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大会第5季|《脱口秀大会5》,为什么我们笑不出来了?

脱口秀大会第五季 admin 2年前 (2022-11-23) 126次浏览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脱口秀大会第5季|《脱口秀大会5》,为什么我们笑不出来了?

今年8月30日,《脱口秀大会》第五季正式开播。但尴尬的是,它在豆瓣的评分仅为5分。

脱口秀大会第5季|《脱口秀大会5》,为什么我们笑不出来了?

实际上,从第一季开始,《脱口秀大会》在豆瓣的评分都非常不错(第一季6.8分,第二季7.6分,第三季7.9分,第四季7.6分),第三季更是在豆瓣这个苛刻的平台达到了7.9分这样一个高分,对于一个综艺节目来说,实属不易。

为何如今《脱口秀大会》第五季的评分会遭遇如此的滑铁卢?今天,我们跟大家聊聊,《脱5》为什么不好笑了。

脱口秀大会第5季|《脱口秀大会5》,为什么我们笑不出来了?

脱口秀大会第5季|《脱口秀大会5》,为什么我们笑不出来了?

脱口秀大会第5季|《脱口秀大会5》,为什么我们笑不出来了?

脱口秀大会第5季|《脱口秀大会5》,为什么我们笑不出来了?

捂住的互联网嘴替:那些不可触碰的红线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我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对精神的需求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强烈。人们迫切地需要一部综艺来宣泄自己在工作或生活中积压已久压的情绪,在这样的环境下,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

2014年《奇葩说》的开播,将网络脱口秀节目推向巅峰,在接下来的几年,语言类节目更是爆发式地遍地开花。2015年,《非正式会谈》第一季播出,开创了语言类综艺节目的先河。2017年,《脱口秀大会》与《吐槽大会》首播,开播即巅峰,收获了大量的好评脱口秀大会第5季,语言喜剧类节目开始进入属于他的春天。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人们的恐慌心理更需要有排解的渠道,需要有一个“互联网嘴替”来表达出我们内心的想法。因此相比较于其它类型的综艺而言,从现实出发,立足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脱口秀更能在如此社会背景下的综艺赛道中脱颖而出。

roke脱口秀大会_脱口秀大会第5季_脱口秀大会稿子

那么,脱口秀大会是怎么成为我的“互联网嘴替”的?又是如何陷入争议的?

纵观前几季的《脱口秀大会》,演员们吐槽职场,直击打工人的灵魂;吐槽男权社会下的凝视,引发热议;从当下互联网热点出发,频频爆梗“容貌焦虑”、“盲盒热”。这些“出圈金句”建立在“无所禁忌”的前提上,尽管在讲完这五分钟的脱口秀之后,会有部分的人发出“有被冒犯到”的感悟,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敢讲、敢呈现”,这个段子才得到了升华。

反观之,《脱5》开播以来,大部分演员们选择将出发点放在了前半年的“疫情隔离”中。隔离的生活负面且无聊,对这段经历的表达也存在一定的怨怼,虽然脱口秀演员们竭力以一种幽默化的方式来发泄不满,但是这种公开的“冒犯感”极容易上升为“论政”,一旦触碰到那根红线,只能“一剪了之”。最后,没头没尾的脱口秀,不能讨论的题材与内容,我们的“互联网嘴替”也同我们一样脱口秀大会第5季吐槽大会
,噤声了。

“文化工业”:流程化生产的娱乐段子

但是,观众们对《脱口秀大会第五季》的不满,仅仅只是“不好笑了”吗?

脱口秀大会第5季|《脱口秀大会5》,为什么我们笑不出来了?

