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骏脱口秀|周迅在脱口秀表演下头戏,我却对这三个真相上头了。
这一季脱口秀刚刚开播,就邀请到了周迅。
李诞说,他和周迅是在乌镇戏剧节相遇的,他说自己从小就是看周迅的戏长大的。
周迅说她也很喜欢看脱口秀。
两个人一拍大腿,相逢恨晚啊。
于是,一个说我想去玩玩。另一个说太欢迎了,你来吧。
周迅果然没有食言,她确实是来玩玩的。
直接把脱口秀评分拖到了5分。
风评碎了一地,不专业,没有输出,不尊重选手和舞台。
1首先,忘记拍灯
作为领笑员,周迅表现的很冷静。
直到小鹿出来后,她的状态立马发生了变化。
她笑的前仰后合,花枝乱颤,几度失语。
这么好笑的段子,她居然没有拍灯。
她扭过头,很天真的看着李诞说,能补吗?
李诞说,不能。
结果,小鹿获得3灯。
补灯虽然不能,但是补救还是可以的啊。
方案一,帮小鹿选择一个竞争性不那么强的对手。
小鹿反选时,有好几个人站了起来,有老人,也有新面孔。
作为老演员的小鹿,她怎么选?
选择新人吧,显得不太道德。选择老人吧,她又有点危险。
有点尬住了。
这时候那英跳出来了,直接喊话小鹿选择拉宏。
虽然那英一直比较快眼快语,但这一次真是替小鹿解围了,也替周迅圆场了,如果让小鹿主动选择拉宏,气氛就有点微妙。
可惜的是,周迅全程默默看热闹的感觉,错过了这一补救方案。
方案二,无论这个对手是谁,在给他拍灯时,考虑大局观。
拉宏虽然作为新人,但她的风格,的确挺新奇的,吸引并逗笑了很多人,4个领笑员3个都拍灯了。
大张伟直接说,乱拳打死老师傅啊。
只剩下周迅了。
这个时候,如果周迅聪明一点,虽然逗乐了自己,但也不必拍灯,给大家解释说,小鹿的灯忘记拍了,公平起见,这一灯也不拍。
然后将选择权,交给现场观众的手里。
预期应该很明显,小鹿留下,拉宏离开。
拉宏来脱口秀,本就没有抱什么期待,她才是那个真正来玩一玩的人。
结果很可惜,周迅依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她竟然拍灯了。
那一刻,我都替她尴尬。
她又错过了一个补救方案。
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你难道会问老板怎么办吗?
当然是及时补救啊,还能怎么办?
不然,等着被领导拉进黑名单,打入冷宫,还是辞退?
周迅虽然不用顾及这些,但形象、口碑和面子,总还是要的吧。
这也是周迅被骂的最惨的一个原因,作为领笑员,太不负责了。
2其次,没有输出
脱口秀舞台上,很多演员都是就着当下热点话题,展开段子的。
这一期,讲了很多主题,徐志胜的校园暴力,呼兰和庞博的疫情风控期间抢菜,唐香玉的家族性别歧视,孟川的子女上学难,思文的姐弟恋,小北的解封后出游,Norah的亲情,曹医生的职业病……
周迅要么就是沉默不作声,要么就是尬笑,要么就是表达了,但实在说不出内容。
第一,总是慢半拍。
脱口秀的舞台对于每个演员来说只有5分钟,需要大家迅速进入状态,不会给人时间进行适应,也不会让你适应每个人的风格。
小北的段子,中途忘词,当场崩溃引发笑点,周迅却一脸茫然。
讲完后,他说自己嘴瓢是因为疫情居家太久没说过话了。
周迅面无表情,根本没看懂。
很多时候,李诞都不得不扭过头,向周迅解释段子的笑点。
个别时候,还需要现场观众的点拨。
第二,很难向下共情。
孟川讲在上海买房,因为预算有限,就去看凶宅,毕竟便宜。
结束后,她瞪大了眼睛问,真的是凶宅吗?
