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大会段子大全 爆笑:《脱口秀大会》领笑员槽点满满,是李诞想看到的
你敢信吗?在一个语言类节目上,“可爱”战胜了“专业”。一个志在带领“每个人快乐5分钟”的节目,让这一缺乏基本评判标准的荒诞场面成为了最大的笑点。
作者|胡锦云(文化产业评论作者、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编审| 时光
编辑| 半岛
来源| 文化产业评论
作为国内目前唯一一档在播的脱口秀竞技节目,《脱口秀大会》一度是网友们的快乐源泉,我们常常在那些夸张、自嘲、反讽、冒犯、解构中获得愉悦。随着节目更新,曾经为众人熟知的“每个人都能讲5分钟脱口秀”也渐渐演变成“每个人都能快乐5分钟”,但是,我们真的快乐了吗?
节目播出了好几期,评分一路走低,槽点多于看点,领笑员沦为“领骂员”,不少观众也将节目改写为“每个人都能愤怒5分钟”。
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局面?这显然与为人诟病的领笑员们不无关系脱口秀大会段子大全 爆笑,但她们不该背负所有的骂名。
脱口秀——冒犯的艺术
脱口秀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至少两人以上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谈话讨论,此为“Talk Show”,例如《天天向上》《金星秀》等;一为以“一个人、一只麦”为主要特征,由脱口秀演员进行原创喜剧内容演绎的“Stand-up ”(单口喜剧)。显然,《脱口秀大会》属于后者。单口喜剧核心之处在于冒犯,让弱势群体在“冒犯”中完成对强势群体的吐槽脱口秀大会段子大全 爆笑:《脱口秀大会》领笑员槽点满满,是李诞想看到的,输出观点与价值,在嬉笑怒骂之间展露出脱口秀演员对于以自己为中心而向外延展的世界的思考。演员Scott 就曾说过:“如果一场表演结束了,你却没觉得被冒犯了的话,那么你的钱就白花了。”
但这个“冒犯”通常指向上位者,而非下位者。而此次节目之所以让人愤怒正是因为节目组和领笑员在观众的雷区“蹦迪”,尤其是领笑员不恰当的拍灯、缺乏水准的判断标准造成选手遗憾离场,他们所冒犯的是具备基本鉴赏能力的观众,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于文本内容之外的感官不适。
不适配的领笑员
何谓领笑员,如果仅从字面意思理解,大概是能领先get笑点,带领大家笑的人。实际上,一方面她们是“掌权者”,具有投票的权利;另一方面,她们需要具备“领先性”,需要能站在更高层面去看待脱口秀演员的文本和表演,对自己投出的每一票负责的同时,给观众一个能够信服的理由。更理想的情况下,领笑员能与这个节目形成有趣、有梗的互动,制造出除了演员演绎之外的笑料。“领”与“笑”需要有丝滑的衔接,这是领笑员应当发挥的作用。
在备受争议的第一轮竞技中,担任领笑员的是何许人也?“人间不值得”李诞、“人间精品”大张伟、“在逃喜剧人”那英、”精灵少女“周迅。前两位是公认的好笑、反应快,而后两者也分别拥有代表作“MD,最烦装X的人”和“好多人啊”,这样的阵容看起来与节目的喜剧氛围十分匹配,事实却并非如此。
《脱口秀大会》第一轮突围赛中,获得四灯的选手可以直接晋级,获得两灯或三灯的选手则需要被挑战,比较之下决定去留。遇到领笑员给票持平的情况,再由观众投票进行取舍。在被淘汰以后,复活的名额也由四位领笑员来指定。也就是说,领笑员几乎掌握着生杀大权,在这种境况下,领笑员的举动被无限放大,一不留神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周迅和那英这两位新领笑员承担了节目中大部分炮火。炮火最盛的时候是B站UP主拉宏把脱口秀OG(元老)小鹿PK掉,周迅在听小鹿讲段子的时候笑得前仰后合,但就是迟迟不拍灯,事后说忘记拍灯了。
于是小鹿需要接受挑战,由于拉宏在之前的几场挑战都站了起来,那英祭出她的“急脾气”攻势,让小鹿一定要与拉宏PK。而拉宏用“BBQ”“阿婆”“真的会谢”串联起了她的楼长生活,演绎时还有许多肢体动作,获得了四灯。在她讲完之后,领笑员纷纷感叹她的可爱。可是,可爱是评判脱口秀质量的标准吗?这一点,显然不足以令人信服。
作为领笑员,她们理应熟知游戏规则,知道她的拍灯会带来什么后果。在得知不能补灯之后,她们还是义无反顾地为“可爱”买单,故而引人愤怒。就像那英说的“我也不懂,我就是觉得小妹妹不按常理出牌、接地气的劲容易招大家喜欢”脱口秀大会段子大全 爆笑,这与她在节目伊始透露自己的拍灯标准“真实、有话直说、专业要过硬”并不相悖,只是真实的分量重于专业罢了。
