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奇葩说第二季 admin 2年前 (2022-11-10) 138次浏览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奇葩说》味儿不对了。”

“这是《奇葩说》最水的四强。”

“辩题也太鸡毛蒜皮了。”

“还是喜欢马薇薇、姜思达那个时代的《奇葩说》。”

上周末,《奇葩说》第七季已然落下帷幕,相对于杨幂的爆梗金句、陈铭未进决赛的意难平,傅首尔的夺冠似乎并未激起太大水花。回看这一季热度的巅峰,好像还是在节目刚开播时候杨幂带来的。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奇葩说》第七季开播以来百度指数

自《奇葩说》第七季开播以来,关于它节目内容的吐槽也从未停止。很多人都在说,「这一季《奇葩说》的“命”是杨幂给的」,但真的是这样么?我们再次回看七季《奇葩说》,发现了这些——

谁还在看《奇葩说》?

“40岁以上人群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

与所有抢着破圈,恨不得抢占每一位观众心智的节目们不同。《奇葩说》一上线,就把部分受众往外推的态度,显得格外「奇葩」。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高晓松:奇葩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蔡康永:思想就是武器,能说就是火力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马东:脱下虚伪假面,好好说话

这几句在当时看起来“离经叛道”的大胆发言,也一下子击中了年轻人们躁动的、想要冲破一切的心。但当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个“不走寻常路”的节目能做七年。

第七季“老友团”回归,蔡康永在采访中说:“从20岁到27岁,在任何人的人生中都是黄金年华。跟这个节目一起长大,我认为特别有意思。”

确实,跟节目一起长大,是选手们难以割舍的回忆,而对于一直看《奇葩说》的观众来说也是如此。

年前,我们做过一个问卷调查:在所有看过《奇葩说》的观众中,有35%的人从第一季开始看且现在还在看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这意味着如今《奇葩说》目前的受众有很大一部分还是曾经的“老粉”。不过从整体的统计来看,随着每一季的更新也都会有新的观众加入其中。

当然,也总有人因为各种缘由离去。大部分是主观的觉得《奇葩说》不精彩了,或是已经形成了审美疲劳。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是客观的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看了。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第一批看《奇葩说》的人,已经“老”了,他们忙着工作、忙着生活、忙着恋爱、忙着赚钱……不再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分配给《奇葩说》。但仍然有大批的年轻人继续被这些“奇葩”吸引,为他们的论点拍手叫好,为《奇葩说》输送着新鲜血液。

看《奇葩说》的人都在看什么?

调查问卷显示:72%看《奇葩说》的观众是以娱乐作为主要目的的;65%的人觉得它探讨的内容有价值感,能给到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观点;25%的人希望能从中学到东西……

归根结底,娱乐性是《奇葩说》最大的吸引点,而如何「在保持娱乐性的同时,增加内容的价值感」则是《奇葩说》保持长寿的关键所在。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我们看过太多分析《奇葩说》的文章,大部分是在抨击它失去了原有的思辨性和探讨问题的前瞻性。其实是放大了对《奇葩说》的价值期待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而忽略了它的本质是一档综艺节目。想要学习的人大可以去看《十三邀》,而大多数观看《奇葩说》观众的首要目的还是休闲娱乐,看看不同的观点、吵吵架,其次才是能从中获取到某些未知的信息和价值。

有人说,《奇葩说》让很多人爱上了辩论,导致杠精、喷子到处都是,让人不厌其烦。但反过来想,可能也正是因为大家的知识储备更高、表达欲更强烈,才有了《奇葩说》的经久不衰。但同样,有着更多知识储备的观众,对于《奇葩说》的要求也只会越来越高。

就像第七季中讨论的“一夜成名”一样,《奇葩说》又何尝不在“一夜成名”的光环之下,不断自我迭代?而如何满足观众、如何持续的满足观众,必然《奇葩说》节目组七年来最大的难题。

为什么《奇葩说》的辩题越来越“琐碎”?

