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叫我总监剧情介绍:从《我的前半生》到《请叫我总监》,爆款制片人黄澜如何做到和观众“新有灵犀”?
作者|魏妮卡
编辑|李春晖
“她逃他追她插翅难飞”,这样传统的女频霸总梗,观众自己都能看了上集续下集、看了摔倒想接吻了。最初《请叫我总监》开播,也被误以为是这样的套路——毕竟是“九亿少女的梦”林更新搭配“邻家女孩”谭松韵主演。但随着剧情不断推进,观众的预设被打破了。
女主宁檬离开霸总陆既明,一路过关斩将,从小秘书成长为宁总监;而霸总陆既明不断被宁檬改变治愈,从刻薄毒舌变得越来越会关心他人。
作为一部都市情感剧,《请叫我总监》难能可贵的是:既让我们看到了独立女性的成长,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完美男性的转变,没有忽视任何一个人物的成长弧线。其最终能打破年轻受众圈层,笼络台网两端、老少咸宜,收获口碑与热度,确实有它的道理。
“每做一部剧的时候,我思考更多的是能否加入现阶段对人生的理解。如果只思考类型元素、迎合固定受众,会很容易割裂。只做爱情、不做事业的人物,也是不完整的。”制片人黄澜向硬糖君开门见山道出她做剧的出发点。
这是黄澜担任制片人的第八部都市情感剧。从《大丈夫》《我的前半生》到《请叫我总监》,跨度将近十年时间。她总是能号准不同时代的脉搏,洞察现代女性的痛点,同时又能疗愈每一位女性观众。总说国产都市情感剧是悬浮剂的重灾区,黄澜却始终能操盘出品质如一的作品,她的内容密码究竟是什么?
跳脱类型范式
从人物出发关照现实
“有爱情、有事业、有家庭影响的人生,才是立体和全面的人生。我们没有把某一个元素单独的提炼出来,来做卖点。”黄澜谈到《总监》的创作,一开始就没打算复制任何类型范式。
据硬糖君了解,行业里不少影视公司都想做轻快喜剧的都市情感剧,但又碍于创作层面很难摆脱悬浮、流于烂俗而放弃了。在黄澜看来,撬开这类都市情感剧的关键是从人出发,关注人与人的关系和人物的自我成长。
可能作为普通观众,以为做一部甜宠剧无非是不断“撒糖”,做一部都市情感剧要么是玛丽苏的套路、要么是贩卖社会焦虑的模式,很多剧也确实如此。黄澜却认为,甜宠剧、都市情感剧类型范式中,真正值得提炼的是背后人性情感的共通规律——观众需要感受快乐、感受被爱,也就是从人的情感需求层面出发来思考创作。
创作一个鲜活的人物,就要思考他/她受爱情、事业、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宁檬小时候,父亲创业遭遇不靠谱投资人而失败,她因此想要成为一名靠谱的投资人请叫我总监剧情介绍,为有价值的创业者护航。她乐观的性格,也来自于这样一个有爱的、父母相处和谐的家庭。
而陆既明从小失去母亲请叫我总监剧情介绍:从《我的前半生》到《请叫我总监》,爆款制片人黄澜如何做到和观众“新有灵犀”?,在父亲严格的教育下长大,形成了缺爱的刻薄性格。但他并不是不自知,他想要通过后天努力改变自己。一个小细节是,陆既明在看瓦茨拉维克的《改变》。
陆既明和宁檬表面上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地位构成,但实际上从内心力量来看,又是女强男弱。宁檬内心力量是明显是强于男主陆既明,最终也是事业越来越成功的宁檬,反过来帮助疗愈了事业不顺的陆既明,俩人形成了一种互补关系,同时建立了一种理想的平等恋爱观。
“你走过的路、你读过的书以及你爱过的人,组成了你的人生。”黄澜转述了这句出自张爱玲的话,这也是她指引人物建构的创作法则。无论是在《我的前半生》中贺涵谈到咨询行业,还是在《总监》中陆既明谈到投资行业,都最终归结于关于人的问题、人的艺术。
