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2》剧情简介:神话空间叙事重构神话类国漫电影的文化意蕴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御史流芳
编辑|御史流芳
«——【·前言·】——»
存在于动漫电影中的世界观的建 立依托在对传统神话的故事文本进行空间溯回及重组,重视文本中出现的叙事结构模式在空间形态方面的安排,提取文本表现出来的空间形态的叙事功能特征,最后分析叙事中的空间形态和其所表现出来的符合当代精神的文化意义。
«——【·二元对立和探究·】——»
国产动画电影,也是神话类题材国漫经常运用的两种模式。
一个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另一个是打破角色自身所处轮回的探究模式。
封神系列国漫在二元对立方面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非黑即白的世界观设定,这种黑白形成的对立面最为直观的建立起封神故事的核心内容。
打个比方,如果说将故事里的人物所属划分为两个阵营,那么只有代表正义一方的白色和邪恶一方的黑色,通常来说故事的结局也必然是正义一 方获胜。
完全否定是否有存在中间地带的过渡灰色。
这种处于直线的单一思维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看起来有点偏执,但是在神话叙事里就很好用。
神话故事的改编和发展在根本上都是呈现彼此对立的结果。
一般来说有三种对立方式。
第一种:人与自然的对立、第二种:生与死的对立、第三种:一神与多神的对立。
对于中国传统神话《神话2》剧情简介,一般属于第三种的二元对立:神与神之间的对立。
究其原因,所受封建统治思想影响较大。
而在现代语境的环境之下,神与神之间的对立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对立。
在现代工业文明的进程中,人类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奉行技术主义。
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得曾经需要神话来解释的问题已不复存在,这也是为什么神话在现代社会出现逐渐消亡的原因。
甚至神话一度遭到批判,被视为封建迷信。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二元对立是生与死、善与恶的对立。
影片中代表魔丸的哪吒和灵珠的龙太子就是善与恶之间的对立的典型代表,然而电影最终打破简单的善恶二元论,没有真正的好人和坏人,有的只是对命运的反抗,决定好坏的不是命运,而是自我的内心。
正也呼应了电影中的一段台词“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但我命由 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谁只有我自己说了算。”
哪吒生而为魔,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逆转成为拯救万民的大英雄。
敖丙为了达成目的,要水淹陈塘关,但是最后为了友情,发现了善良的本心。
在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中,这种关系更多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对立,工业化的进程导致临近大海的东海市用水紧张,在影片的最后,当一切尘埃落定,蔚蓝色的大海重新出现,引发了观影者对于影片结尾的深思: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是否终究有一天会回到自身?
在《姜子牙》里的二元对立是生与死的对立,影片的开始,元始天尊就把这个难题抛给姜子牙,是要救妲己还是要救天下?
如果要救妲己,那么就要牺牲天下人,而选择救天下就要牺牲妲己。
面对这个问题,姜子牙的选择是跳出表象,追求问题的本质,追求自己的初心。
这也是这部电影立意的高明之处,没有陷入到这个二元对立的世界中去,而是探究引起问题发生的本质。
另一种探究模式的处理方式就很复杂,可以这样理解:主人公在世间万物以原有规律运作时《神话2》剧情简介,主动或者被动的发现自己所信任的底层逻辑是被操纵的,信仰崩塌之后,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发现一种足以支撑自己和这个世界的价值观,并为之努力,赋予世界以新的运转方式。
