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为行业加码,为喜剧减负
自2014年喜剧竞技节目呈现井喷态势后,喜剧题材便一直占据着真人秀竞技的红海市场,几乎每年各大卫视与视频平台都会在喜剧题材上布局谋篇,持续巩固市场份额。然而,近两年,喜剧类节目从流量与口碑上都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下滑。最为明显的实属王牌综N代《欢乐喜剧人》,从2015年第一季的8.3分连年跌至了3.4分。
而在另一端,一直主打新题材新市场的米未却暂停了头部综艺《乐队的夏天》下一季的制作。意识到了小众市场局限性的米未开始重新对大众化领域展开挖掘,于今年10月推出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入局了“喜剧”,这个看似早已“日薄西山”了的传统题材。
截止目前,《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已播出5期,在播放量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每期过后数据稳步上升,虽然收官前尚且不能被称之为年度爆款。但在口碑和社交平台的讨论度上脱口秀大会,《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的多个作品确实实现了较大范围的出圈,且深受年轻观众喜爱,相较于此前的喜剧竞技节目来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是本年度喜剧类题材中当之无愧的年度黑马。
为喜剧减负,迎合时代而非迎合大众
对喜剧本身的重新探索与呈现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此前,喜剧的荧屏已经被春晚式的小品所占据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综艺,每个节目短则十几分钟长达近半小时,完全遵循于传统喜剧起承转合的叙事框架,而结尾也通常需要由喜转悲,进行情感与价值的弘扬。虽单个节目质量上乘,但一整集或是一整季看下来,观众观看喜剧反而成了一种情绪压力。
同时,为了确保大众化传播,节目中小品的主题与内容也日趋同质化,连演员的重复率也在不断攀升。节目逐渐沦为了各个喜剧团体的附属品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综艺,严重缺乏新鲜血液,陷入了套路式的恶性循环。
为了打破观众对于喜剧的刻板印象,《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将节目定位为原创新喜剧竞演综艺。所谓“新喜剧”,在喜剧形式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主动抛弃了一些更大众化的形式,引入了节奏更快“素描喜剧”为主,要求演员们在短时间且固定的场景中完成作品。情节围绕一件事展开,不铺垫不绕弯,包袱直给,简单明了。
这样“短平快”喜剧模式完全吻合了当下短视频时代人们的观看习惯。观众可以迅速进入剧情,对节目喜好进行判断。而素描戏剧中游戏点的设置也如同短视频的爽点一般,一番接着一番不断刺激着观众的同一个兴奋点。
在喜剧的内容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同样放弃了对全年龄段受众的迎合,转而选取了情绪更饱满更外放且更容易引发共鸣的当下时代议题。第一个节目《互联网体验》就以互联网套路为主题,包含了对大数据隐私泄露、弹窗广告、会员办理、直播带货等多重不规范商业现象的讽刺,其中对爱奇艺超前点播的调侃更是直接将爱奇艺送上热搜,引发了一众网友们发泄共鸣式的狂欢。
同样的,节目《偶像练习生》对时下造星产业的讽刺,《时间都去哪了》对年轻人刷手机的“偷窥式”的模拟,《职场打工人》对社会职场996的反思都可谓是拳拳到肉,切中了每一个年轻人的痛处。喜剧在某一群体中有了更实际更扎实的落点,不再是合家欢式的大杂烩、大团圆。
这也给予了创作者们更多创作的自由,使喜剧脱离了表演范式的套路,更回归于喜剧的内核,即一种对现实不满的宣泄与理想生活的表达。
当然,《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也并未只局限于素描喜剧一个品类,其中由武六七、王梓两名资深演员带来的默剧表演,一众的漫才喜剧演员也在舞台中得到了释放。《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在内核与形式上不断地打破着过往喜剧节目对喜剧本身的束缚,为节目增添了品类的多样性,在节目与综艺市场中都有效地避免了审美的疲劳。
建立全局观,从吸引观众到培养观众
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身上我们能看到很多米未过往节目的共性,而这或许也正是米未之所以能在各个题材中频频告捷的关键因素。
从《奇葩说》到《乐队的夏天》再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米未的创作者在制作上从未只停留于竞技与舞台本身,而是以更具大局观的思维,引导观众们去认识题材甚至于题材背后的整个行业。
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节目穿插了大量的对不同类型喜剧定义的解析与剧作技巧的梳理。例如,在第一组表演过后,针对全新的表演形式“素描喜剧”吐槽大会,节目插入了一段创作指导阿球老师的讲解,而画面中则是对刚刚表演中游戏点的设置与推进的花字梳理,将素描喜剧的内核如庖丁解牛般呈现给观众。
在对选手的描绘方面,《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将重点放在了群像的刻画。25组喜剧人中,有资深的表演艺术家、有知名的男一号,也有跨界选手和“快要揭不开锅”的十八线演员二线编剧。各式各样的喜剧人一同为观众组成了一个真实且多样,让人又喜又忧的喜剧行业。
对于任何一档垂直类的节目来说,这样循序渐进的创作思路都是十分可取的。单独以舞台、戏剧冲突吸引观众实现破圈,只能达成短期的成效,解决表层问题。而铺开一张题材的网,一步步引导与培养观众,把“破圈”变为“扩圈”,则会为节目带来更意想不到的收获。
从短期来看,几期过后,观众们便会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一个喜剧的初阶爱好者,行业的关切者。在观看后续的舞台时会开始不由自主地对节目进行评析,而也是这时,当每一位喜剧人的故事被徐徐展开时,观众才能真正为之共情。
而从长期来看,了解题材的过程无疑是增加了观众的学习成本,而一旦形成惯性,观众们则会持续对题材进行关注,并转化为下一季节目的基础受众,为系列内容的流量提供保障。而从线上到线下,《乐队的夏天》所引发的乐队热,隔壁《脱口秀大会》助力脱口秀行业成为爆款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为行业加码,为喜剧减负,也都证实了圈层用户建立所能带来了巨大潜能。
除此之外,在培养观众的过程中,《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对娱乐性与说教性的平衡也十分得当。
在赛制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直接让组委会的导师们的评审分值与观众齐平,导师不再拥有生杀大权,彻底地避免了单一审美导向的形成。当然,五位评委会成员们依然拥有保送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叫座又叫好,和叫好可能不叫座的喜剧都可以在节目中得到认可。
而在对作品的评审中,五位专业且高情商的导师们则展现出了导师们真正的价值所在。当选手的作品受到导师们的认可时,导师们可以明确点出作品的内容价值与设计思路,引领观众们进行赏析。而当选手与导师喜好相左时,导师们既不会强行对选手进行指导,也不会完全站在选手的对立面,否认选手们作品的价值,而是完全尊重且鼓励选手们的创作方向,仅仅将自己的观点作为部分建议供选手参考。
纵观米未的多档竞技节目,导师与选手间其实一直保持着如此一般的良性对立关系。导师的存在仅仅是有别于观众的另外一种声音,从不会在观感上对选手与荧幕前的观众有任何的压迫。而也只有开放、自由的竞技环境才能让题材不被赛制与综艺性所局限,让优秀的创作者们迸发出更大潜力,也让观众们获得更多思考与讨论的空间。
在节目开篇,马东解释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并非是要一年办一次的意思,如果观众喜欢,节目可能会明年办三次,而若观众不喜欢,则有可能三年办一次。而从目前节目的水准来讲,明年办三次不知道有没有可能,但明年再来一次是完全值得期待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