在黄澜看来,我们做每一行、每一种工作,其实70%是学习社会心理学经验,30%才是职业特性、行业特有的规律。不论是制片、投行还是咨询,任何职业评估一个项目,都离不开社会心理学。很多时候,电视剧内容创作就是太过重视渠道B端的特性,比如节奏、网感等等,却忽视了观众C端的心理。
制片人黄澜(左)和导演姚婷婷(右)
“我和婷婷都是比较重视人物成长。”黄澜谈到与导演姚婷婷的共同创作理念。导演姚婷婷的父母对她的期许是做老师或者公务员,但她拒绝了这种稳妥的生活状态,坚守导演梦想,入行至今已指导了《匆匆那年》《我在时间尽头等你》等多部作品。从青春爱情再到都市职场,她将不同人物的创作过程视为自我成长的“内观”。而制片人黄澜曾在俄语本科毕业后,硕士留学莫斯科学经济,对人生的好奇心驱动着她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投入,坦然经历。对未知保有探索热情,拥有丰富职场的俩人,也把自己的处事哲学注入到剧中。
比如面对陆既明这样的老板发脾气,千万不要当真,等他发脾气的兴头过去了,再就事论事地去解决问题就好了,这一点被宁檬拿捏了。而通常我们被激怒的那一刻,往往看到的不是事情的全貌。
从《我的前半生》到《请叫我总监》
抓住女性的社会症候
黄澜过往的十部作品,无论是古装还是现代,被圈内外人讨论最多的便是女性意识。当前影视剧创作正值“她题材”的风潮,各类打着女性独立意识旗号的剧集层出不穷。黄澜则是从十年前就涉足“她题材”的先锋。
“从过去到现在,女性意识是有明显变化的。”黄澜谈道,其实每一部作品都是针对特定社会的女性意识觉醒,更像是对症下药。
《女医明妃传》中的谭允贤、《如懿传》中的如懿,一开始对女性的自我意识都是含糊的,是经人点拨而来,这是古代礼教的长期桎梏所致。
谭允贤出身医学世家,但她的从医之路却受到父亲、社会的不断打压,一开始她顺从女子从医的诸多限制,后来她不畏流言抗争世俗偏见请叫我总监剧情介绍:从《我的前半生》到《请叫我总监》,爆款制片人黄澜如何做到和观众“新有灵犀”?,开创性地建立了女医制度。
如懿则是在郎世宁的启发下,知晓一生一世一双人,也即是现代的“一夫一妻”的婚姻平权观念,最终如懿在和皇帝的“婚姻”中,经历了从相爱到分离的过程,以剪发代表她“离异”的决心,反抗了后宫制度。而且有别于其他宫廷剧中,后宫妃嫔像是权威的卫道士,《如懿传》里皇帝身边的每位女性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反抗。
观众能从《女医明妃传》《如懿传》中看到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同时也能看到女主人公不是一味地深受其害而不自知,她们通过抗争坚守了自己的原则。而到了都市情感剧《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辣妈正传》中的夏冰,女性意识不再含糊,但经历了转变。
罗子君一开始是享福的富家太太,经历了婚姻变动,离婚后才开始转变,逐渐成长为自食其力的事业女性;夏冰一开始则是不谙世事、我行我素的女白领,经历了结婚生子请叫我总监剧情介绍,在婆媳矛盾与丈夫的情感变化中,她逐渐收敛锋芒,找到了家庭生活与自我处事原则的平衡点。
《我的前半生》《辣妈正传》中,我们能看到女性角色脱离婚姻、进入婚姻的社会适应过程,女性的关注点还是在事业与家庭的平衡上。而到了2022年《总监》中的宁檬,女性意识完全没有含糊、没有转变。她一开始就剔除了感情上的束缚,明确了事业上的人生目标。
黄澜认为,宁檬之所以获得那么多女性观众的认可,是因为她既代表了现在20+年轻女孩形象——她们没有传统观念的束缚、有更加坚定的自我;又让30+成熟女性投射了理想的自我——一个没有背景的普通女孩,在生活、工作中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实现了事业与爱情的双丰收。