马东曾说过:“尽管受众告诉你,《奇葩说》不要变,就坚持这样做。但从底层逻辑来说,他要的不是你对节目形态的坚持,而是持续让他保持同样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新鲜感。”

确实,市场和受众在不断变化,一个节目想要有持久的生命力,一成不变是难以为继的。它必须持续不断的为观众输送新鲜感,也迫切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的涌入,以及更高的内容价值输出。

于是大家可以清楚地感觉到,节目组在不断的改变赛制、选手、导师、辩题乃至嘉宾,然后根据市场和观众给予的反馈再进行调整。这也是《奇葩说》最大的争议所在,因为它变了,所以不再是我们心中那个“白月光”了,但也正是因为这种不断的求变,它才能摆脱「火不过三季」的魔咒,“活”到了第七季。

辩题,是《奇葩说》最大的争议点。

许知远曾在17年,就曾在《十三邀》中对马东提出过质疑:“《奇葩说》是用看起来新的语言和表现形式,辩论一些特别古老的问题、知识很陈旧的问题,甚至对这些问题的争论,反而没有曾经我们有过的那些争论更加大胆和开放。”马东当时回答:“这节目就不是给你看的。”确实,已经讨论过的问题不见得每一个人都熟知,每个时代的人有不同获取信息的方式。而今天,《奇葩说》或许就是一种新的获取信息方式。

第七季的辩手熊浩也曾吐槽:“现在《奇葩说》的辩题都是牛粑粑一样的烂事儿。”但这恰恰是一个节目爆火后的必然结果。

一个节目的爆火,势必带来更多的观众,也就意味着要受到更高的关注和更强力度的监管。此时的它就不再只是一个小众的语言类节目,而是一个有一定影响力、可以引导人们价值观的节目。曾经,马东的一档节目《有话好说》就因报道了一期同性选题直接被勒令停播,而有着巨大商业价值的《奇葩说》绝不能冒这个风险,他们必须保证《奇葩说》不会走到同样的绝境。

大概在2018年,也就是第四季的时候。《奇葩大会》第二季下架整改的消息闹的沸沸扬扬,「该不该向父母出柜」、「婚前要不要啪啪啪」、「闺蜜撕小三要不要去」等部分前三季的节目也陆续遭到下架,节目内容不断被勒令整改。这一事件也给《奇葩说》狠狠地敲响了一记警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奇葩说》前几季中被删除的辩题有:第一季:「为了成功潜规则放在面前用不用?」第二季:「该不该向父母出柜?」、「好朋友可不可约?」第三季:「恶劣天气点外卖,我有罪吗?」、「臭不要脸是一件坏事吗?」、「你和伴侣颜值分别是98or2,你选?」、「婚前要不要啪啪啪?」、「闺蜜撕小三要不要去?」、「异地恋伴侣建议你接受吗?」、「上司该不该列为发展对象?」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第二季辩题「该不该向父母出柜」中蔡康永的发言目前已被删除

好在《奇葩说》所依托的网络传播媒介,与《有话好说》的传统电视台媒介有着根本上的区别。但监管力度没有过于严苛,并不意味着可以肆无忌惮。有着这一层束缚的《奇葩说》,变得越来越不敢触碰社会和两性议题。而经过一系列惨烈的“阉割”后,《奇葩说》不得不对于辩题的审核谨慎再三,首先进行“自我阉割”,毕竟节目能做下去才是《奇葩说》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于是经过调整的《奇葩说》,从第四季开始,再也没有遇到过“下架”的困惑。

除了受到监管,《奇葩说》还要面临经历过多季后可讨论的内容越来越少的窘境,这又进一步收窄了选题的选择范围。辩题作为《奇葩说》的灵魂,如何在合规的同时兼具满足观众的喜好,成为了《奇葩说》又一必须解决的问题。

奇葩说 出柜那期_奇葩说肖骁出柜_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

于是他们开辟了另一条路。

艺术来自于生活,《奇葩说》意识到,与其刻意去追求争议性的辩题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不如将选择权交给观众,于是《奇葩说》除了选题组的内部脑暴,还向全网征集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整合出其中最具有话题性的问题延伸成辩题,再交给辩手们进行不同持方的辩论,从另一个层面来保证节目内容的可看性和价值感。既然不能探讨相对争议的社会和两性话题,那就沉下来面向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实际生活。

然而,《奇葩说》要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辩题,还有人。

为什么《奇葩说》每季都换导师?

