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vo!实在是太classical了!《好事成双》:最是“狗血”配“吃瓜”
《好事成双》,想要看点反映时代、揭露现实,来点触动心灵、深度思考的作品的朋友们可以散了,这个剧完全没那个想法。想要看点甜甜的恋爱、愉悦的撒糖,或者虐恋情深、痛苦而上瘾地拉扯的中年偶像剧的朋友们也可以散了,这个剧完全没那个能力。看到黄晓明吹弹可破但违和的脸,只会让你心如止水。
黄晓明 饰 顾许
但是,和我一样追完了《顶楼》《夫妻的世界》,并至今把“千老师”那句“莫?!米恰索?!”挂在嘴边的朋友,我想这部剧能给你带来一些熟悉的亲切。当《好事成双》中,出现那些清桌面、扇耳光、搞栽赃、下战书的桥段,在我看来,经典得宛如歌剧中的咏叹调,每出来一个,笔者都要鼓掌赞叹:bravo!实在是太classical了!
《好事成双》剧照
故事很俗套,一位前途无量的高知白领女性,为爱退守家庭成为全职主妇,却遭丈夫背叛出轨,一个报复丈夫人生逆袭的狗血戏码大幕拉开。这样的故事,近年来实在一抓一大把,但《好事成双》还是实现了套路中的微创新:来了个正房和小三联手撕渣男的梗,将故事的狗血程度做了一次有效升级。
是啊,吃瓜群众在全社会的出轨故事中,已经不满足于“女性撕x而渣男隐身”的叙事了。不是提倡“girls help girls”吗?不是“反对雌竞”吗?口号的极端表现就是“女性联手撕渣男”,同样是三个人的战斗,战斗的同盟和敌人发生变化,自然能调动看客情绪:“新鲜!”
《好事成双》虽说宣发在打“女性互助”,但实际上,这明显只是个高高举起的旗帜罢了。主创团队一点不掩饰狗血剧的味道,每一个人物出场,都把刻板印象拉满,生怕观众不能在一分钟内看明白人物的标签。比如“出轨的丈夫”,找来了李泽锋饰演,《三十而已》中他的“渣男”形象太深入人心,以至于很多观众一看到他的脸,就有唾上一口的冲动。他那副西装革履金丝眼镜的样子一出现,都不用台词和剧情,观众已经做好了骂渣男的准备。说真的,我都替李泽锋担心,人家“林有有”的演员张月,都凭借《父辈的荣耀》等正剧慢慢走出“小三”形象,而李呢?还在“渣男”角色里打转。
李泽锋 饰 卫明
张嘉倪之前在《乘风破浪的姐姐》里,因美出圈,又在发现丈夫买超出轨后迅速切割,在广大网友心中建立起了“飒姐”“独立女性”的好印象,这次却在《好事成双》中饰演“小三”,可见是一位不惧“人设崩塌”的青年演员。尤其要夸一夸《好事成双》的妆造,“过膝靴子超短裙,空气刘海小香家”,十四个字可以总结概括江喜的造型经典。
当然,笔者绝对没有“穿成怎样怎样,就是哪样哪样”这种政治不正确的想法,支持穿衣自由!只是想说,在电视剧中,外在“符号”的精准堆叠,真的能刺激观众迅速调动某种刻板印象,来达到人物塑造上事半功倍的作用。
张嘉倪 饰 江喜
比如,一看到剧中的江喜出场,你脑子里一定能出现很多模糊又清晰的影子:她们“爱自己”,坐在医美中心里等待将面容和身体调整得更符合男人审美;她们“有内涵”,抓紧时间上名媛课和女神班“提升”自己;她们“够上进”,ayawawa虽然过气了,但“曲曲大女人”继续作为指路的明灯,照耀着她们前行。
张小斐,则是《好事成双》最令人惊喜的演员。一个演员能演好喜剧,就能演好任何题材。比如葛优、黄渤、沈腾、马丽,都是例子。张小斐也是如此,但她的问题是:《你好,李焕英》之后,张小斐必须抓住机会,交出一部作为女一的、艺术或商业上至少成功一样的作品,不然很容易在激烈的大花竞争中跌下去。
张小斐 饰 林双
幸好,张小斐没让人失望,她身上有一种长期在喜剧世界磨砺出来的表演节奏感:松弛,自然,举重若轻,因此,她连洒狗血都能洒得轻盈可信,她演发疯和崩溃,不是“千老师”那种瞪眼咬牙尖叫三连,而是冷笑含泪反问句,克制理智之处,确实能让人相信:女主曾经是学霸加卷王。
“小三”和“正房”,影视剧和社会新闻中,是雌竞的开始,也是尽头。这种雌竞,大多数都是两败俱伤,因为二者都丧失了个体的主体性,被社会、家庭,甚至自己将自己视作某个男性的“附属品”,为了能否保有或者得到一个附属身份(妻子身份)而“发疯”。《好事成双》,至少旗帜鲜明地不允许男性从这场战争中隐身了,出轨的男人当然不是“被诱惑”的“受害者”,他们明明占尽便宜,他们明明是最主动和有选择的那一方,这才是最让人愤怒的地方。
《好事成双》剧照
很多时候(并非全部案例,别给笔者扣帽子),当两位(甚至多位)女性争抢一个男人给予的婚姻和(妻子)身份时,除了感性上的“捍卫爱情”、“捍卫尊严”等原因外,“捍卫家庭”本质上是理性原因。因为捍卫家庭,捍卫的其实是经济利益和社会评价:男人带来的“养家糊口”价值,和“家庭和美”给女性带来的社会评价上的隐性价值。所以,为什么女人要为争夺男人而“捍卫”、而“发疯”,究其根源,还是两性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地位的不平等。许子东在评张爱玲小说时感慨:“父系社会中,总体上女性经济能力较弱……假如一个社会,女性平均都比男的有钱,在婚恋当中讲究‘长期饭票’的恐怕就是男人了。”
狗血剧,向来是处在文艺作品“高不高级”的鄙视链底端。打开小红书,一搜“高级”“老钱风”“知识分子风”,全是“性冷淡风”,简直让人从穿搭一路悟到了文艺创作:要高级,就得风轻云淡含蓄留白。
而“狗血”浓度一高,哪里还能风轻云淡呢?很多时候,“不高级”是文艺创作的原罪,但什么是“不高级”?无非就是些肤浅媚俗、哗众取宠、逻辑bug、剧情老套的总结。
但是,笔者一直认为:不同类型作品,有不同的戏剧任务,不同的受众需求,没必要强求每个电视剧都有“意义”,电视剧,娱乐是第一位的,愤慨地怒骂狗血剧“狗血”的,我还是建议要找“意义”,别看电视浪费时间了,多读点书。而且你也不知道,狗血剧里,一些在你看来幼稚肤浅的道理、鸡血表面的努力,会不会鼓舞到一些人,安慰到一些人。在这个层面上,《好事成双》值得吃瓜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