在一档商业化节目初期,节目定位迅速聚集部分观众,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形成群体认同。随着节目一期期的播出,打造出一个专属的“节目符号”,接着进行“流程化”的生产。这样的情况并不只是《脱口秀大会》一个节目的现状,任何商业化节目制作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在20世纪上半叶提出过“文化工业”理论,他认为,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工业的迅猛发展,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标准化文化产品被广大消费者享用。技术理性彻底统治了整个文化工业,就导致了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具有标准化、同一化、模式化等特质,最终呈现出“风格统一体”局面。

“作为文化产品的艺术产品,并不是真正的艺术,而是作为准备在市场上销售而被生产出来的商品。在这里,重要的是交换价值而非使用价值。”文化工业只注重交换价值,于是纯粹的娱乐与艺术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相似”的产品。

《脱口秀大会》从第一季到第五季,老演员的“创作老本”已经所剩无几,紧张的赛制、跑不完的通告,让一个段子的“打磨修改”时间变得越来越短,到最后的演员们可能就变成了“一个没有感情的广告机器”。

长此以往,老演员们便将目光投向了简单易用、好上手的“离婚梗”、“内部梗”。当段子变成了一个可以套公式的模板,简单的复制导致段子大量的同质化、流程化,久而久之,越来越不好笑就会成为常态。

脱口秀大会第5季_脱口秀大会稿子_roke脱口秀大会

在大众文化时代,“娱乐至死”是对“工作到疯”的反叛,也是一种调节,喜剧类综艺节目开创了中国电视节目的新篇章,对于热爱脱口秀演出的观众们,是真心希望国内能制作出一档高质量的综艺,而不是一味地“吃老本”,渴望“梅开N度”奇葩说
,制作一系列“复制品”。在综艺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不考虑受众需求,仅靠“群体认同”来支撑的节目,很难走得更远。

富裕的“何广智们”,很难再讲生活的“穷段子”

就像节目第一期里领笑员发出的感叹“坐在天花板上的都是今年的新人”一样,脱口秀演员“老人”写的段子为什么不如前几季犀利、有针对性了?

在节目中期,鲁豫问何广智“对脱口秀演员来说,是在生活稍微没有那么富裕时,段子来得更容易,还是生活变好了之后更容易?”

何广智的回答也并不让人意外,“肯定是生活没有那么富裕的时候更容易。”

roke脱口秀大会_脱口秀大会第5季_脱口秀大会稿子

正如网络上大家都喜欢转发的一句话,“人生大部分的烦恼来自于没钱,有钱了才会发现,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对普通人尚且如此,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

以前的脱口秀演员们往往从自身经历出发,进行自我调侃,虽然听起来心酸但是同样会让人觉得真实,而在有了收入之后的演员们已然无法讲出段子里的真实感受,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观感。

当艺术创作者完成阶层的跃迁,那些曾经难以启齿的窘境已经变成过去,所创作的内容也离当初的自己越来越远,脱离了实际生活的段子将变得不再能够打动人。

与此同时,《脱口秀大会》也正在以一种很快的速度榨干演员们的价值。在商业化的节目制作之下,一季十二期的节目,给予演员们创作的时间被一再压缩,有些演员在保证比赛的同时,还得兼顾自己的“巡演”。在多种压力之下,创作者很难保证创作的高效性。

停播了两个星期的《脱口秀大会5》,第八期回归的时候呼兰说:“今年的脱口秀大会好像不好笑了脱口秀大会第5季|《脱口秀大会5》,为什么我们笑不出来了?,今年的大家好像也不爱笑了。”

除了创作者与节目的原因以外,观众对于老牌节目越来越高的要求也让快乐变得不再那么容易了。就像领笑员们对“脱口秀老人”的高要求一样,一直追着《脱口秀大会》的观众们也在自己的心里默默地为它打着分,见过了巅峰期的《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对质量欠佳的《脱5》表达出不满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过正如李诞所说,《脱口秀大会》是脱口秀表演一年一度的广告,而不是脱口秀本身。《脱口秀大会》成为大众了解脱口秀表演的窗口,作为一个商业化产品,它此次显得差强人意,但是作为一个宣传窗口,它仍然是成功的。脱口秀表演远不止于此,我们不妨再等等,等脱口秀演员们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节奏,输出最好的作品。

喜欢 (0)
[打赏点吧]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