第一季观看量破亿,第二季冲破6亿,全网的网友和媒体都在讨论它的内容和辩题。当年的《奇葩说》看似风头无两,但事实上,它的困境早在第二季的时候就开始显现了。

第二季开播前,高晓松宣布退出综艺圈,苏格兰短裙少男组合“马晓康”被迫解散。节目组虽找来了毒舌女王金星镇场,但习惯于高晓松引经据典大量输出的观众们,对于以感性与直率破题的金星颇为不适。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2015年5月4日高晓松退圈微博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金星在《火星情报局》中谈到《奇葩说》导师争议

贸然更换导师,为《奇葩说》第二季带来了巨大争议,也让口碑首次出现下滑。于是《奇葩说》在第三季迅速做出调整,将高晓松重新请回节目中。

吸取了前几季的经验教训,《奇葩说》在解决第四季导师更换的问题上就显得成熟许多。为了保证导师信息量的输出,他们将导师阵容从三位增加到了五位,并且吸纳了罗振宇、张泉灵、何炅三位各个行业中的拔尖人物,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在稳住节目内容价值输出的同时,增加更多破圈的可能。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奇葩说》第四季导师首次由三位增加至五位引入何炅、罗振宇、张泉灵等行业大咖

也正是从第四季开始,《奇葩说》开始在导师的选择上,主动根据市场和观众的真实反馈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尝试。从何炅到李诞,保证内容在感性层面的输出,以及融入有趣的表达方式。从罗振宇到薛兆丰再到刘擎,让辩题能在更多的学术领域得到不同层面的解答。

而这样做的效果是显著的,在辩题的内容范围不断收窄的时候,正是这些导师保证了节目的内容价值输出的深度、广度以及多元性。

在我看来,经过多季调整后的第七季导师阵容,可以说是《奇葩说》最“完美”的阵容。

蔡康永负责感性的输出,用娓娓道来的方式,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的所在;李诞的风趣幽默中还夹杂着大智若愚的人间清醒金句,直击人的心灵深处;刘擎负责仰望星空,用一片赤诚带着所有人不至跌落资本的深渊;薛兆丰教会我们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做到真正的理性思考,学会与“深渊”共处;而马东则是整个节目的“润滑剂”,用最恰到好处的言辞和方式,统筹节目的大局和节奏,顺便把钱赚了……

《奇葩说》还能一直有“奇葩”吗?

《奇葩说》关于新奇葩的焦虑,同样在第二季就出现了。区别于大部分综艺,《奇葩说》的造星模式不在于唱跳和颜值,而是每个选手的辩论技巧和价值输出。

虽然伴随着节目的大火踊跃出了一批又一批报名参与的选手,但能辩论的选手不够有趣,舞台经验丰富的“抓马”奇葩又做不到足够强劲的输出,既适合舞台又能输出论点的奇葩太难找了。

第二季给出的解决方式是:让老奇葩留下。于是我们在之后《奇葩说》的舞台上,频频看到老选手的身影。他们对于观众的了解和丰富的节目经验,确实大大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奇葩说》第一季人气选手马薇薇

但好与不好是相对而言的。再次回看第一季你会发现,老奇葩在第一季的表现同样稚嫩。然而在当时看来,大胆表达犀利言论的本身,就已经是一件非常值得称赞的事情了。

而后随着老奇葩对节目以及观众的了解,经验成为了“老奇葩”们的固有优势,能让他们一直在舞台上大放异彩。但也正因为这些丰富的经验,让他们摸索出了一条观众最喜欢的观点+段子+金句的辩论表演技巧。这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节目的可看性,但一档节目一旦有“套路”形成,就很容易让观众失去新鲜感,产生审美上的疲惫。

一个节目的长久运行,有强力输出能力的新面孔必不可少,《奇葩说》势必要做出改革。

据了解,《奇葩说》第五季,节目组第一次去到五个城市,进行了长达半年的线下海选。从16家线上平台、12家经纪公司及素人观众的报名中,征集到15000位选手,再通过比赛和筛选得到了最后100位新人。最后的60位参赛选手中,老奇葩仅剩8位。同时还在不断加强对新选手的审核力度和审核标准,加入了詹青云、熊浩等专业辩手和名校博士,“奇葩”的概念,在第五季被弱化了。