或许笑果想营造出“乱拳打死老师傅”的迹象,但“不靠谱”的领笑员让选手晋级与否极度依赖其自身的喜好,一开始就让比赛的天平产生偏颇,让人不禁怀疑这场比赛的公信力和晋级名额的含金量何在,好像把观众当“傻子”一样糊弄。《脱口秀大会》第一季曾打出“幽默不论资历,好笑要有意义”的口号,如今看来,却是渐行渐远了。
作为领笑员的那英和周迅所展现出来的问题与许多人的离职理由一样:个人与岗位不匹配。
一个还魂游在“好声音”,能触动到她的是“勇敢追老公”“看老头”等家常,激动的时候甚至会把大张伟的灯给一起拍了。
另一个则好似永远游离于状态之外,该拍的就是不拍,多数时候处于“微笑、默叹,以为妙绝”的状态,有些梗甚至需要别人再解释一遍才能读懂,就算李诞抛梗cue她她都很难接下去。至于领笑员点评,更是不能期待她们能对作品进行进一步升华,在演员们将自己生活中的苦难揉进段子说出来之后,买房、升学、送外卖、性别歧视等都难以得到共情,只能得到一句“希望你明年再来”,仿佛在问“何不食肉糜”?在复活环节,她们也的确复活了那些令人惋惜的演员,但如果从一开始就审慎投票,机会也可以惠泽另外一些优秀的演员,说到底,她们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结果不平等。
△豆瓣热评
诚如脱口秀大咖黄西所言,脱口秀是每个演员创作出自己最好的作品,自然值得被认真对待。不可否认,领笑员当然拥有想笑就笑、想拍就拍的权力,但这个权力天然地是受限制的,行使权力的同时更需要有对手中的权力的敬畏,对每一位演员和观众的尊重,所以实质上还是“戴着镣铐跳舞”。
我们之所以对领笑员感到愤怒,是因为我们想要看到的是火花,是真诚,是尊重。嬉笑怒骂之间,希望有人与我们这些普通人同频,成为我们的“互联网嘴替”和“替”,希望她们与节目发生化学反应,在笑与不笑之间填补空白、在选手去留问题上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而非仅仅是一个会傻笑的“吉祥物”。真性情与慢热绝不是错误,但放在不合适的位置,就是灾难。
然而那英与周迅虽算不上合格的领笑员,却贡献了不可或缺的话题度,就此而言,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她们能坐上这个位置。
秀与综艺节目
《脱口秀大会》真的不会选择领笑员吗?其实不然。
《李诞脱口秀手册》曾这样阐释秀与综艺节目的区别:“秀和综艺节目的区别,那就是两者的生产流程曲线不一样。”
“秀的生产流程是个下降曲线。一台秀的效果,在文本上看起来最美,在最高点;去演出的时候,尤其是嘉宾来演,80%效果都要折损;再到播出,就算是脱口秀演员的表演,也注定有屏衰,效果又打折扣。”
“节目的生产流程是个上升曲线。往往身处其中的人都不知道播出会是什么样,开录时处于低点。随着巨量的拍摄,压迫的设计,极端的竞争,开放的进程,曲线开始上升,开始好看。意外结局,人性流露,再加上后期帮忙,节目会达到高点。”
对于脱口秀和综艺,他们心知该怎样运作。脱口秀是秀,但《脱口秀大会》却是综艺节目,从节目的视角去审视领笑员则另有一番用意。
《脱口秀大会》走到第五季,它面临着所有综N代都有的问题,那就是热度下降、受众增长乏力。想要进一步破圈,除了脱口秀演员的内容以外,领笑员也十分关键。而周迅与那英在各自专业领域都是名声响当当的人,她们一方面受众面广,能在年纪稍长的观众中也有高知名度,另一方面也算得上是都有梗但性格恰好相反的人,能为节目带来更多看点。事实上,她们也的确为节目带来了争议,有争议就会有热度,也会有反思,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们也不能说完全是败笔。
此外,节目被骂也不能让两位不够专业的领笑员负全责,如果说那英与周迅算不上专业人士,大张伟虽然对喜剧有所理解但一向恣意,那李诞作为一个专业人士完全可以把控自己那一灯,促成场面上的相对公平,可是我们看到还是一种“失控”。
但李诞早就在此书中给出了答案,“节目第一,最终只要对节目好的,就是对的。节目好了,大家的委屈争吵才有意义,节目不好,我们只会一团和气地死掉。”
曾经他问自己,怎么利用好脱口秀这个艺术门类的特点?怎么营造出那种控制下的失控氛围呢?到现在他大概已经有了答案了吧。
在节目组和“英讯组合”造成的“失控”下,节目赚足了流量与噱头脱口秀大会段子大全 爆笑,人们对于领笑员的愤怒也达到了极值,不少网友甚至喊话让罗永浩什么时候再欠两个亿回来继续担任领笑员。那么,我们到底在期待什么?
