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综艺|金扫帚奖公布,包贝尔急了
一年一度的金扫帚奖,又得罪人了。
第十三届金扫帚奖评选,包贝尔导演的作品《阳光姐妹淘》,获得了“最令人失望导演奖”。
近日,网友晒出一张截图,疑似包贝尔在朋友圈“亲切问候”主办人程青松,质疑金扫帚奖的公正性。
本来默默无闻的金扫帚奖,随着包贝尔的这一骂,很快登上了微博热榜。
由于程青松的个人微博被禁言,没法做出回应,只能选择沉默了。
但金扫帚奖的官方账号,实名公布了每位评委的投票情况,疑似回应公众质疑。
实际上,包贝尔已经拿下两把“金扫帚”了。
这个闹剧一出,网友们抱着吃瓜的心态去看了影片《阳光姐妹淘》,纷纷表示不如原版:
“有珠玉在前还能拍成这样,这个奖果然是实至名归啊!”
本来只是丢了面子,经过这一折腾,连里子都没了。
获得金扫帚奖的包贝尔,到底冤不冤?
金扫帚奖,有必要吗?
华语娱乐圈最不受待见的奖项,无疑是“金扫帚奖”。
今年的金扫帚奖“得主”不只有包贝尔,还有马丽、常远等大咖。
金扫帚奖是由《青年电影手册》杂志创办,是一个和官方没什么关系、民间自发设立的奖项,作用就是讽刺烂片。
它的评选过程由观众票选,再由独立影评人、编剧等几十位业内人士投票产生。
据说,获奖者不去领奖,主办方还会把奖杯寄到获奖者的家中。
从2009年起,金扫帚已经连续举办了13届。
一次次“打脸式”评选,把影视圈名流得罪了个遍。
王朔、王晶、张艺谋,全都上过最令人失望导演榜,林志玲、邓超、甄子丹等明星也纷纷上榜。
尽管杨幂这些年在娱乐圈的身价一涨再涨,却也在2013年、2015年、2015年上榜三次。
这个不太光彩的奖项,除了个别名气很小的导演去现场领奖,其余也就是走个“流程”。
过去十几年里,金扫帚奖一直都半死不活,没什么水花。
直到电影《大闹天竺》获奖时,当时作为一线明星的王宝强亲自登台领奖,把金扫帚奖推向了一波小高潮。
他现身颁奖现场,登台领取了金扫帚奖,并留下了获奖感言——
“今天我站在这里,是因为我爱电影,尊重电影,尊重观众。”
自嘲式的发言,和大度的胸襟获得了大众的好感,网上全是“宝强真男人”的夸赞。
早在十几年前,国外就有了“金酸梅奖”。
国外的金酸梅奖,嘲讽意味更重,专门挑选了奥斯卡奖的前一天,噱头和看点十足。
这个奖,也是国外观众喜闻乐见的评选。
在《X战警》中扮演“暴风女”的哈利·贝瑞,就曾经凭借《猫女》中的表演获得了第25届金酸莓最差女演员奖。
她毫不避讳地领取了金酸莓奖,成了影史上的经典瞬间。
看似滑稽,甚至没什么水准的金酸梅奖,国外已经连续举办了33年。
其实举办什么奖,奖什么都不是重要,重要的是——观众需要评论权。
如今国内演艺圈的作品,好作品犹如大浪淘沙。
正如《青年电影手册》主编程青松说:
“我觉得真的必须有一个评选烂片的奖了,要不然,很多观众走进电影院都会被气死。”
国内越来越多导演,直接翻拍国外的影片,换汤不换药,或者来个流量明星拼盘故事大杂烩,就搬上各大节日院线。
有的演员也毫不走心,台词说着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综艺|金扫帚奖公布,包贝尔急了,凡是不用正脸的镜头一律找替身,拿着不菲的收入公然“摆烂”。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多少观众还在看着过去的经典影视作品,怀念着过去影视的黄金时代?
我们或许不需要程青松,但观众确实需要一个能够发出声音的“金扫帚”。
演艺圈的脆弱
这些年,演艺圈好像越来越听不得批评的声音了。
烂片当道,观众一说就被堵嘴——
只要不是夸奖的声音,就一律按键盘侠处理。
前两年,林更新的新剧《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被观众吐槽,在豆瓣上给出了低分。
林更新不满网友的评判,发微博怼那些打一星的观众——
“个个跟影评人似的,你懂剪辑啊?别跟我说你是拍电影的,正儿八经的电影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综艺,人家不比这玩意。”
在配图中,林更新似是对屏幕比了中指,不满情绪溢出屏幕。
粉丝和网友马上开始了隔空骂战,网友称“打一星也是观众的自由”,结果当晚评分从6.8一路掉到了4.8。
林更新只好再发评论,让网友们“手下留情”。
为自己的作品“伸冤”的,内娱从不是个例。
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上映后,观众们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在豆瓣上打了低分。
冯小刚导演在一次采访中暗讽:“现在社会上有一帮豆瓣什么的,都是大尾巴狼,假装懂电影脱口秀演员,还聊电影蒙太奇,你知道什么是蒙太奇?”