而从第六季开始,为了平衡娱乐性,加入了许多娱乐搞笑类的选手。借导师李诞之便,请来了程璐作为辩手,《奇葩说》和《脱口秀大会》越来越分不开了。

而第七季更是放弃了原有的选人标准,将海选升级为「千人奇葩捞」,由以前导演面试的300人左右直接扩大到了1000人,以此来增加挑到合适人选的命中率。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奇葩说》第七季「千人奇葩捞」

「奇葩」是《奇葩说》的骨血,但《奇葩说》也明白,只有奇葩撑不起《奇葩说》,不管市面上对新老奇葩质量的如何争议,只有根据不断变化的受众和市场,积极对选手们做出调整,继续制造节目中的看点,才是《奇葩说》能保持长寿的终极奥义。

《奇葩说》的规则是“看心情”?

《奇葩说》对于国内网综的先导价值毋庸置疑,可以说它开创了很多综艺的先河,也代表了一种新的语言文化的兴起。但无论我们如何评价它,它的本质都是一档带有商业性质的综艺节目,而所有综艺节目都无法脱离娱乐性和话题度。

为了保证节目的可看性,《奇葩说》首先选择从赛制下手。

最初马东曾在节目中自我调侃:“《奇葩说》是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它的规则就是看心情。”但从第三季开始,《奇葩说》就没那么随意了。他们在赛制上进行了改革,从自由选择立场和持方,变成了分队对抗,加强了节目的对抗感。

而到了第五季,《奇葩说》的赛制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它对于竞技感和吸引力的进一步考量。当时第四季的表现稍差,豆瓣评分也从第一季的9.1、第三季的8.6下滑至7.8,于是第五季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始了。不但老奇葩也要从海选开始竞争,参与到残酷的二分之一生存战,60位选手1V1竞争,直接淘汰30位。加上车轮战、开杠台等设置,《奇葩说》在赛制上不断想办法发现亮点、创造话题。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奇葩说》第五季中60人中淘汰30人的1/2生存战赛制

直到第七季,节目组意识到年轻人不仅在意选手们说什么,表达的方式也很重要。过强过密的价值输出会和太强的辩论技巧让观众产生压力,干扰到综艺娱乐性的本质。于是赛制由收紧再度改为相对宽松,在保留了一定的竞技性之于,让选手们可以抛去束缚专注于自己的看法及表达,做好价值输出和娱乐性之间的平衡,使辩论和娱乐形成能够相对有机的结合。

除了赛制,嘉宾也是保证看点的必要因素脱口秀演员,这在第七季中的表现尤为明显。

如果说前几季节目只需考虑嘉宾带来的流量以及一定的内容输出能力,在第七季的时候就进一步的考虑到了节目的传播性。

首先是杨幂,可以说《奇葩说》第七季最初的声量是由杨幂打出去的。一经开播,杨幂就承包了《奇葩说》大半的热搜。以直率洒脱的性格和犀利圆滑的言辞收获了“人间通透”的美名,也为《奇葩说》带来了不小的流量和关注度。

奇葩说 出柜那期_奇葩说肖骁出柜_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第七季《奇葩说》杨幂金句“你应该感谢每一个骂你的人,它都是你草船借来的箭”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而到了后面几期,陆续邀请到了宋丹丹、蔡明作为女神嘉宾却引来了不少疑问。很多人疑惑于第七季为什么要请这样两位与年轻人有巨大年龄差、发言也极具年代感的嘉宾。

经过我们的研究,发现它的目的也许就在于“制造话题”。都说五年一代,年轻人与宋丹丹和蔡明之间的代沟,等同于他们与父母之间。我们与父母有多少争吵,她们的言论之于我们就会有多少的难以理解。这就势必会引起极大的讨论和关注度,甚至能吸引到父母辈的观众来观看,引发价值共鸣。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宋丹丹在节目中谈家暴

当然,并不是说这种话题的制造是不好的,相反我认为能在《奇葩说》中看到父母辈的真实观点,对于很多人来说至关重要。听取不同的声音,不就是很多人看《奇葩说》想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吗?而面对不善表达的父母,很多人也可以通过她们之口来与自己的父母达成换位思考甚至和解。

在第七季的某一期辩题「父母该不该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的结尾,我们看到《奇葩说》请来了孩子与家长去到辩论现场。辩论过后,一幕幕父母与孩子互相理解达成和解的场面,至今想来仍觉得感动。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奇葩说》第七季13期片尾一位母亲在采访中落泪