我们到底期待什么样的综艺嘉宾?
在二位“卧龙凤雏”的衬托下,网友们纷纷怀念起罗永浩、杨天真、张雨绮、于谦、汪苏泷等昔日领笑员。他们有的贯彻“大局观”,对每一次选择都慎之又慎;有的负责输出金句,从自身经历和独特视角出发做出评析;有的负责制造热点脱口秀大会段子大全 爆笑:《脱口秀大会》领笑员槽点满满,是李诞想看到的,搞气氛。总之,让整个场子显得好笑又合理。
脱口秀既需要表演,也需要话语互动。杨天真凭借其经纪人从业经验对梁海源的职业发展给予犀利建议,罗永浩能在徐志胜利用自己的外貌段子引人哄笑的时候指出“他过分依赖相貌上的优势”。理性分析、感性流露、真诚互动是他们被怀念的重要原因,“领”和“笑”都能做到言之有物,在逗人发笑的同时也引起思考。
李诞也对赛制进行了反思,第二轮赛制发生改变,领笑员拍灯与观众投票共同决出晋级名单,领笑员的拍灯不再具有决定性,新领笑员张杰和杨超越则明显风评好得多,他们懂梗、能输出相对有营养的观点、给予恰当的解读与评价,也能接住梗活跃气氛,甚至一度被称为的“看脱口秀的互联网嘴替”。
这些领笑员备受赞誉,实质上还是因为他们与节目相互匹配。而这一点,不仅适用于脱口秀,对于其他综艺节目而言也有借鉴意义。
流量与适配
在选择嘉宾时,综艺节目的首要标准应当是影响力和话题度,也就是流量。综艺节目的确是内容产品,但生于“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流量时代,想要获得高收视率则需要借势于名人的“流量”。名人嘉宾的影响力可以为节目带来基础受众保障,也为节目的多向传播提供了天然的话题度。通过“流量”助势,节目的第一把火得以点燃。
有了不错的流量之后,需要考虑的是嘉宾与节目的适配度。上一季的宁静和杨澜也曾面临着类似争议,在《天下女人》中知性优雅的杨澜在脱口秀节目中表现得双标且“爹味严重”,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以直率敢言著称的宁静则在脱口秀上把没礼貌当成耿直。个人和节目的话题度和热度上来了,口碑却往下走了,嘉宾与节目无法相互成就,这种龃龉也正体现着人岗不匹配带来的后遗症。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综艺节目对于明星的加持向来是双面性的。节目挑选嘉宾,嘉宾也需要挑选节目,二者需要调和适配。不同调性的综艺节目需要不同的嘉宾来为节目添色,沉默寡言的人不适合需要洞察与输出的节目,大大咧咧的人不适合需要细致敏感的节目,高高在上的人则不适合需要接地气、与普通人共情的节目。怎样达到磨合适配,这是节目组和嘉宾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真诚与尊重
综艺嘉宾具影响力、有话题度不是什么难事,能与节目良好适配牵涉许多方面考量,但能否令人感动,是否能展现出真诚与尊重呈现的却是个人品格魅力。
在《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的第一期中,李诞这样介绍着罗永浩:“领笑员是资深的脱口秀爱好者,让人感动的是对节目非常上心”。而罗永浩这样回应:“上心是非常重要的,是我做这个事情的底线,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这个身份,对得起观众的认可”。事实上,他的确做到了上心,贡献出自己的脱口秀首秀、“大局观”及时纠偏、理性分析、幽默自嘲,为节目增添了不少色彩。如果说罗永浩的专业能力让人们佩服,那这份上心则值得人们敬重。
我们无法要求每一个综艺嘉宾都具有专业性,但至少需要具备专业精神,愿意躬身入局、努力同频,而非表现得像个事不关己的“过客”。观众是十分聪明的,是否流于形式、不够真诚、不够尊重,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尤其是在需要强度参与感的节目中,那些懒惰更是无处遁形,这也是某些嘉宾被口诛笔伐之缘故。没有人愿意被敷衍对待,所以那些缺失真诚与尊重的嘉宾注定是没有办法走进观众心里的,也无法为综艺节目带来正向评价。
结语
一个节目能经过几度迭代,侧面印证了它的影响力和观众认可度。作为一档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5》综艺效果十足,但却不够真诚。期许“每个人都能快乐5分钟”的同时,也希望“每个节目组都能用心十二分”,用“尊重”换回“尊重”。如果有一天专业性要让位于综艺效果的娱乐性,对于行业而言,那会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