这种模式一般来说是二元对立的故事情节结束后发整个影片在世界观上形成的统一。
封神系列国漫将这种探究模式赋予到全新的命运轮回中去。
这是因为,原本的小说文本里所涉及的对立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将其放在现代,以现代人的眼光里看并不能理解。
所以需要用命运轮回结构对封神系列国漫赋予了符合现代语境观念的对立因素。
因此探究模式最为重要的就是在影片结尾对立的双方可以达到统一,《姜子牙》和《新神榜:杨戬》都符合探究模式;
但是在最终对于主题的探讨和完成度又都回到了简单的二元对立,姜子牙和杨戬都发现了所处世界的骗局,也都为此付出了探索的努力和代价,然而对于所谓的自我发现,电影自始至终都没有作出正面的回答。
并不是说,打败玉鼎真人、对抗元始天尊就是整个探究模式的全部,这只是二元对立的全部显现,而天命轮回意味着其本身超越了二元的善与恶,个体对天地大势的影响实质上微乎其微。
尽管影片中的元始天尊和玉鼎真人分别用天梯隔绝人、神两界,镇压玄鸟维护金霞洞实力,但是封神榜的出世是历史必然,从这一角度来看,不论是杨戬、姜子牙还是玉鼎真人、元始天尊都是“天道”的棋子而已。
电影在结尾应该将自我发现是如何传递、 如何对人间产生影响、如何让人间有了质的变化体现出来。
«——【·国风与现代画风的融合·】——»
中国动漫以手绘、剪纸、木偶、水墨等中华民族传统的文艺形式,并充分利用我国传统音乐、戏剧等内容,创作出一大批所特有的生活气质、艺术风格、文化精神和审美趣向的动漫作品《神话2》剧情简介:神话空间叙事重构神话类国漫电影的文化意蕴,这种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别致的美学特征让中国动漫以“中国学派”之名享誉世界。
尤其是类似封神系列这种讲述传统神话故事的国漫作品,将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以动漫的方式展现在影视作品中,充分将民族特色和当代技术结合起来。
在 《新神榜:杨戬》中,电影整体的历史背景设定在魏晋南北朝,制作者在视觉效果上将蒸汽朋克和仙侠融合在一起,尤其是对仙界城市蓬莱和瀛洲的内部场景设计,奇幻和现代感并存。
制作团队先后在历史博物馆和敦煌进行实地考察,无论是建筑、角色服装还是后期美术,尽可能都从传统文化里取材,将传统文化里的东方美学通过视觉传递给观众。
首先,电影的开场就是杨戬乘坐的中国式“飞船”、杨戬在太极图里的水墨画风、玉鼎真人的形象设计也符合道教中的仙风道骨以及用豺狼的形象来隐喻抢劫“加油站”的强盗。
这些古典元素将只存在想象里的仙侠世界直观的表现出来。
一曲曹子建的《洛神赋》更是将古典元素的美提升至巅峰,仙乐坊内部的设计更是参考了《铜雀台赋》与敦煌壁画里的飞天舞蹈相结合,惊艳四座。
当然,电影中也多次引用诗词歌赋侧面丰富人物形象。
《新神榜:杨戬》中的申公豹形象参考了竹林七贤里的酒仙“刘伶”,洒脱不羁,形骸放浪,“今我不乐,岁月如驰”。
借诗以明志,同时电影里的申公豹与沉香同病相怜,初于私心,但是又对沉香倾囊相授,多次救下沉香并为其挡下致命一击,弥留的最后一刻,还念着曹丕的《善哉行》。
在封神系列电影中同样可以找到很多《山海经》的影子,《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用来看守犯错哪吒的结界兽是三星堆文物金面具和太阳鸟的蠢萌化身。
《姜子牙》里的四不像既符合戏曲小说里的描述又运用现代审美体现出来。
同样在《新神榜:杨戬》中担任天牢警卫的蒲牢和开明兽,加气站的刑天都出自《山海经》。
将水墨画风融入国漫的传统由来已久,最早能追溯到1960年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水墨画风格善于表现似像非像的物象特征,即意象。
这种意象的效果会使人产生丰富的遐想,符合注重“意象”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
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太乙真人为了让改善哪吒的心境,拿出了《山河社稷图》,电影里的《山河社稷图》俨然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远离世俗的喧嚣和纷扰,没有外界对哪吒的误解和算计,是哪吒心境发生改变,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地方。
同时师徒二人在山水世界里“指点江山”,玩起了弹球游戏,想象力爆棚。