无情花式口播的开创者及终结者

第一季招商5000万、第二季破亿、第三季破三亿、第四季近四亿、更有消息称第五季达15亿,虽然第六、第七季的招商金额尚未披露,但《奇葩说》的吸金能力毋庸置疑。

“时尚时尚最时尚的美特斯邦威”“喝了能活到99的莫斯利安酸奶”“国际抗饿大品牌谷粒多燕麦牛奶”“掏出来搞事情的小米手机”“一人吃鸡全家光荣的肯德基全家桶”“你爱行不行,我一路躺赢的别克君越”……

如今再次看到这些广告语,脑子里都忍不住回响起马东魔性的口播的语调,《奇葩说》广告语对受众心智的影响可见一斑。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奇葩说》创意口播

第一季的《奇葩说》凭借马东契合节目调性的花式口播开启了综艺广告植入的新模式,将广告与内容之间产生关联,与节目之间更加融合,甚至更趋同于节目本身的内容,这可以说是目前很多的口播广告的灵感来源。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吐槽大会》模仿《奇葩说》的口播形式

但慢慢的,《奇葩说》就不再仅仅只满足于口播和冠名,将更多的商业模式引入到了节目中。

第四季,《奇葩说》把赞助商小米的CEO雷军作为嘉宾请到了节目现场,在当时看来也是一种颇为大胆的方式。确实,这期节目过后网络上关于小米和雷军的《奇葩说》相关话题获得了不错的讨论度。但相对于专业的辩手和经验丰富的导师,雷军发言不能深度参与敏感话题的谨慎,也容易让部分观众觉得尴尬。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奇葩说》第五季的战队赛,效仿于足球篮球等队伍类的冠名方式,第五季赛制之下的四个战队冠名也变成了品牌露出的场所。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而从京东冠名的第六季开始,开始出现的辩论获胜MVP选手拿到的小礼物的广告植入。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奇葩说》第七季中MVP选手的礼物植入

除此之外还有在辩论中选手们观点的植入、创意中插、选手服装、贴片等等。还有蔡康永《说话之道》、罗振宇得到APP、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李诞《候场》、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等导师们互惠互利的花式推广。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奇葩说》第七季广告小剧场、选手论点内植入

从最开始出圈的花式口播,到请赞助商做嘉宾,再到战队的冠名、礼品的植入,以及帮导师的书籍产品推广。我们可看到《奇葩说》虽然不再有像第一季花式口播那样的爆款,但他们也通过不断丰富自己的商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从最开始单一的冠名、植入等形式,悄悄演变为一个涉猎甚广的商业链条。

“所有文化概念都是娱乐的沉淀”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奇葩说》七年,于一部分人而言已经成为了一种陪伴和习惯。就像很多经典的影视剧一样,或许已经很久没看过,或许以现在的画质和技术去作对比,已经不再完美,但它依旧承载了很多人的成长和青春。

而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奇葩说》何尝不是另一种“记录时代”的方式?和以前的书和文字一样,《奇葩说》也同样记录了在当时时代背景下人们看问题的角度、想法和态度。

就像播了12年的《康熙来了》,很多人都曾抨击过它浮夸、无聊甚至低俗。但在停播之后,才恍然发现它不仅仅是一部下饭剧,还充当着某种对当时台湾的一种记录作用。有人称《康熙来了》是一部“娱乐圈大型编年史”,事实上不仅如此,它还是很多人对台湾风土人情的信息补充。也许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不可查,但仍然无法忽视很多人对于台湾的第一印象大半来自于《康熙》的事实。

马东说:“我们今天讨论的所有文化概念,都是娱乐的沉淀。我们不是先有了文化,在文化中找娱乐,我们是先有了娱乐,在沉淀中找文化。”

我们依旧可以将《奇葩说》作为娱乐消遣的形式,或许可能从中去寻找对于自己有用的观点和价值。当然,也可以选择保持距离,随它吵闹。

•END•

2021金瞳奖作品报送进行中

奇葩说第二季出柜那期|是杨幂救了《奇葩说》吗?

点击购买小黑书日历↓↓↓

喜欢 (0)
[打赏点吧]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