就差把“观众水平低”直接说出来了。
还有《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的导演毕志飞,在获得了豆瓣2.2分的华语最低分后,又拿下了年度金扫帚奖。
毕志飞对结果观众和评审选出来的结果并不满意——
“不做回应,我在等待来自戛纳的消息。”
虽然戛纳的消息迟迟没来,但毕志飞的表现也算大气。
可以理解的是,对影视工作者而言,作品就像是他们的孩子,每一个都倾注了心血。
他们在面对差评时,可能会不理解,可能会绷不住。
但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作为影视作品的最直接受众,对那些口碑差的作品,真的连说都说不得了吗?
最近,《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中的作品《男友来了》被全网下架。
作品本身是以游戏《恋与制作人》为原型进行了二次创作,暗讽游戏玩家的同时,也涉及了侵权的问题。
游戏玩家指出问题后,姜磊发微博怒斥网友,回应这些观众是“一小撮愤世嫉俗的键盘侠”,来为作品正名。
点开热搜,那些没玩过游戏的网友却纷纷表示:“可是,这个作品真的笑不出来啊……”
众口难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是观众面临的,不仅是不能批评,还要面临着被洗脑和PUA的压力。
为《男友来了》发声的姜磊老师,在微博上发了长文,对着观众倒苦水,描述演员是如何“脱产创作”,追梦路上放弃了多少的惨状。
《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拿到2.2分后,影视出品方声称电影耗时12年打造,投资高达2500万,最重要的是——
“一个青年导演花12年心血认认真真拍电影,被豆瓣一天毁了。”
还有《演员请就位》里,年轻演员的表演,让现场的观众情不自禁发笑。
演完后,这个作品得分很低。
在点评环节,陈凯歌对观众说:
“演员是很脆弱的,当大幕拉开,迎接他的并不是友善的笑声,这对他来说是很大的伤害。”
言外之意,观众应该体谅演员的不易和辛苦。
在当今的环境下,投资上千万、演员的梦想、创作的不易,这些都成为了资本卖惨的理由。
还要求无辜的观众,为他们的脆弱买单。
可观众都去心疼他们了,谁又来心疼心疼“苦烂片久矣”的观众呢?
被困在茧房里
李诞曾在《脱口秀大会》里说:
“娱乐圈就是一个你身边很多人不停骗你的地方。”
明星大腕们的玻璃心脱口秀,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他们周围的环境。
这年头,明星们似乎被保护得太好了,以至于忘了真实世界的模样。
在进行宣传的时候,通稿满天飞,清一色全是夸赞。
各平台上也有无数水军,应声附和,全用着同样的话术,流水线似的复制粘贴。
但最让艺人们忘乎所以的,还是粉丝们无条件的支持。
粉丝们大量的尖叫贴、小作文、发明星好看的照片,恨不得向全世界安利自己的偶像。
在艺人犯错误的时候,粉丝们还会集体控评、反黑,为艺人做数据,营造一种正面积极的氛围。
平日里发个自拍,就能获得粉丝们的一呼百应,染个发,发个九宫格自拍,就算是给粉丝们的“特别福利”了。
一些大牌明星的周围,从经纪公司到助理,全都捡着好听的说。
哪怕外面的舆论已经惊涛骇浪了,明星的生活还是一片岁月静好。
可能刚入圈子的时候,还能理性看到那些夸赞,时间长了,就容易在被保护的世界里双商尽失。
张瀚耗费数年才端到荧幕前的作品《东八区的先生们》,一经播放就被吐槽上热搜,还因为某些三观不正的问题,遭到全网下架。
此前在综艺节目《初入职场的我们》,张瀚带领实习生们看的片子,就是这部作品。
后辈们看完之后,从剧情到特效,直接把张瀚夸上了天。
张瀚听进去了,对后辈们诉说自己的辛苦和付出。
自我感动的同时,全然不知道命运早已埋下了注定翻车的结局。
还有一些明星在声名大噪后,开始不在乎粉丝的感受,动不动就“黑头像”,评论区怼粉丝,和刚红的时候判若两人。
《奇葩说》里的经济学教授薛兆丰曾说:
“当一个人的收入的速度,以加速度增长的时候,最容易变得忘乎所以。”
所以一些明星成为顶流后,才会更加百无禁忌。
在前几年,虎扑体育曾经把吴亦凡作为嘲讽的对象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综艺,电音小王子、私生活混乱都是嘲讽的内容。
当时的顶流吴亦凡,为了反击虎扑体育,专门写了一首歌来回应——
“讽刺我就是想靠着我红,不是夸赞我的一律称为别人雇佣的水军。”
不仅把别人称作“红眼病”,还在微博带头抵制网络暴力,煽动粉丝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不少明星在满是好评的环境生活太久,认为自己颜值完美、人气顶流、演技炸裂,所以才会在听到批评的声音时暴跳如雷,认为有黑粉搞事情。
正如那些明星跨行导演的创作者,自认为光环加身,就更听不得普通群众质疑的声音了。
作品不被接受,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从观众身上找原因。
这个逻辑怪圈,差不多该停止了。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我们不仅需要金扫帚,还希望有越来越多更专业,更权威的“金扫帚”和敢于批评的人出现。
点个「在看」,永远不要让真实的声音被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