在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中,李云翔前往德家为父报仇,为东海市的普通民众讨公道时《神话2》剧情简介,借用彩云插叙回忆前世的哪吒与东海龙族的恩怨时运用大量水墨效果,这一处片段向79版的《哪吒闹海》致敬。
到了《新神榜:杨戬》制作者继续将水墨国风发扬光大,电影中杨戬、婉罗和沉香被玉鼎真人丢进太极图里的场景,采用水墨洇开的形式呈 现,并且画面由三维立体转变到二维平面,极具强烈的视觉冲击。
将技术特效和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精髓之处融合并且运用现代技术展现出来,让传统神话故事在新时代的语境表现出独特的魅力。
«——【·视听:从混搭到融合·】——»
封神系列国漫世界观宏大、场景多元,其四部电影在影像色彩、音乐声响方面都有独特表现,究其原因一个是分属于两个不同制作公司:霍尔果斯彩条屋和追光动画。
不同的制作者有不同的制作观念,对影片的定位有不同的理解,带入到电影里反映给观众就是不一样的感受。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电影的主题背景设定在商周时期,对于原版故事大体并未做出太大改动,只是对哪吒和龙王三太子用一分为二的混元珠:魔丸和灵珠来代替。
因此,视觉效果上来看,象征哪吒的赤红色和象征龙王三太子的冰蓝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剧情中哪吒和三太子相交为友、尽管有争执但在影片的最后双方放下恩怨又暗示二者实为一体。
影片中对音乐的运用更是这部电影的灵魂,哪吒作为魔丸转世,出生时就被认定为妖怪,从被定性为恶人到以一己之力拯救百姓,最后面对雷劫。
每一次转折点都有与之相符的配乐,音乐成为剧中哪吒的第二生命,随之而来的是紧紧抓住观影者的注意力,推动叙事的发展并将其发展至高潮。
同时制作团队大量采用传统八音管弦乐器既符合商周时代文化特征又结合动画特效展现节奏明朗的打斗画面。
运用强烈色差和颜色对比来表现电影主题和人物性格的还有《新神榜:哪吒重生》。
在视觉效果上,要创造出一个架空复古的东方朋克城市,在此基础上去探索如何用音乐来表达东方魔幻的感觉。
同时,对于不同的人物也精心设计了一些音乐标签。
例如像面具人和龙族,在龙王三太子元神出现和海葬的时候会出现一种类似低沉、鸣叫的声音。
面具人的真身则是孙悟空,在其元神显现的时候,很容易让观影者联想到类似孙悟空出场时候的标志,因此制作者采用电吉他版本的《小刀会》,又考虑到影片整体的风格《神话2》剧情简介:神话空间叙事重构神话类国漫电影的文化意蕴,用失真吉他的前奏来强调朋克的感觉。
整个电影在音效呈现混搭的风格,这种混搭更深一层的是中西方音乐在一部电影里的融合,既要用音乐区分不同的人物,又要考虑到包括配乐这些电影里的声音。
在《新神榜:杨戬》中继续沿用视听混搭的风格,但是制作者吸取之前的经验,将蒸汽朋克和传统中国仙侠相互交融。
影片借用了古代神话典籍里 方外仙山的概念:蓬莱、瀛洲和方壶。
制作者实地考察陕西历史博物馆,结合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背景,大胆设计古代的城市,将传统的木质结构和蒸汽朋克的机械装置融合。
在电影里,当杨戬在蓬莱追逐逃犯时,穿越蓬莱的街巷,画面里的城市蓬莱依山而建,房屋高低错落既符合书籍里对仙山的理解,也符合现代工业里摩天大楼的设计形象。
而在瀛洲仙岛,婉罗表演的舞蹈洛神赋则是本片视听盛宴的高潮部分,参考敦煌壁画,飞天舞蹈和电影提及的混元气概念结合起来,在配以洛神赋,真正实现了把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搬上大屏幕。
影片也注重道具音响的效果,给杨戬加入了口琴作为法宝和持国天王魔礼海的玉琵琶打斗的场面,伴随着琵琶的和弦音,武打戏份的节奏陡然加快,画面里的杨戬看似表现轻松实则步步惊心动魄。
电影里对于声音的运用绝对是一个复杂的环节,其重要性不低于画面,尤其是要把原本两个互不统属的风格融合在一起,对比画面的直观展示效果,画面还可以参照事物制作,而声音却只能从无到有,并且声音可以帮助观影者延展想象力,传递情绪。
«——【·参考文献·】——»
[1]胡超.符号学视域下央视公益广告的叙事研究—以2019年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为例[J].传媒广角.2021,(7):32-33
[2]华璐童.反抗天职的人的神话——《哪吒之魔童降世》与后现代语境的对话[J].新纪实,2021,(27):90-93
[3]黄灿.隐喻中国的路径——当代艺术电影“中国空间”叙事研究[J].电影文学,2021,(2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