跑腿小哥讲的其实也挺好的,有内容,有爆点。
但周迅和那英两个领笑员都没有拍灯。
她真的是来玩一玩,笑一笑的,对普通人的生活无法理解,更无法共情,也就很难理解他们说的点,自然也不觉得他们讲生活里的酸甜苦辣幽默的表达出来,那种好笑。
有人说,她没经历过那样的生活,自然很难理解。
但其实共情并不需要相同的经历,只需要读懂人性,而人性是不分地域,不分性别,不分行业的。
当你想向下共情的时候,你总是能够。
第三,无法输出观点。
每个脱口秀演员在舞台上,其实都特别希望能够有观点的碰撞,即便被pass,也希望能够有说服性的理由,以及得到有建设性的意见。
然而,周迅全程几乎没有什么观点碰撞,更没有内容输出。
在张骏表演完后,她关心的问题是,“你的头被挤了,为什么不是挤两边?”
她给跑腿小哥建议是,“要坚持说脱口秀,一边送外卖张骏脱口秀,一边说。”
奇奇怪怪,但一点也不可爱。
第四,表达上实在匮乏。
呼兰讲完后,她说自己也很喜欢呼兰,喜欢他,就,嗯,挺久的啦。
正在观众期待她还说点什么的时候,她突然来了下,对,我喜欢他那个手势。
词汇量实在匮乏。
说出的话都连不成一句完整的话:这个,就那个,那,嗯,对啊……
周迅是嘴跟不上脑子,那英是嘴比脑子快。
全程最冷的地方就是嘉宾席了。
罢了张骏脱口秀|周迅在脱口秀表演下头戏,我却对这三个真相上头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罗永浩和杨天真,你就好好领笑不行么?
好像也有点勉强。
3再次,缺乏尊重
脱口秀舞台的主旨是每个人都能讲5分钟的脱口秀。
每一期来的嘉宾都会讲上五分钟,罗永浩,杨天真,张雨绮,甚至是那英。
但到了周迅这儿,节目组甚至为她量身设计了另外一套方案:你问我答。
几分钟的时间,全靠周迅的尬聊,以及李诞的尬笑。
而且有人发现,周迅手上还戴着念佛计数器。
难怪她很多时候,都处于游离的状态,不会是一边上节目,一边在念佛经吧?
后面,有些人讲时,摄影师甚至都不敢切换周迅的近景,估计是没法看吧。
你是来玩一玩,不好玩了,大不了再也不来了。
但是对于这些脱口秀演员,正如李诞所说,这是他们一年一度的脱口秀高考。
54位选手,只有27位能够晋级首轮,赛制其实挺残酷的。
而决定他们命运的,是领笑员手下的灯。
脱口秀大会,是脱口秀行业里的头部节目,在这个节目上晋级,甚至站到最后,对普通人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一年一次。
你以为跑腿小哥,家里钱库充足,衣食无忧,就来这里走一趟,玩一玩,没事闲的说说脱口秀,就图个乐呵?
