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三位原型人物评我本是高山:​《我本是高山》:为张校长和山里的女孩子流泪

剧情介绍 admin 1年前 (2023-11-20) 106次浏览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电影中三位原型人物评我本是高山:​《我本是高山》:为张校长和山里的女孩子流泪

《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我看得几次流眼泪。甚至于看《何以为家》的时候都没有这么难受和感动。

作为一个从云南的大山深处里考试考出来的人,我太能理解山里那些女孩子的悲惨命运,太能共情于她们在女高暗暗发誓咬牙苦读时候的神情与心境,因而也太能理解张校长的伟大了。张校长是那个用尽自己所有生命能量给孩子们一个苦读机会的人。或许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教育家”这样的词语。我为张校长和山里的女孩子流泪。

中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国家。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已经到了要追求个性、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追求体贴与尊重的时代。但在大山深处的一些地方,孩子们直到这几年才过上能吃饱穿暖的生活,对他们来说,上学、高考、大学、城市这些东西还都很陌生。他们的英语老师可能是美术专业毕业的,连音标都读不准。他们的班主任可能连省城都没有去过,更别说给他们讲一流大学究竟是什么样的了。他们要想靠自己的力量进入城市,在城市扎根,无比艰难。

而中国这个国家的神奇之处,就是给了所有孩子一个相对比较公平的机会。无论你出生于深山还是海岛,无论你是在大漠还是雪山长大,只要你参加高考,分数够高,就可以给你多重支撑,让你读完大学,进入城市。对于一个山里的孩子来说,这个机会一生中只有一次或两次。对于一个山里的女孩子来说,这个机会更加难得,通过这个机会走出深山也往往更加困难。

张校长深刻地知道这一点。她深刻地知道农村女孩的艰难处境,深刻知道参加高考,考入大学对山里孩子的重大意义。她的教育事业和价值观遇到过多次争议,涉及性别的、名誉的、素质教育的、人性化管理的,她几乎都将这些争议像蛛丝一样轻轻抹去。

因为她比别人更深刻地知道大山深处的农村女孩面临的困难究竟有多少。她比别人更加明白,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女孩子,要想在贫困的环境、匮乏的教育资源、薄弱的师资中,赢得激烈的高考竞争,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代价。她直面问题的根本,直面坚硬的现实环境,决心舍弃表面的温情脉脉,无视无关紧要的争议,用同样坚硬的方法和手段帮助这些女孩子与各自的命运搏斗。这是张校长最伟大的地方。

年轻时,张校长从黑龙江来到丽江。从一个正在工业化的社会,来到了一个非常落后的农业社会。张校长被落后的农业社会里女孩子的悲惨命运所震动了。她想改变这一切。一个普通人,其实很难找到什么特别管用的方法。作为老师的张桂梅,意识到参加高考是让落后的农业社会里的女孩子摆脱悲惨命运的最快捷、最可行的方法。

张校长的教育事业,带有这种强烈的改变女孩子命运的目的色彩。对于中国这样的文明来说,改变命运的目的色彩使得张校长的教育更接地气,更实际电影中三位原型人物评我本是高山,更加伟大。在这部电影里,高考被描绘得近乎一种信仰,近乎于一种宗教。高考意味着一切,可以证明一切。不是真正在中国社会办教育的人,不会理解这种判断的深刻、珍贵,以及苦涩。

电影拍得好的地方,让我流眼泪的地方,都是再现山区女孩子面临的生存处境和讲述张校长以坚硬的方式解决坚硬的现实难题的地方。实事求是地说,在这些方面,电影是成功的。

电影中三位原型人物评我本是高山:​《我本是高山》:为张校长和山里的女孩子流泪

电影的硬伤或者说问题也非常明显。在我看来电影中三位原型人物评我本是高山:​《我本是高山》:为张校长和山里的女孩子流泪,最大的、最难以被原谅的问题有两个。

其一是设计了张校长去世的丈夫这个角色。这个角色完全就不应该存在。片中所有跟胡歌饰演的这个角色相关的镜头和情节,都毫无意义,让人觉得导演脑残。这也很好理解,导演或者编剧没办法理解张校长的伟大,没办法想象张校长在一生中那么多的困难时刻依靠什么精神力量坚持下去。说难听一点,他们实在太庸俗了,或者是他们以为观众就是如此庸俗。他们一定要为张校长的高尚的追求找一个俗世的解释。陈斯一老师在批评《荷马史诗》的一类研究者时,写了这么一段话:“研究者以远逊于荷马的精神容量来度量史诗的复杂结构,基于各自理解和感受能力的不同局限来武断裁剪史诗。”这段话用在编剧和导演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其二是关于卢老师的一个镜头。电影设计了这样一段剧情,因为坚守女高授课而被女友抛弃的卢老师,在得知女友结婚时非常悲痛。同学们为了安慰他,在黑板上写下了“卢老师我们爱你”。作为一名教师,细细回想这段剧情,我非常愤怒。如果说胡歌那个角色的出现,只是因为导演或编剧的境界不够高,那么出现这段剧情,简直就是匪夷所思,简直就是一个灾难。这是一所女子高中,这是一位男老师,导演怎么能在剧情里让一个班的女孩子给男老师写这种留言?还是在他刚失恋的时候?电影是会产生价值塑造的效果的。一切涉及到师生之间特殊情感的现象和话题,都严重践踏和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都很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业和人格成长造成极大的伤害,都表明这位老师不适合承担教学工作。电影里出现这种剧情,无论导演是善意还是恶意电影中三位原型人物评我本是高山:​《我本是高山》:为张校长和山里的女孩子流泪,都可能会对学生造成错误引导。这怎么能堂而皇之地放出来呢?其实这个剧情很容易就修改了,让男老师回丽江,然后女老师留下,同学们在黑板上写下安慰这位女老师的话,不就顺理成章了吗?在这种情节上存在问题,实在不可原谅。电影受到多方攻击也毫不奇怪。

这部电影讲述了张校长的故事,把这个世俗时代的伟大人物展现在我们这些普通人面前,可谓是大功一件。但是却存在着如此严重的问题,难道不应该挨骂吗?我绝对无法接受在一部主旋律影片里,居然会有女学生给男老师写暧昧留言的镜头出现。电影团队,好好反省吧,你们可是在拍一位教育家!

趁着还没上映,奉劝电影制作团队赶紧删除相关片段,或者解决这两个问题吧。其实电影中三位原型人物评我本是高山,如果完全删除胡歌这个角色,既不影响情节进展,也不会影响观影体验电影中三位原型人物评我本是高山,反而还让故事变流畅了很多,何乐而不为呢?

喜欢 (0)
[打赏点吧]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