商,最终对某个问题达到共识。在喜剧真人秀节目中,后现代文化的“主体间性”要求首先表现为主体间的相互渗透。大众媒体清晰地认识到这个时代对喜剧的需求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在生活压力逐渐增大、职场压力倍增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渴望找到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方式,而以欢笑解压的喜剧正好满足了这一诉求。因此,喜剧真人秀节目的问世体现了大众媒体对于观众需求的充分关注,表明大众媒体放弃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立场,开始主动“邀请”大众参与媒介的议程设置,从而共同设计媒体的传播内容,让大众逐渐渗入到媒体主体当中。在《欢乐喜剧人》的赛程设置上,参赛艺人的去留完全取决于500位大众评审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这种做法从某种程度上表明媒体已经赋予大众一定的权利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看或者不看哪些节目。同时,节目还会特意透露艺人在台下的情况,让观众走进幕后,对艺人有更多的了解,体现了媒体开放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刘佳宇:《电视真人秀浪潮下的《欢乐喜剧人》创新形式解读》[J],新媒体研究,2016

2李秀岩:《喜剧真人秀节目背后的后现代文化追求——以《欢乐喜剧人》为例》[J],传媒,2016

3冯雅颖:《欲望的狂欢: 基于符号学视角对《欢乐喜剧人》的分析》[J],东南传播,2016

欢乐喜剧人4|北大猫哥新传考研 | 猫哥说:基于后文化视角解读《欢乐喜剧人》

欢乐喜剧人4|北大猫哥新传考研 | 猫哥说:基于后文化视角解读《欢乐喜剧人》

喜欢 (0)
[打赏点吧]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