这些人为了台上的5分钟,有的准备了一年,有的甚至是好几年,这决定着他们的职业生涯,未来前景,以及生活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脱口秀舞台,也是草根的一个上升通道,这也正是脱口秀可贵的地方所在。
所以,如果不擅长,就不要接,接了,就请认真一点。
也可以向旁边马思纯学习一下,在台下做个安安静静的观众。
4罪魁祸首李诞
要说,罪魁祸首还得是李诞。
一个人,能不能用对地方,还得看领导。
人分为自用型和备用型。
自用型,是自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能做成什么。
备用型,是需要别人发现这个人的潜能的类型。
董宇辉还拿自己举例子,东方甄选刚刚开创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做主播,每天都很煎熬,没有方向、目标和成就感,但是俞敏洪厉害啊,他觉得董宇辉行。
事实证明,俞敏洪确实很会选人,董宇辉显然已经是直播界的顶流了。
所以,这期事故,最终责任人李诞,已落网。
作为有着多年脱口舞台经验的老师傅,他不可能没有这点觉悟。
李诞不是傻,他只是太聪明了。
觉得是自己的主场,他能够掌控一切。
但这一期的节目用实力证明,不是谁都能带得动的。
他想导入流量,甚至用电影、电视、歌唱的顶流来为自己站台,这也无可厚非吐槽大会,但是拜托,看看这期脱口秀的评分,历时最低。
其实,我还挺理解周迅的,她只是不适合脱口秀这个舞台。
虽然这期节目周迅凭实力,被骂惨了,但却鲜有人说,再也不看她的影视作品了,因为她的作品还是很扛打的。
她只是在脱口秀脱粉了,但在影视圈并没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但也有自己的能力边界,永远把握最重要的事情,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不要随便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找对自己的风口。
5第一,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每个人都是自带饭碗来这个世界上的,都有自己的长板。
而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自己的长板,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一定有很多人告诉你,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职场是什么地方?
是用你的价值输出,来交换一份工资收入,尊重,自我价值实现。
你擅长的事情,是你所能输出最好的东西,是你自己的能力天花板,也是你最具有竞争力的东西,这将意味着,当你拿出这个武器去市场竞争和打拼时,你会获得对你来说最好的工作机会,以及最大的回报,包括物质回报,以及精神回报。
因为你擅长,你很容易在周边脱颖而出,被领导看到,被委以重任,干出更大的成绩,获得更高的回报,体现更高的价值,最后更热爱自己的工作。
很多人对于喜欢和爱好有一个误区,以为自己在喜欢的事情里很厉害,其实很多人,只是因为自己还在这个领域浅尝辄止而已,如果深入下去,这件事情未必有趣,你也未必喜欢。
更为重要的是,喜欢不代表竞争力,实力才是。
这个世界是公司化运作的,你很少见到一个人单打独斗还能取得很大的成绩,而公司化运作的核心就是利用好每个人擅长的部分。
抖音张同学,也是抖音顶流了吧?但他的直播间营业数据非常惨淡,一次直播只卖出去100多万的货。
为什么?
虽然他很擅长拍视频,但的确不太懂得直播,直播是一个团队化运作的事情,涉及到选品、品控、直播、物流等很多环节,如果他能够找到好的团队,相信业绩才能上去。
罗永浩说,自己不擅长,做不好的事情,一定要找专业的人来帮忙,而不是自己明明不适合,却非要逼着自己做那个领域的事情。
这就是公司和老板招聘员工的底层逻辑。
因此,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脱口秀,做到这个业务领域的头部,是顶级重要的事情。
正如心直口快的那英所说,“在专业上,我还行,所以大家还是要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这样别人即便恨你,也是带着尊重去恨你”。
6第二,不要随便跳出舒适区,但要想办法扩大它
一定有人告诉你,走出舒适区是最毒的鸡汤。
然而,一直停留在舒适区也是一碗毒鸡汤。
拿公司来说,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已然是行业头部了,它也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理由留在舒适区了,为什么华为还这么拼,每年将七八千收入的20%,也就是1500亿左右投入研发?
因为这个世界就是优胜劣汰,躺在功劳簿上,就面临出局的危险。
个人也是一样的道理。
公司有一位70后的姐姐,在会计事务所干过,还拥有会计证,司法证,按道理来说,应该很具有竞争力才对啊,但因为她固守自己旧有的思想,不太懂公司的业务,又因为生活对于工作注意力的挤占,不怎么学习,这样的履历,居然干着一份财务报销的工作。
在《终身学习》这本书里,有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一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是天生的,基本是天赋论。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是后天锻造的,基本是学习论。
如果抱着固定型思维看自己的,很多人就永远的留在了舒适区,但如果抱着成长型思维看自己,你就会获得与时俱进的努力和回报。
很多人对于走出舒适区有误解,因为像那英和周迅这样的就是走出舒适区才被网暴的,于是得到一个结论,不应该走出舒适区。
其实,学习圈分为了三个层次,最内圈是舒适圈,第二圈是学习圈,最外圈是挑战圈。
我们所谓的走出舒适区,就是要从舒适区,走进学习区。
如果理解学习区呢?