黄澜的作品一直在不同时代中注入符合背景的女性意识,击中社会话题情绪点的同时,抓住了不同年龄层女性共通的情感需求。影视作品里的女性意识绝不是为了反抗而反抗,而是基于对社会细致的观察,提取最具代表性的行为,再注入到创作中。
《总监》中有一个硬糖君印象很深的桥段。宁檬一直给老板端茶送水,男二苏维然却主动给她倒水。这就像《昼颜》中长期服务丈夫的家庭主妇沙被另一个男人系鞋带一样,背后都隐喻了社会对女性不断付出的习以为常,同时关照了需要被呵护的女性感受。
保持与观众的“心有灵犀”
在观众看来,电视剧是个娱乐消费品。在平台看来,电视剧是个内容产品。而在作为制片人的黄澜看来,电视剧是个“精神产品”。
“心有灵犀”是黄澜一直追求的制作目标,她自己的公司也取名于此。“心有灵犀”代表的是她希望与创作者、出品人、平台、观众之间,保持一种心有灵犀的共生共创关系。作为制片人,她追求与创作者、出品人、平台之间的共识,同时也不忘和观众之间的感同身受。
操盘出多部爆款都市情感、古装剧后,黄澜不想止步于此。她与老东家新丽传媒又有了新合作——成立新丽传媒控股的“新有灵犀”厂牌,将以前公司名“心有灵犀”的“心”改为“新”。
“新”不仅代表新丽传媒,还代表一种创新精神,黄澜想要和新丽传媒做一些不一样的作品。
从2007年成立伊始请叫我总监剧情介绍,15年间,新丽传媒不拘泥于单一赛道,在多个剧集类型制造了一部又一部精品剧作。除了上述提到的经典都市剧《辣妈正传》、《大丈夫》、《我的前半生》之外,也有《父母爱情》、《白鹿原》等改编自严肃文学的作品。谍战剧方面,新丽过去既有经典的《风筝》、《悬崖》,近两年也有带着年轻语态和诗意美学的《叛逆者》,创新古装谍战作品《风起陇西》。在男频IP改编上,《庆余年》《赘婿》、《斗罗大陆》到今年播放量破70亿的《雪中悍刀行》成功,也一举打破了行业内“男频IP已死”的论调。
黄澜认为,艺术创作如果只是重复,注定会走向失败。学过电影理论的观众一定记得好莱坞类型电影研究的黄金定律:类型创作遵循“定期更迭”的原则,即每隔一段时间,就得有一个新的“主打类型”成为主流。因为观众心理存在着保守性和变异性两种特性,一方面观众愿意在同类型范式中获得相同的情感满足。另一方面,猎奇心也驱使观众追逐新鲜感。一个类型的重复、跟风制作,总会迎来观众的倦怠期。
“只有不断地逼着自己往前走。”在黄澜看来,创作者应该有这样的自觉性。当然“往前走”代表的创新,会让平台、观众有不安全感。平台会质疑“我买一个新的产品到底行不行”,观众也会质疑“我买一个新的产品会不会浪费我的时间和钱”。
但通过与新丽传媒多年并肩作战的经验,黄澜和新丽以一部又一部作品证明了自己。接下来,“新有灵犀”厂牌不仅有爆款IP续集,还有不同于以往作品的少年古装剧。
“形式上不重复,但秉持的理念是相同的。”黄澜总结道,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她和新丽传媒默契的创作理念都是从观察人心的角度出发,观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记录大时代下的个体命运,以理念的不变应题材的万变。“新有灵犀”追求的是创作上对人本位的回归,这些年电视剧的渠道在变,市场主打的类型在变,观众主流的审美在变,只有人性特点、情感需求是不变的,对人的洞察是剧集作品通往观众的钥匙。
阅读往期热文
▼
「娱乐硬糖」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 |百度百家| 一点资讯
猫眼电影丨腾讯新闻丨网易新闻
人民号 | 微博 |触电新闻|商业新知
虎嗅|钛媒体| 知乎| 界面 |趣头条
21 CN 看荐 |U C头条| 搜狐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