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辩手梁秋阳|《奇葩说》梁秋阳:是什么样的焦虑,让家长在微小困境里进退两难
《奇葩说》第七季第九期话题:家长群大家都在吹捧老师,我要不要跟风?
当家长群里的吹捧变成了常态,一旦碰到跟风吹捧的情况,那些没跟风的,或者较晚看见尚未跟风的,就在心理犹豫,需不需要跟风吹捧?生怕没跟风吹捧,自己的孩子就会遭到不一样的对待。
梁秋阳对这个话题持反方观点:不跟风。
对于辩论场上的四辩,辩论是个挑战。能够使用的观点,基本前面的辩手都已经提及了。
所以作为反方的四辩——梁秋阳,和正方的四辩熊浩都采用的是反驳对方论据为主进行的辩论。
梁秋阳的辩论很精彩,看这一期的时候,看到梁秋阳的辩论,我以为反方的胜利稳了的。梁秋阳对应这个话题持不跟风的主要论据是:父母应该成为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向往。
梁秋阳
一、辩论场上使用字典,目的在于停止无谓的定义争执
反方三辩的时候,冉高鸣戏剧性的现场拿出了新华字典,以权威定义吹捧和赞美的含义以及定性。由此正方四辩熊浩以名言“有辩论的时候,权威就暂时终止”来反驳辩论场使用新华字典定义辩题关键词的行为。
而梁秋阳认为,使用字典的目的不在于定义及定性,而在于停止对于“吹捧”和“赞美”的定义作无谓的争执。
之所以有辩论,就是辩题存在“暧昧空间”,而这些“暧昧空间”,或许可以称之为模糊的界限,它除了辩题本身字面上的概念以外,还有很多在概念之外的界限。
这道题,真正的辩论点,不是到底需要吹捧还是赞美,也不是要跟风还是原创,而是家长、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关系究竟是怎样?可正方并未给出答案。
梁秋阳直面反驳
正方最后给出的论据是:老师那么伟大,难道不需要赞美吗?可这一点并未论断对方辩题的观点——这是直面的反驳。
二、正方论点互相矛盾
梁秋阳认为:正方一方面说老师伟大,另一方面说简单地使用复制粘贴、跟风的方式最好。如果真的体会到老师的含辛茹苦,怎么忍心用轻松地跟风复制黏贴去敷衍你孩子的老师?
他没有去说,不应该跟风吹捧,而是要真心的赞美。但是看到这里的大部分人,估计都会直接联想到:是的,老师这个职业本是伟大的,本应该是真心的赞美。
他不直接说这个论据,因为也不需要直接说奇葩说辩手梁秋阳,通过它的反问,大家已经知道答案。而且,由于对方先给出了“有辩论的时候,权威就暂时终止”的言论,再去说需要赞美,而不是吹捧,反驳的力度会有所降低。
三、家长的懒惰,就是从以爱为名的自我安慰开始的
梁秋阳认为,群里的跟风吹捧只是一种自我安慰。
这是为了反驳臧鸿飞的论据:家长想给孩子一切能给的,哪怕是卑微。
梁秋阳反驳:家长群里的跟风吹捧真的就是家长唯一能做的事情吗?真的是最有效的事情吗?
不,这只是以爱为名的自我安慰而已。
四、琐碎话题的出现,一定是有众多被困扰的人存在
梁秋阳:如果这辩题看起来琐碎,那么是辩手的责任去挖掘背后,是什么样的焦虑和情感,让那些束手无策的家长,在这么一个微小的困境里,居然进退两难?
梁秋阳
是啊,生活就是柴米油盐,大人物里的琐碎问题,在老百姓眼中,那也是个大大的世界。
什么样的家长会问这个问题呢?
梁秋阳举例:这个问题绝不会是如臧鸿飞这样的人问的,因为他在自己的摇滚舞台上奇葩说辩手梁秋阳脱口秀大会,光芒万丈,他有了自己的里子,他不需要“家长群”里的面子。
这个问题,不会是那些背后有很多支撑(可能是经济、事业、地位等等)的人问出的。
会问出这个问题的家长,他一定是很不想做这件事,会担心是不是让自己的孩子看不起。
但是,却又很无奈且令人心疼的是,因为必然是有其他的元素给了他足够的焦虑,让他需要犹豫要不要做这件事。
梁秋阳:20年前的教育没有给家长带来如今的焦虑,选择单一。这个时代的家长,在面对信息轰炸过来的时候,他们束手无策。所以,家长才会在想,是否需要为了孩子,去做一件让自己委屈、痛苦、牺牲的事情。
20年前的教育,曾经“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教师形象,在现代人眼里,已经越来越模糊。
五、父母应该成为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向往
在梁秋阳看来,这道题,本不是一个辩题,因为,很明显的,就是不需要跟风吹捧。跟风吹捧,不能让教师把工作做得更好,也不能让孩子把学习学得更好。
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话题呢?因为家长习惯了委屈自己,去成全孩子。
在现时代焦虑的驱使下,家长太想把一切都给孩子了。而这种超出家长的负担,最后会压在孩子身上。
母亲:呼儿问辛苦。游子:不敢叹风尘
讲述的是,一个游子在外面受了很多辛苦,回到家后奇葩说辩手梁秋阳|《奇葩说》梁秋阳:是什么样的焦虑,让家长在微小困境里进退两难,母亲说:呼儿问辛苦。游子看到母亲满头白发,佝偻地在厨房给他做饭,游子问了一句:不敢叹风尘。
这段故事说得很让人心酸。家长如果一味地委屈自己,让自己变得很悲壮的模样,会给孩子带去巨大的压力。
每一个孩子,都想看到父母开心快乐的样子。
梁秋阳认为:如果你在家长群跟风吹捧,只是举手之劳,你可以去跟风吹捧。但是只要你觉得这件事让你觉得不痛快,那就不要跟风吹捧。
梁秋阳:父母应该成为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向往。当一个孩子不管在学校遭遇了什么,只要他看到这个世界的辽阔和美好,他就会还有继续努力下去的期待和勇气。而为什么父母一定要努力活得比孩子更好,更鲜艳,更热烈?因为在孩子的童年时候,父母就是孩子所能看到的世界。
梁秋阳
所以,总得来说,梁秋阳对于不跟风这个论点论证的主要方面是:跟风吹捧只是以爱为名义的自我安慰,这不是家长能给孩子做的最有效的事情;家长通过委屈自己给出的爱,或许会给孩子带来一种负担,但凡你觉得跟风吹捧这件事情让你觉得不体面、不痛快,就不跟风,因为孩子会看到,而孩子不希望看到。
家长的“模样”,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知,家长应该成为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向往。