万维钢在《学习究竟是什么》里,给了出了答案。
学习区,就是在这个区有80%的内容是你所擅长和熟悉的,另外20%是你陌生和需要学习的。
而挑战区,这两个概念颠倒了过来,20%你熟悉,80%你陌生。
像周迅和那英这样,就是走进了挑战区。
如果可以循序渐进,走进学习区,快速习得技能、积累经验,很快学习区将变成舒适区,挑战区将变成学习区,而你的舒适区也将变得越来越大,也意味着你的能力半径越来越长。
为什么要不停的扩大自己的舒适区,有什么好处吗?
如果你看过《反脆弱》这本书,你就会知道,一个人的反脆弱能力越强,是因为这个人的舒适区越大,舒适区越大意味着你的选择越多。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VUCA时代,所谓VUCA,就是易变不稳定、不确定、复杂、模糊,越是这样的时代,可能面临的风险就越多,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疫情这几年失业率越来越高了,年轻人的失业率达到了19%,远远高出欧美等发达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遇到危机,舒适区大的人,很容易获得新的工作。
所以,千万不要相信那些劝你留在舒适区的自媒体,你可能不知道,他们每天都在学习看书疯狂的摄入。
一个人最大的诱惑就是一直停留在自己最舒服、最轻松、最省力的舒适区,慢慢地,被周边、被公司、被时代所抛弃。
7第三,找到自己的风口
雷军在今年的演讲中,讲了自己三段受挫的故事。
他说,自己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是因为跟上了风口。
在一次访谈中,记者问雷军,如果小米的智能汽车成功了, 是不是就可以说是一家伟大的企业了?
雷军想了想,说是的。
他说的没错,创业要跟对风。
跟对风有两个好处,第一是蓝海永远是商业的风水宝地,很容易成为头部,获取垄断性利润;第二是可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有政策、资金等保障。更容易获得成功。
作为打工人来说,也是这个道理。
选对一个行业,进对一个公司,跟对一个老板,这些都是我们的风口。
毕业之后,人与人拉开距离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在这三个方面的选择。
如果我们想要在职场达到一个地方,行业、公司、老板,就像是我们所乘坐的交通工具,你坐飞机、动车、汽车、自行车,速度自然不同,谁先达到,取决于谁的交通工具更快。
什么是好的行业?
一个正在起飞的行业,一个能持续发展的行业。
这样你的职业发展路径会越来越宽,即使当下的船可能不合适,你还可以选择跳上身边其他更好的船,因为这些船都是朝着一个方向、沿着一个赛道前进的。
什么是好的公司?
一个衡量标准张骏脱口秀,你是否愿意购买并持有这家公司。
如何这家公司是上市公司,你是否愿意将自己的大部分储蓄用来购买公司的股票?如果不是上市公司,你是不是希望它有一天会上市,自己成为原始股东?
如果你愿意,说明就是家好公司。而且如果是后者,你将切分的蛋糕会更大,因为在风口之初出现在合适的位置,你就获得了领先权。
什么是好的老板?
巴菲特特说你所欣赏的、崇拜的、佩服的,并且想要成为的人,就是你所寻找的好老板,永远为这样的人打工。
他的搭档芒格补充到,别兜售你自己不会购买的东西,别为你不尊敬的和敬佩的人工作。
8写在最后
在风口上做事,做自己擅长的事,永远不要停留在自己当下的舒适区,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这才是一个人的立命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